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能延长一个产蛋周期,可提高蛋鸡经济效益。作者曾用75只产蛋率30%的母鸡于4月份进行了人工强制换羽。我们作法是:做好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强制换羽前10天,将不适于强制换羽的病弱和体重在1·25公斤以下的鸡淘汰掉,全部鸡要防疫接种一次疫(菌)苗,投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并将鸡舍彻底清扫及消毒。  相似文献   

2.
通常经过 6 0周的产蛋鸡要进行强制换羽 ,其休产绝食要 10~ 14d ,由于休产时间长 ,其技术多在小规模养殖场应用 ,大鸡场推广受到限制。为此 ,静冈县中小试验场在春秋对产蛋鸡进行了 3~ 7d的短期绝食休产。探讨了短期绝食的技术及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 :绝食时间过长是导致鸡体重减轻的主要原因 ,与 50周龄开始实施绝食技术组比 ,从 6 0周龄开始绝食组的鸡体重减少的多 ,绝食时间一长 ,产蛋率恢复到 50 %所需要的时间也长 ,采取快速强制换羽处理后 ,改善了蛋的强度和破蛋率。进一步观察开产后的产蛋成绩 ,快速换羽组与对照组比 ,蛋的分级…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1.种鸡强制换羽在产蛋10个月后进行最为适宜;2.鸡舍应打扫干净并进行薰蒸消毒;3.组建健康鸡群,淘汰病、弱、残鸡,已换羽的鸡可单独饲养;4.防疫接种:在换羽前一周对组建的鸡群进行鸡新城疫监测,当抗体效价低时,应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接种;5.称重:在强制换羽的前1天,要随机称50~100只鸡的体重(或鸡群数的1%),其平均体重作为开始体重,被称的鸡应打上标记,在换羽期应按时称这些鸡的体重,以掌握失重率。6.准备饲料:强制换羽前要准备钙(骨粉或贝壳粉)和恢复期所需的饲料和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强制换羽可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节省培育新母鸡费用,提高蛋壳品质等。常用的方法有绝食法、低钙、低钠及高锌日粮法,而后一种方法引起普遍关注,因为它比常用的绝食法引起的停产更快。为研究高锌日粮及绝食强制换羽法对母鸡以后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试验把800只60周龄的产蛋母鸡(产蛋率约70%)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重复25只。其中,两组鸡分别喂以含2000ppm锌的日粮4天和10天;另两组鸡分别绝食4天和10天,绝食期间,自由饮水。试验期24周。试验期间光照制度为8明:10  相似文献   

5.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 选择体重1500克以上的80周龄京白商品蛋鸡360只,等分6组,在平均舍温24.6℃的半封闭式鸡舍内,采用绝食法对强制换羽鸡开食料进行研究。当上述试鸡绝食止,其平均体重是始重的70%时,给喂6种开食料,直至产蛋率恢复5%后,再换用同一产蛋鸡料继续观察12周。上述6种开食料中,第1、2、3、4种试料以14-20周龄生长蛋鸡料为基础,每公斤生长蛋鸡料依次另加石粉(含钙28.3%)0、14、50、80克;第5种试料为产蛋率65—80%的产蛋鸡料;第6种试料为单一玉米粉。上述6种开食料含钙量(%)分别为0.6、1.00、2.00、3.00、3.50、0.07,其它各项营养指标,除第6种开食料外,均符合我国鸡的饲养标准。本试验欲筛选强制换羽鸡开食料基础饲料配方,并确定其开食料钙水平。  相似文献   

7.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8.
在肉用种鸡生产中,笔者通过对21批次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实践,认为快大型父母代肉用种鸡采用18~20天饥饿法进行换羽效果好。经换羽后,种鸡第二产蛋年可利用时间为224天计32生产周龄,平均每只鸡产蛋120枚,可出雏92.4只,效果较理想。现介绍如下.一、鸡舍的准备用作换羽的鸡舍应彻底清扫干净,清除一切鸡能采食的东西,如砂子、粪便、羽毛、垫草、杂物等等。使用的鸡舍最好是砖墙水泥地面,这样换羽效果会更好一些.清扫后的鸡舍有条件的先用清水冲洗一遍,再用喷灯对1.5米以下的墙面及地面火焰消毒一遍,再经甲醛(15ml/米~3)与高锰酸钾(7.5g/米~3)对密封的鸡舍烟熏消毒36小时。即可备用。将鸡舍门窗先用黑纸或黑布钉一遍,再用麻袋钉一遍.这样处置后,鸡舍既保温、遮光又通风。二、种鸡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因而在炎热的夏季,高温对家禽业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轻者造成鸡群生产性能的下降,重者引起鸡群大批死亡。引进的优良鸡种罗曼鸡具有一流的产蛋性能,因而易受高温热应激的影响。为此,我们根据我场现有的生产条件,设想通过改善高温季节鸡舍的内部环境条件,为罗曼褐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使其在炎热的夏季仍能正常发挥潜在的生产性能。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试验鸡舍与鸡群:试验分3组,分别在我场种鸡场、商品代蛋鸡场进行。 (1)第1组试验选用种鸡场产蛋鸡舍的产蛋种鸡。试验鸡舍宽75米,长88米。采用2/3网上,1/3地面的平  相似文献   

