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宁木霉的最优发酵配方。[方法]以活菌数和纤维素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康宁木霉最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料配方。[结果]考虑经济因素,最终确定最优化培养料配方为麸皮30 g、草粉30 g、稻壳30 g、玉米面0 g、豆粕1 g、料水比1.0∶0.7:接种量为1%。[结论]该配方适合在秸秆发酵剂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曹志恒  王波  黄居昌  陈家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29-16031
[目的]研究啤酒糟发酵菌液的最佳配比。[方法]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为供试菌株,应用4组分单纯形重心设计与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来研究啤酒糟发酵茵液的最佳配比。[结果]菌株之间的最佳配比为:康宁木霉种子液2.4ml、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2.6ml。[结论]该研究为啤酒糟的资源化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红连  张东升  徐淏  匡群  张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2-19574
[目的]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猴头菇、灵芝、虫草等食用菌水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功能性能量因子D-核糖及其他辅料,研制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对混合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结果]澄清剂的最佳用量为8%;各因素对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感官指标的影响依次为:灵芝提取液量〉猴头菇提取液量〉D-核糖量〉虫草提取液量;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猴头菇水提液8%,虫草提取液6%,D-核糖2.5%,灵芝提取液22%。超高温瞬时灭菌对饮料中D-核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建立了食用菌复合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四环素菌渣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不同比例四环素菌渣和麸皮为培养基,利用黑曲霉、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协同发酵处理四环素菌渣,在生产复合酶制剂的同时降解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结果]在四环素菌渣∶麸皮=7∶3,培养基水分50%,厚度10 cm,培养温度2530℃条件下好氧发酵96 h,可得到富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复合酶制剂,且菌渣中残留四环素的降解率可达97.3%。[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四环素菌渣中残留抗生素的最佳降解条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陈莉  杨双全  徐茹  王修俊  谢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29-13131
[目的]优化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研究,分别考察发酵时间、氮源、接种量和pH值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绿色木霉产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FPA酶活在发酵2d后达到最高值,Cx酶活在发酵3d后达到最高值。发酵培养基以蛋白胨为唯一氮源时,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发酵培养的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初始pH值为4.5。[结论]不同培养条件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活力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6.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823-2825
[目的]为了优化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方法]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含水量和麸皮含量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因素对固态发酵条件下纤维素酶活的影响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绿色木霉固态产酶发酵的最优条件是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 d,接种量5%,含水量250%。[结论]该研究为绿色木霉对秸秆的转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方法]以里氏木霉RutC-30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不同氮源(硫酸铵、尿素、蛋白胨)及浓度、不同碳源(纤维素、乳糖、甘油、葡萄糖)及浓度和不同的初始pH(3.0、4.0、5.0、6.0、7.0)对产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氮源、碳源和pH为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酶影响顺序依次为碳源>氮源>pH,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以1%纤维素为碳源、以0.5%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4.0,在30℃产酶发酵培养5 d,纤维素酶活力高达7.303 U。[结论]里氏木霉RutC-30经优化培养后,产酶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滤纸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溶液作为培养基,对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这3种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培养及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拟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的滤纸失重率分别达到37%、33%,是黄绿木霉的6~7倍,且他们的CMC酶活性也显著黄绿木霉。表明不同的菌株对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能力差异很大,且CMC酶活性高的菌种滤纸分解能力也比较明显,以拟康宁木霉与绿色木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柚子皮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渣为原料,以康宁木霉、白地霉、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为菌体,用卵清蛋白为标准品和双缩脲试剂制定标准曲线,探究单菌株与混合菌株分别固态发酵后产单细胞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白地霉与康宁木霉组合菌发酵效果最好,培养基发酵7d后蛋白质含量达到8.060g,占培养基干重的19%左右。发酵效果受温度、p H值、接种量、培养基含水量等因素影响,用正交实验获得白地霉与康宁木霉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最适p H值5.5,最适发酵温度25℃,最适接种量15%,最适培养基含水量65%,且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大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p H。  相似文献   

10.
