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促进安溪县魁斗镇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品种为主推品种,于2012~2014连续3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Ⅱ优航2号在魁斗镇的特征、特性、相适的种植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研究Ⅱ优航2号的品种特性,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2014年Ⅱ优航2号平均产量614.0 kg/667m2,分别比2012年、2013年的545.5 kg/667m2、575.5 kg/667 m2增产12.6%、6.7%.同时,分析Ⅱ优航2号品种栽培作晚稻的关键措施,并总结出一套适应安溪县魁斗镇的超级稻Ⅱ优航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10年10代种植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水稻新品种会粳10号,于2010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025号)。  相似文献   

3.
:“赣晚籼 2 9号”属中晚熟晚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 675 0~ 82 5 0kg/hm2 ,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品质优 ,中抗稻瘟病 ,高抗白叶枯病 ,适合在江西、浙江及湖南部分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4.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根据滇中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现状,用高产品种楚粳17号作母本,稻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系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试验示范表现早熟、品质较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于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六安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再生稻品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择10个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中晶两优1212品种头季稻产量达7967.32kg/hm2,再生季产量达4278.81kg/hm2,综合产量表现最高;其后依次是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综合产量分别是12326.13、11865.94、11474.07kg/hm2。综合生育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再生能力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晶两优1212、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88共5个水稻品种更适合在六安市作再生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兴义市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6个优质水稻良种在兴义市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对6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产量在827.4~570.0kg/667m2,相差257.4kg/667m2,其中超级杂交稻Y两优6号产量最高为842kg/667m2,这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并且在该市其它生态环境下连续种植2a也表现出特有的高产性状,适合在兴义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科右前旗水资源丰富,水稻基础条件比较好,且处在上游水,无"三废"污染,土质肥沃,水质清洁,生态环境优良,适宜水稻生产。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品种,2018年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哈拉黑村依托环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26个水稻品种试验,其中2个为两种品种掺混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中龙香粳1号亩产为638.6 kg,阳光518亩产585.9 kg,阳光588亩产581.2 kg,天秋先锋1号572.7kg为品质产量比较突出的品种,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和掌握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和特性,筛选出适宜东台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好的水稻新品种,2022年,东台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以南粳5718、金香玉1号、南粳9108、扬香玉1号等1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对比试验,比较分析各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逆性等方面。结果表明,镇稻4709、扬香玉1号、金香玉1号、南粳9108、南粳9068、南粳5718等6个品种产量分别为763.6 kg/亩、731.6 kg/亩、725.4 kg/亩、713.8 kg/亩、710.3 kg/亩、702.1 kg/亩,在2022年前期高温干旱叠加、后期低温的历史罕见天气影响下,产量潜力较高、综合表现较优,可以在东台地区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机插栽培是目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普便采用的水稻种植方式。为探索"华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的合理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机插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华浙优1号"的最佳机插密度为25 cm×23 cm,每667 m~2产量为718.67 kg。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2001年育成的落粒型、细长优质粳稻香米新品系,组合为云粳优2号/云粳优1号。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综合性状好、稳产高产、米质优良为4级、长粒、有香味、较耐肥、耐寒性强、稻瘟病抗性一般等特点。云粳优5号在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中综合表现突出、适应性广,适合在1 600~1 900m的海拔气候条件下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10 050~11 700kg,最高产量达12 261kg,是深受广大稻农欢迎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豫南稻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自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目前豫南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汕优63。由于其品种单一,不抗白叶枯病,而且生产上所用杂交水稻种子有99%靠外省调入,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特青2号水稻品种,经试验、示范,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将其产量表现及利用情况简结如下。1 特青2号产量表现1.1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1989年在5个点试种,共种特青2号182.8亩,平均亩产稻谷497.7kg,其中有8.2亩平均亩产稻谷550.3kg,比同等条件下汕优63略为增产,比桂朝2号增产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水稻良种区域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稻品种适宜贵州各稻区种植;耐旱性较强及产量表现好的杂交稻品种有荃银1号、赣香优2833、黔两优58、黔优568、国稻1号等,常规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41号等;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增加有效穗、穗总粒数及干物质重是栽培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会泽县农技中心(原会泽县农科所)于1965年设立水稻组,专门从事抗寒耐冷水稻育种.在分析了会泽县50%的稻作区海拔高、有效积温低、两头低温、中间高温不足的自然条件后,经过两代人近四十年的努力,实现了在这一稻区以自育抗寒水稻新品系种植为主的局面.现将近年育成的适宜种植在1900~2200m海拔的几个新品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理论 水稻高产育苗技术是反常规具有突破性的种植技术.它将保护地特殊的环境与水稻栽培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保护地特殊的生长环境提前水稻播种期,通过提早种植,使水稻各生育期均提前,实现无霜期短的地区种植生育期长的品种,利用晚熟品种的增产性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应用这项技术,水稻亩产可达到600~650kg,较常规亩增产100~150kg,亩增效180~270元.  相似文献   

16.
颜家辉 《农技服务》2010,27(8):971-971,983
为筛选适合遵义市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推动水稻生产的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对4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中优85、Q优6号产量都在9 000 kg/hm2以上,且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遵义市海拔600~1 000 m区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岳优9113在建湖县直播种植的可行性及最佳播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建湖县作直播稻的生育期为130 d左右,播种量以22.5~30.0 kg/hm2为宜,可以在建湖县作为搭配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轻度铅胁迫下23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籽粒产量、糙米铅含量及铅富集系数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糙米铅含量及富集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变幅分别为484.1~624.8kg/667m~2、0.055~0.252mg/kg、0.0004~0.0024,轻度铅胁迫下水稻产量与糙米铅富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产量较高、糙米铅富集能力较弱品种3个(川作优1727、泸优11092、宜香优2115);5个产量中上、富集能力较弱品种(F优498、德香4103、川优6203、蓉18优447、宜香优1108),可用于轻度铅污染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9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及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10叶品种是三江1号、11叶品种垦稻20号和12叶品种垦稻23号,产量分别为9879.0 kg·hm-2、10057.5 kg·hm-2和10134.0 kg· hm-2;分别增产11.0%、13.0%和13.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25和垦稻12号,分别为8901.0 kg·hm-2和8451.0 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片叶品种有垦稻18、垦稻20、垦粳2号和三江3号;12片叶品种垦稻23及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20.
林彬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36-37,77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10年在和县功桥镇毛巷村开展了新两优343等12个水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为水稻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天优华占、开优10号两个品种株型适中,产量高,增产潜力较大,抗病抗倒伏,产量在600kg以上,可进一步扩大示范;两优688、红良优5号、一丰8号株型适中,产量较高,抗病抗倒伏,产量550kg以上,可以在我县作进一步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