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发展畜牧业尤为重要。近年来,辉南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畜牧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特别是省政府实施"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及农业部"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科学创新,依托辉南特色优势,高起  相似文献   

2.
<正>1 越西畜牧业发展回顾 近年来,越西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 视下,坚持科技增效、立草为业、突出发展的指导思 想,按照"稳定生猪、主攻草畜"的发展思路,加大 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 发展。2003年全县四畜存栏达到56.09万头(只),较 上年增长4.7%;四畜出栏35.57万头(只),较上年增 长14.4%;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05亿元,较上年增长 9.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02%。农民人均 纯收入1 547元中,畜牧业收入占719元,畜牧业贡献 率达46.4%。越西县畜牧业经济取得较好的成绩,主 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湟源县地处农牧结合部,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传统优势和较强抗御自然灾害的优势。近几年,湟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把湟源县建设成"农区畜牧业特色养殖县"这一目标,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湟源地区适度规模养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是宁阳县确定的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畜牧系统鼓足干劲,强化措施,创新实干,狠抓落实,通过深入开展畜牧业发展"规范年""提升年""提质年""绿色发展年"等活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融合发展1.1科学制定生态规模养殖基地布局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牧业》2013,(19):26-27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是铜仁西部交通文化中心,与印江、凤冈、石阡、德江四县毗邻。境内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无霜期长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2006年起,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抢占畜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努力开拓创新,以扶贫工作统领"三农",并将农业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筹集资金,抓产业、创品牌、促发展,创造性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发展草地畜牧业已成为贵州建设畜牧大省和解决农民脱贫致富、实施生态治理、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2007年普安县被列为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重点县[1],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草地畜牧业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现将普安县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1自然概况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地貌呈南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化隆县实际,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设施畜牧业,全县特色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根据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会上提出的"在提高认识上再推进、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上再推进、在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上再推进、在机制体制创新上再推进"的总体要求,结合化隆县特色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化隆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水产畜牧业是蒙山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战略构想和"特色农业、优势工业、休闲旅游、精品城镇"的工作思路,结合全县水产畜牧业生产实际,在做好传统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发展以肉兔、黑土猪、娃娃鱼为主的特色水产畜牧业,推进了全县特色水产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止,全县存栏肉兔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推动垦利县畜牧业的发展步伐,着力提升畜牧产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畜牧兽医局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效、生态、品牌"的发展方向,以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把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执法监管、保障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把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保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沂南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环保畜牧业生产链效益显著,特别是生态环保养鸭技术先进,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2009年,全县共实现农业总产值12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畜牧业产值占到了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的51%以上。本文主要介绍了"2010年百名博士山东临沂革命老区行"沂南分队对山东省沂南县环保生态畜牧业,特别是环保生态养鸭技术的实地调研相关情况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畜牧强县"是民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深入实施,给我镇畜牧业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镇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通县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发展思路和规划,把畜牧业作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奋斗目标。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建立和发展奶牛、肉牛养殖生产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逐步树立现代科学养殖观念,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建立奶牛、肉牛养殖生产基地,推动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大通县养牛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南县畜牧业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保"工作的整体部署,突出抓好疫病防控、科技推广、安全监管、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五项工作,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实现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部,近年来,该县贯彻县委、县政府"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和"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2012年出栏生猪46.63万头,同比增长9.8%;出栏肉牛0.72万头,同比增长5.5%;出栏肉羊1.56万头,同比增长6.8%。该县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多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清洁生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畜牧立县”是民和县委、县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畜牧业也是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畜牧业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小康社会乃至促进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强敌。搞  相似文献   

16.
正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开发市场竞争力强、需求量大的优质新产品,以质量做大品牌,以品牌赢得效益。山西省第二次畜牧业大会于今年6月20日在大同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自2012年第一次畜牧业大会以来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实现"十二五"畜牧业翻番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山西省现代化畜牧业持续发展。一、全省畜牧业现状自2012年第一次畜牧业大会以来,各级政府坚持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使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3年全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2014,(6):65-65
<正>近年来乾安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养羊业的发展,并依据县情,经多方论证,制定并出台了乾安县"百万只肉羊养殖工程"。两年多来,县牧业局代表县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组织和指导了整个"百万只羊养殖工程"全部过程,尤其是业务技术的指导,主要是包括绵羊选购,疫病防控,绵羊运输检疫、消毒和圈舍设计、选址。县农村信用联社负  相似文献   

18.
草食性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草食畜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2009年3月12日嘉鱼县第二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嘉鱼”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4,(1):20-21
<正>当前,安徽省畜牧业正处在以散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向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型时期。怎样抓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实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安徽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值得思考。合肥市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令人惊羡的"合肥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民勤县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倍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养殖业,2013年县政府出台了《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獭兔产业的意见》,制定了《民勤县獭兔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6)》,成立了以县委主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的獭兔产业领导小组,一系列引导、鼓励、扶持政策的出台,给獭兔养殖产业注入强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