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一种生殖疾病,可导致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治疗期间奶源废弃、管理及治疗成本增加,也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众多,主要有阴道镜检查、Metricheck装置评估、子宫细胞学检查、抗生素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激素疗法、臭氧新型疗法等诊疗技术。阴道镜检查是一种可视化检查方法,利用内窥镜直观评估奶牛阴道内分泌物性状确定子宫内膜炎严重程度;Metricheck装置是根据阴道内分泌物含量和性状,设置不同评分值评估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和繁殖性能;子宫细胞学检查通过子宫细胞刷、灌洗或活检技术确定子宫内膜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的比例,设定奶牛产后不同时期PMN最佳阈值诊断子宫内膜炎;抗生素疗法通过宫内灌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抗生素等途径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成本低,见效快,是目前治疗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最常用的疗法;中药疗法筛选不同组分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节奶牛机体免疫系统,改善子宫内血液循环,抑制致病菌繁殖,促进子宫恢复正常生理机能;中西医结合疗法兼具中药辩证治疗的优点和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临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激素疗法中前列腺素通过诱导黄体溶解,消除黄体酮产生和免疫抑制,刺激子宫复旧,降低产后奶牛长期子宫感染和炎症的风险;臭氧新型疗法是将臭氧制作成泡沫制剂、油制剂等产品通过宫内灌注杀灭病原菌。这些诊疗技术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过程中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对评估产后奶牛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介绍这些诊疗技术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最为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截止目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上仍以抗生素疗法为主,其优点是见效快、抗菌谱广,但毒副作用大,易在奶制品和肉制品中造成药物残留,给广大消费者健康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中药成分复杂,调节机体整体机能,毒副作用小,残留少,但见效慢,用量大。笔者等结合自身经历与体会,将中药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此病大多数发生在奶牛分娩或产后期间,是由于子宫内膜的损伤和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起子宫内膜慢性炎症过程,故有产后子宫内膜炎之称。最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有助于子宫内膜炎的早期诊断。该方法是在没有明显的临床征状的情况下,通过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认可并作为行业标准。抗菌药、中药、防腐消毒药、激素和中西药结合都可以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疗药物是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制剂。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分类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中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它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理化性和生物性二类,病原菌的侵入可通过上行性感染和下行性感染的途径造成子宫炎的发生,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直肠检查和内窥镜检查仍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规的诊断方法,但仍有待于探索简便准确的新诊断方法。恢复子宫张力,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和炎性分泌物排出,抑制或消除子宫内感染病菌是子宫内膜炎的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冲洗子宫,全身疗法,抗生素和激素疗法以及中药治疗等。创建新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开发疗效好的药物将是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水平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子宫内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是危害养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引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疗法、激素疗法、生物学疗法和中药疗法,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激素等的残留,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炎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作者阐述了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中药复方制剂的抑菌抗炎活性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为科研人员在筛选抗菌消炎中药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在奶牛业中,子宫内膜炎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疾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各国发病率都很高。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国,部分研究者采用中药疗法治疗预防该病,极大地克服了抗生素和激素疗法的一些弊端,如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有害药物残留。因此,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很大发展前景。一、国内外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调查显示,在美国部分奶牛场,产后奶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子宫活动力的强弱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产后子宫收缩有力,则有利于胎衣和恶露的排出;如果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加上产后子宫内的物质条件和温度条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就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多数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都是通过影响子宫活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试验依据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研制出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并通过观察其对家兔在体和离体子宫活动的影响为今后该复方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母牛产后,常呈慢性经过,虽然发病率高但是死亡率很低,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传统治疗方法中,常使用抗生素疗法,但是该方法存在着药物残留、耐药性普遍、影响奶品质量等诸多问题。下面笔者介绍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不孕症是奶牛四大类疾病之一,而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生,则奶牛配种困难或长期不孕.据报道,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每年美国有12.19%的奶牛患有繁殖疾病,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在临床上用一般的抗生素治疗该病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和寻找有效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宫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本文报道宫康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和合适的临床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分娩后子宫受到微生物的侵袭以及产后胎衣滞留或剥离损伤了子宫内而导致的产后疾病,一般以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给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疗周期较长.为了检验溶菌酶的效果,我们应用复合溶菌酶制剂和抗生素对患子宫内膜炎的12头奶牛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世界各地该病的发病率都很高,如在韩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47.6%,美国为53%[1],中国为20%~50%.发病率的差异虽然与诊断方法有关,但足以说明子宫内膜炎危害严重.普遍使用抗生素治疗会引起药物残留,严重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开发高效无残留的治疗药物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目前,在中药古方基础上形成了很多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剂,治愈率在80%左右[2],中药以毒性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病,屡配不孕的奶牛中患子宫内膜炎的占1/2以上。患病牛由于子宫存在炎症,无法完成受孕过程,给我国乃至世界奶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病原菌的抗菌谱越来越广,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开发抗生素替代疗法得到学界广泛共识。微生态制剂具有绿色、安全、无残留等特点,是最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应用,以及微生态制剂防控奶牛子宫内膜炎作用机理,以期为抗生素减量化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特别是在奶牛产后抵抗力降低的时候.细菌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对本病的治疗,常用防腐消毒药或抗生素子宫内灌注疗法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多发于母牛产后阶段,发病率最高可达30%。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产犊间隔大大延长,其繁殖力、产奶量大幅下降,并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患病奶牛时还会增加奶牛废弃率与淘汰率,致使养殖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因分娩、流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或难产助产过程中子宫内膜过度损伤及感染引起,是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奶牛的子宫内和阴道内存在并不断排出炎性分泌物,子宫颈和子宫变硬、变粗,屡配不孕。在产后10天左右,90%以上的奶牛发生子宫感染,产后30天左右感染率降低到40%,60天以后还有20%左右。子宫内膜炎对奶牛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严重影响患牛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化学药物、防腐剂、消毒药、激素和中药进行治疗,其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一直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通过临床症状、直肠检查、阴道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出子宫内膜炎,再结合子宫内膜冲洗回流液诊断和化学诊断就能确诊。采用子宫冲洗,宫内给药,全身抗生素疗法,可治愈患牛。从该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难产和奶牛的年龄有关,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能够很快使患牛康复、恢复妊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有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本文采用临床观察、直肠检查、阴道检查初步判断出子宫内膜炎,结合化学诊断、子宫内膜回流液诊断、尿液化学诊断等方法确诊。对隐性子宫内膜炎、脓性子宫内膜炎分别采用10%Nacl冲洗和抗生素疗法配合肌肉注射、静脉补液治愈病牛。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回流液诊断对隐性子宫内膜炎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抗生素疗法配合肌肉注射、静脉补液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因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后,会引起子宫粘膜的脓性炎症反应,导致子宫内膜炎病症的发生。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时,一般都会使用抗生素,据研究显示,抗生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情况不是十分理想。目前奶牛群体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几率越来越高,这种疾病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年初根据本区的奶牛繁殖中心开展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很高,约为30%,大多数都是轻度子宫内膜炎,虽然症状较轻,仍会给养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产科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细菌感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该病的分类比较复杂并缺乏准确性,为了确立一个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国外学者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定义,成为最新的国际通用分类标准。最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也得以建立,该方法是在没有明显的临床征状的情况下,通过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认可并作为行业标准。抗菌药、中药、防腐消毒药、激素和中西药结合都可以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疗药物是生物制剂。文章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分类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