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新梢形态发生及理化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梢形态发生研究1)研究了茶梢的分化过程。茶树营养梢顶端较平,一般有二层原套,有时三层,叶原基由第二层原套通过平周分裂分化而来。通常生长活跃的嫩梢顶芽有6个原叶,从嫩到老依次编为 P_1—P_6。在 P_2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2.
茶树芽叶形成的生物学问题,苏联和国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查明促进茶芽形成的农业技术的规律性。本试验是将三个无性系品种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茶树,分别研究茶芽形成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对新梢物候期、生长势、芽重、芽数以及产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茶子是由花经过授粉形成果实而产生的。茶花又是由花芽分化出来的。因此,花芽是产生茶子的基础。茶树没有单独的结果枝,花芽和长叶子的营养芽都生长在一个枝条上,而且花芽大都生在营养芽的鳞片内。每年从六月份起,花芽不断发生,所以从夏秋季抽出的新梢腋芽上都可以看到园球形的花芽,以后不断膨大,形成花蕾。一株茶树上花芽很多,不是所  相似文献   

4.
用盆栽的四年生薮北种茶树,研究新梢生育期间的温度对茶树新梢生育的影响;茶树新梢展开度(指新梢成熟,形成驻芽—译注)的进行速度,从萌发期到采摘期的新梢生育天数,判明了新梢生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有效积温。其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新梢展开度的进行速度:气温在25℃以内时,温度愈高展开速度愈快,25℃以上时,温度愈高,展开速度愈缓慢。各茶季的平均温度,头茶为16℃,二茶为21℃,三茶为27℃,在这种平均温度的情况下,各茶季新梢每天的展开速度均在11%左右。  相似文献   

5.
凌云白毫茶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是茶叶产品名,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最负盛名的特产,因其芽叶全部密披白色茸毛而得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985年凌云白毫品种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1985年7月,由广西桂林茶科所使用凌云白毫品种鲜叶原料研制加工成的“凌云白毫茉莉花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0年凌云白毫品种被载入《中国土特产品辞典》;1991年9月凌云白毫茶  相似文献   

6.
以凌云白毫茶嫩芽为外植体,建立凌云白毫茶无菌体系,探讨抗褐化措施,建立白毫茶组织培养体系,为白毫茶优良品种产业化种植提供种苗技术基础。结果表明:以白毫茶树带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浓度为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10 min,污染率最低;在此基础上,预处理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抗褐化效果和降低污染率都较明显,褐化率低至30%;选用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顶芽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 mg/L,能降低褐化率至16.7%。凌云白毫茶初代培养使用6-BA诱导腋芽效果好,浓度为2.0 mg/L的诱导率达到100%;对无菌芽增殖来说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7g/L琼脂+30 g/L蔗糖,增殖倍数为3.3,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7.
自然生长茶树的“对夹”或休眠周期看来是由一种内在的生长节律所致,但采摘茶树在有利的生长条件下,顶端优势是引起休眠的原因。周期性的同步萌发导致了顶端新梢(顶芽活跃)和旁枝新梢(顶芽休眠)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茶树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芽>第1叶>第2叶>第3叶>老叶>嫩茎;在鲜叶摊放的过程中(摊放时间6h),叶绿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大幅度升高;8个适制绿茶品种的酶活性,以福云6号的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平阳特早茶、乌牛早,迎霜和龙井43的酶活性最低;茶园中60%和80%的遮光率都能使叶绿素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茶树新梢内源玉米素的检测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根生  沈生荣 《茶叶科学》1995,15(2):117-120
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茶树新梢内源玉米素(Zeatin)的分布。研究表明,茶树新梢内源Zeatin水平为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顶芽>腋芽;自然生长新梢>剪采新梢;营养生长初期Zeatin积累较多,随展叶数增加,其含量下降,至对夹三叶期,其含量仅为一芽一叶期的52.12%。内源Zeatin含量与新梢生长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太白顶芽     
马国强 《中国茶叶》2002,24(4):40-40
太白顶芽产于浙江省东阳市东白山茶区,区内群山峰峦起伏,植被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该茶以东阳木禾茶群体品种的嫩芽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成品茶外形如梭,芽叶肥壮,白毫显露,色似……  相似文献   