明红梅  董瑞丽  周健  方春玉  兰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58-15060
[目的]根据白酒丢糟原料的特点,选取优势菌种构建丢糟多菌发酵复合处理体系,探讨各菌种液态培养最优条件。[方法]基于前期白酒丟糟发酵试验结果,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黑曲霉为丟糟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优选菌种。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菌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结果]以7°Bx麦芽汁为基础培养基,各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对于产朊假丝酵母,添加1.5%的硫酸铵、接种量为5%、培养时间为16h;对于黑曲霉,添加0.3%的氨水、接种量为15%、培养时间为18h;对于绿色木霉,添加0.5%的氨水、接种量为15%、培养时间为22h。[结论]在该培养条件下各单菌发酵液的活菌数量可达到1010个/ml以上,经喷雾干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量可达到109个/g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用菌废料作为双叉犀金龟饲料的可行性。[方法]以发酵木屑为饲料饲养和繁殖的双叉犀金龟为对照,采用食用菌栽培后废弃的菌棒饲养独角仙,比较幼虫增重量、羽化率、成虫体长及母虫产卵数。[结果]食用菌废料在双叉犀金龟幼虫及成虫饲养方面均优于发酵木屑,而成虫产卵数低于发酵木屑。食用菌废料次小颗粒经二次发酵处理后作为饲料饲养的母虫产卵量接近发酵木屑。[结论]以食用菌废料替代发酵木屑饲养双叉犀金龟经济可行,增加了菌农收入,提高了观赏甲虫养殖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彭秀科  高淑敏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3-1914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明红梅  霍丹群  周健  刘军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9-10742
[目的]探讨丢糟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丢糟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原辅料配比为粉碎至20目的丢糟75%、麸皮20%、玉米粉5%,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1,总接种量为12%,初始pH值为5.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结论]经混菌发酵后的白酒丢糟不但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体及微生物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为31.32%(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78.97%;真蛋白含量为24.60%(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56.29%;粗纤维含量为16.58%(干样),粗纤维降解率达到31.60%。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平菇菌渣栽培鸡腿菇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实现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提供依据,获得利用平菇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方法]在鸡腿菇栽培原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平菇菌渣,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配方中添加比例不超过35%的平菇菌渣,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前三潮菇的生物学效率在126%以上,能够确保投入获得预期收益。[结论]利用平菇菌渣栽培鸡腿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枝屑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不断开拓食用菌种植领域原料应用范围,充分利用果园废弃枝条,变废弃为宝。本试验利用葡萄枝屑采用瓶栽的方式,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来栽培平菇。结果表明,葡萄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葡萄枝屑78%,麸皮20%,石膏1%,过磷酸钙1%为最佳配方。表现为菌丝长得白,发菌比较快,日生长速度为3.40 mm.d-1,生长势较强,长出来的菇口感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可达89.5%。因此,用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来栽培平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杨树木屑和杨树皮屑替代硬杂木屑作为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配方对菌袋成活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屑完全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慢,香菇产量低;用50%杨树皮屑和50%硬杂木屑的混合料栽培香菇,菌丝生长较快,香菇产量接近硬杂木屑的常规配方。[结论]利用杨树皮作为部分主料替代硬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菱角烟熏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确定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并通过产品感官质量评价小组对产品的外观、色泽、组织状态和风味4项指标进行打分。[结果]3个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菱角汁添加量肥瘦比淀粉添加量。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为:菱角浆汁添加量50%,肥瘦比3∶7,淀粉添加量4%。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为:烘烤条件55℃、30 min;煮制条件85℃、30 min;糖熏条件80℃、20 min。采用此最优工艺加工出的菱角烟熏香肠感官品质较好,且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产品集营养、美味、保健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归紫皮石斛复合饮料的配方及加工工艺.[方法]以紫皮石斛、西归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分及正交试验,确定西归紫皮石斛复方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西归紫皮石斛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西归紫皮石斛复合物15.00%,柠檬酸0.12%,L-抗坏血酸0.10%,柠檬酸钠0.26%.[结论]该研究可为西归、紫皮石斛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休闲食品。[方法]以枸杞、山楂、猕猴桃、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配方比例,研制成特色云片糕糖。[结果]最佳原料配方:枸杞汁、山楂、猕猴桃的最佳配比为4%、5%和9%。[结论]研制成的休闲食品,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抗疲劳等药用功效,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