10.
依据换羽休产是鸡一种保护机体的自然行为和生殖复壮理论,对其进行强制换羽延长鸡生产周期,发挥鸡产蛋潜能,节省育成费,提高鸡舍和设备的利用率;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达到节支增效的目的。 笔者从1989年开始至1998年共进行6批次换羽,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尤其,1998年进行第一产蛋周期和强制换羽第二周期,同步饲养对照试验,换羽效果显著。 一.强换准备具体实施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如是从外购进下架鸡或落群鸡,首先要做好鸡舍设备检修和舍内外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调整鸡群关。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期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人工强制换羽关。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在自然条件下,蛋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迟,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实行强制换羽前1-2周,对鸡舍要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12.
秋季虽然是蛋鸡养殖的黄金季节,但却面临着气候多变、昼夜温差比较大、各种病原微生物迅速孳生等诸多不利因素,那么如何为蛋鸡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呢?笔者现根据养鸡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1 人工强制换羽 秋季成年蛋鸡开始停产换羽,在正常条件下,蛋鸡换羽时间长约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而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由于换羽期长导致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达到同步换羽,同时开产.实行蛋鸡强制换羽前1~2 w,对鸡舍要进行彻底清扫,消毒、消灭蚊蝇,并对参加换羽的鸡接种I系新城疫疫苗.还要抽样称重,并根据体重将鸡只分为大、中、小三类,同类的鸡安置在同列笼内,以便掌握不同的停料和放药时间.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可使蛋鸡达到产蛋整齐蛋重大、产蛋量提高,而且能减少培育费用和提高鸡的抗应激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关于蛋鸡的强制换羽,以查清诱发换羽方法与产蛋性能之关系为目的的研究内容已有很多报道,但是,有关强制停产后控制重新产蛋的报道很少。本文介绍这次采用禁食禁水法使蛋鸡停产后,通过光照处理如何去控制重新产蛋的研究结果。 (方法)试验鸡约为16月龄,饲养在用空调将舍内温度全年控制在20~25℃的无窗鸡舍。1~4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使用新型12室并联禽用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不同鸡品种维持净能的需要量,以期探究不同鸡品种能量代谢的差异。试验共选用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罗斯(Ross)308肉鸡各24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个品种试验鸡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每种试验鸡在不同鸡舍内饲养,饲喂满足各自营养需要的全价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正式试验分3期完成,每期9 d,每期从每种试验鸡中随机选择8只,称重后每2只放入1个呼吸测热装置的代谢室内,每4个代谢室对应1种鸡。代谢室内测定气体交换9 d,其中适应期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和吉林芦花鸡的代谢体重产热量显著低于Ross 308肉鸡(P0.05)。吉林芦花鸡和Ross 308肉鸡的代谢体重绝食产热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3种鸡之间代谢体重热增耗、采食呼吸熵、绝食呼吸熵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研究中,35周龄海兰褐蛋鸡、32周龄吉林芦花鸡、25~28日龄Ross308肉鸡的维持净能需要量分别为368.79、449.24、450.75 kJ/(kg BW0.75·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相似文献   

16.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集约化鸡群由于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非自然生理性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人工强制换羽正是利用这一特性,人为地采取强制方法,给鸡群以突然的应激,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促使鸡群迅速换羽后恢复产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人工强制换羽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笔者于1993年在本校牧场利用饥饿法对迪卡蛋鸡进行了强制换羽试验,取得成功。试验前的准备 本鸡群到试验时已15个月龄,为了降低死亡率,试验前对鸡群进行了健康状况的检查,淘汰了部分病、弱和发育差的鸡。对试验鸡提前1周进行了鸡新城疫免疫,同时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只鸡40mg拌料进行了驱虫。试验鸡平面笼养,笼底离地面高50cm。试验鸡400只,分为8笼,每笼50只。为了掌握失重率,从每笼中随机抽样取5只鸡作为标准体重,并对这5只鸡作了标记。按要求加强鸡群管理、保持鸡舍…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于1982年3月7日育雏125只,育成产蛋母鸡67只,12月中旬产蛋率达84%,高产期过后,在1983年8月初低产母鸡开始换羽休产,产蛋率下降到50%左右。为使鸡群集中换羽休产,尽快结束第一个产蛋期,争取第二个产蛋期提前到来。我于1983年8月16日对自家养的产蛋母鸡采取了15天绝食期的人工强制换羽措施。做法如下: 从母鸡群中挑出平均体重以下的、体质弱的8只母鸡不搞强制换羽,1—3天停料、断水,第四天开始给饮水,仍然停料绝  相似文献   

19.
<正>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1换羽方法畜牧学法是最传统性的强制换羽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血中促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2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鸡的强制换羽作为一种实用技术 ,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较多应用。对多批次商品蛋鸡和种鸡实施强制换羽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供参考。1 强制换羽方法选用已产蛋 9~ 1 2个月的不同批次的笼养商品蛋鸡和种鸡 ,第 1个产蛋周期产蛋高峰为≥90 %。断料开始日期按 0日计 (下同 ) ,断料后自重新喂料到 5 0日 ,供给鸡群低钙产蛋鸡料 (含钙2 0 % ) ,从 5 0日开始到产蛋高峰后供给高峰期蛋鸡料 (含钙 3 5 %~ 3 7% )。笼养预备换羽鸡群 2~ 3d内产下的蛋暂留笼架而不检蛋 ,然后挑选蛋量较多的 (一般笼内鸡多健康无病 )体型大小基本一致的无异常鸡 ,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