11.
政和县白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茶是我省独特的外销产品,我县是本省最大的白茶产区。白茶依茶树种类和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政和大白茶或福鼎大白茶的肥芽制成的称白毫银针;以大白茶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小白茶一芽二叶的嫩梢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抽针”后剥下的单片叶制成的称寿眉。目前我县外销商品以白牡丹为主,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少量销往东南亚国家。1我县白茶生产现状我县现有茶叶面积4666h,年产茶叶2100t,产值3800-3900万元,其中白茶550t。白茶主要产区在东平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于我省仁化的白毛茶和从化白毛茶,原为野生,后为当地茶农所栽培、繁殖,扩展种植。两者均系我省优良的茶树种质资源。仁化白毛茶茶芽肥壮,嫩梢密披银毫,适制性广,制绿茶香气清高,滋味甘醇;制红茶色泽油润显金毫,香气特高,汤色红艳,叶底红亮,滋味浓醇,当地用来制“白毫银针”香高味醇,独具风格,为名贵之佳品,经济效益显著。从化白毛茶芽长、节间长,茸毛特多,新梢着叶数多,植株育芽能力强,芽叶持嫩性强,当地群众反映,白毛茶(从化)具有清凉解暑、降压及治疗感冒、发热和有消食作用,而由于茸毛多,群众称之为  相似文献   

14.
凌云白毫是广西的名茶,产于桂西高原凌云、乐业的云雾山中。凌云白毫芽叶肥壮、白毫遍体,冲泡后滋味浓厚,汤色清沏、香气清香。凌云白毫茶原属野生,一九六二年建立凌云白毫场起,野生的茶树开始变为人工栽培。十多年来,凌云白毫茶场的工人经过精心的选  相似文献   

15.
1 品质特征外形肥壮、扁直,色泽翠绿,白毫披覆;内质则是用透明玻璃杯冲泡可见芽头几乎全部竖立,看似雨后春笋,具有高浓持久的毫香。且汤色杏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清爽,叶底整齐,芽头完整。2 鲜叶采摘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良种茶树上的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初展或1芽1叶,芽叶长度为2~3cm。当茶树新梢长有1芽2叶时,按标准分批采下。采摘不宜过于细嫩,否则成品茶色泽欠绿润而呈黄绿,而且汤色欠绿、滋味欠浓、香气不高。采摘时要求不带鱼叶、鳞片,不采病虫芽叶,不采紫色芽叶、红色芽叶,叶柄不宜采得太长。采下的芽叶…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在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利用人工模拟"倒春寒"条件,分析了茶树新梢萌发至鱼叶期、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变化,证实MAPK介导的乙烯信号和钙离子信号是茶树新梢  相似文献   

17.
优良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叶厚质脆,嫩梢粗壮,芽肥毫显,是制“政和工夫”和名茶“白毫银针”的极佳原料。用“政和大白茶”制造烘青绿茶,称“政绿”,具有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碧绿,汤色清彻,香气清高,较耐冲泡等品质特征。以“政绿”为茶胚窨制的茉莉花茶,更是甘醇可口,馥郁芬芳,十分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一、茶树对温度的要求1、茶树正常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要求茶树春季茶芽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0℃;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的最高温度为≥35℃。2、茶树生存温度  相似文献   

19.
在茶树生长期,植株必定经过生长与休眠的交替过程。这种现象通常叫做“阶段生长”或“生长周期性”。 Bond(1942,1945)在斯里兰卡进行的研究中,认为茶梢的周期性休眠是由于最接近顶芽下端的嫩茎中维管组织面积减少。为了证实茶树周期性生长是否是由于在迅速生长的茶梢中维管组织缓慢发育而引起的,特作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各部位叶中类胡萝卜素的系统定性定刃分析已经实现。测定的部位是用于制造高档茶的新梢包括芽、第一、第二叶,以及第三、四叶和成熟叶(第七、八叶)。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总刃随叶子发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析说明了在每个部位叶中大约有15种类胡萝卜素。茶是一种热带常绿灌木,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爱好的饮料之一。芽及幼嫩的第一二叶构成茶树嫩梢,用于高档茶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