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信阳地区是我省茶叶的集中产区,全区茶园总面积达20多万亩。近年来全区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平均亩产低、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老茶园面积大。据统计,全区老茶园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0%,部分老茶园树势衰败,零星分散,亩产仅5公斤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未老先衰的茶园。为把这些低产茶园改造成为高产茶园,自1979年始,笔者与有关同志在新县进行了改造低产茶园的试验。实践证明,改造低产茶园比发展新茶园投资少,见效快。发展一亩  相似文献   

2.
茶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该地茶园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以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为主,导致茶叶种植分散、品种比较杂、茶叶产量低、茶农收入少。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茶叶产量的提高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十二五"期间,秭归县梅家河乡改造完成一批老茶园更新,面积约213.33 hm2,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茶产业发展情况有很大改观。基于此,本文以秭归县梅家河乡的低产茶园为例,对该乡低产茶园的低产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为茶园改造、确保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源乡是嵊州市重点产茶乡镇之一,全乡13个行政村都生产茶叶。近年来,该乡农户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分批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乡可采茶的面积已达8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茶叶200万千克,总产值达16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7500多元。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3,(10):48
农业部近日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老茶园改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采叶创收、经济寿命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及自身再生能力很强的经济作物,茶园种植后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云南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低产老茶园改造的技术,现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缙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过去以生产炒青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后,各茶厂、茶场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多,大宗茶效益下滑,导致许多茶场停产,茶园荒芜,县茶厂破产倒闭。九十年代中后期,名优茶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在名茶高效益的拉动下,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开始恢复,大面积的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大宗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效益倍增:至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产值600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4%。全县有近两万茶农在茶叶产业化中得到实惠,茶叶产业已成为缙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梅占老茶园的嫁接换种,达到快速栽培铁观音品种的目的.同时提高单位面积荼青的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是改造劣质低产茶园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茶园机械化生产程度直接影响到茶叶生产效益。因此,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蒲江县成佳镇双岐村实际,从茶园宜机化改造、茶园机采机修关键技术、茶园单轨运输车等新技术、新装备切入,对茶园改造、茶叶采摘、茶叶运输、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生产技术建议,提升蒲江县茶园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河县境内山区和半山区盛产优质茶叶,现已发展成为云南省茶叶生产重点产区,并成为贫困山区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7313亩,其中80%以上的茶园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种植的老式常规茶园,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茶叶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采摘,轻管理  相似文献   

10.
低产茶园包括两类:一类老茶园,另一类未老先衰茶园(荒芜茶园).对低产茶园的改造要抓好三改,把好三关. 1抓好三改 1.1深耕改土低产茶园的土壤,多数是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肥力减退,以致茶树衰败.一般在10~11月,或茶叶处于休眠期进行深耕,全园深翻30~40cm,表土放置底层,每亩施有机肥2500~5000kg,磷肥50kg,碳酸氢铵50~100kg.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四川省荣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6 700公顷,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2 000公顷,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从荣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荣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是一个老茶区,大部分茶园树龄在几百年以上,老茶园树势衰退、病虫危害重、产量低。主要分析了低产茶园的成因,并总结了改造技术,以期为低产茶园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园低产的原因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是一个老茶区,大部分茶园树龄在几百年以上,老茶园树势衰退、病虫危害重、产量低。主要分析了低产茶园的成因,并总结了改造技术,以期为低产茶园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衡阳市常宁市茶农代表共商茶业发展规划常宁市茶业协会召集茶叶种植与加工企业业主及茶农代表,商讨制订常宁市2016年茶业发展规划,打造常宁生态茶园,打响常宁茶叶品牌。为发展壮大茶叶特色产业,常宁市规划改造300公顷老茶园,新建生态有机茶园400公顷,巩固湖南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茶产业已成为浙江省莲都区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十一·五”末,莲都区茶园面积将发展到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然而随着茶园面积的迅速扩大,茶叶生产所需劳动力越来越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茶树修剪尤其是茶叶采摘的大量花工已成了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茶树是一种寿命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及自身再生能力很强的经济作物,茶园种植后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根据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现将低产老茶园改造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低产茶园是指单位面积内,茶叶产量相对较低的茶园。它主要包括衰老茶园和未老先衰茶园。就目前来讲,凡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千克干茶的茶园均属低产茶园。 对低产茶园的改造,主要应从改园、改冠及改植换种、改善管理等方面进行。其中,改园是基础,改冠及改植换种是关键,改善管理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龚杰 《北京农业》2011,(6):196-198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龚杰 《北京农业》2011,(4):10-12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7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度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选择茶树的最佳更新期,及时地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更新,对于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对161亩茶园的26年茶叶生产历史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从茶树生物学特性、土地资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摸拟出数学模型,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找出茶树最佳更新期的上限为树龄24年,下限为2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