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小鹅瘟1.1临床症状小鹅瘟多发于25日龄以下雏鹅,发病率、死亡率高,急剧下痢,病鹅常为清除鼻内分泌物而摆头,所以又叫“摇头瘟”,病鹅偶尔死前有神经症状,排带气泡的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部检仅见小肠中后段,尤其是卵黄柄及回盲部附近有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肠炎,即腊肠样栓子。1.2防治方法⑴母鹅产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苗(1mL/只);⑵小鹅买回后马上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按1mL/只注射;⑶发生小鹅瘟时,紧急接种小鹅瘟蛋液。2禽出败2.1临床症状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病,最急性型病鹅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急性型体温升…  相似文献   

2.
1小鹅瘟1.1临床症状小鹅瘟多发于25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死亡率高,急剧下痢,病鹅常为清除鼻内分泌物而摆头,所以又叫“摇头瘟”。病鹅偶尔死前有神经症状,粪便带气泡,呈黄色或黄白色;剖检发现小肠中后段,尤其在卵黄柄及回盲部附近有急性卡他、纤维素性肠炎,即腊肠样栓子。抗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 4-5日龄雏鹅 ,且发病率相当高 ,可达 80 %左右 ,甚至1 0 0 % ,是发展养鹅业的大敌。2 0 0 2年 4月初 ,南宁市郊有一养殖户从市场上购回 2 0 0只雏鹅 ,买回来后 3 -4天就发现有些雏鹅精神不振 ,不食 ,拉绿色稀粪 ,呼吸困难 ,倒地后死亡。买小鹅瘟弱毒苗进行全群注射 ,此外 ,还用红霉素全群饮水 ,但无效果 ,病情反而加重 ,雏鹅死亡数逐日增多 ,仅 1 0天时间就死了 1 77只。1 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不振 ,食欲减少 ,或不食 ,抽搐瘫痪 ,饮欲大增 ,行动缓慢 ,摇头 ,呈昏睡症状。…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 ,只有雏鹅得病 ,特别是 3— 2 0天龄的雏鹅。病雏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 ,小肠粘膜脱落 ,坏死 ,并和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形成“腊肠样”栓子 ,堵塞肠腔。近期笔者诊治了一起已免疫二次的雏鹅发生本病的病例 ,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3月 2 0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 1日龄雏鹅 2 0 0只 ,买回当日每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 0 5毫升 ,1 0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苗 ,4月1 3日早上发现有 1 7只雏鹅精神不振 ,严重下痢 ,还有 3只已…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德西氏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以急剧下痢或神经症状及病死率为特征,以肠道内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变。小鹅瘟的易感动物是鹅。小鹅瘟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关系。主要感染雏鹅,而20日龄以上的鹅就极少感染。小鹅瘟呈地方性流行性,且有显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6.
1小鹅瘟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0日龄的雏鹅。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有时出现颈扭曲、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消化道特征性病变,肠道发炎严重,弥漫性出血。肠腔内有大量渗出物和伪膜脱落,在小肠中段和后段内形成腊肠状栓子堵塞肠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20日龄以上的雏鹅很少发病。防治措施:①在种鹅产蛋前30天注射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雏鹅要注射小鹅瘟弱毒苗…  相似文献   

7.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于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传染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症状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9日,临河市八一乡某养鹅户孵化的雏鹅发病,用菌必治、氟哌酸治疗无效,与我站联系诊断,我们先后剖检8只病鹅,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典型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粪便检查,最后诊断为小鹅瘟,这是临河地区发现的首例小鹅瘟。1流行病学该养鹅户1994年从外...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是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与致死率为90%~100%。随着雏鹅日龄增长,发病率与死亡率会逐渐下降。该病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感染为隐性,不呈现临床症状,通过粪便及其他排泄物水平传播,或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雏鹅,并且以21日龄以内的雏鹅较为多见。现将防治小鹅瘟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预防(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选择没有感染过小鹅瘟病毒的种鹅。笔者认为许多小鹅瘟的爆发,都是由于孵化期或在出雏期间感染小鹅瘟病毒造成的。因此,应在种蛋入孵前做好种蛋和孵化环境的严格消毒,保持良好的孵化卫生条件。(2)对种鹅产蛋前1个月进行小鹅瘟疫苗预防接种,使雏鹅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一般可在15日龄内抵抗小鹅瘟病毒的侵害,这是预防小鹅瘟的有效措施。对雏鹅进行小鹅瘟疫苗注射是不可取的。因为注射疫苗后,机体一般在7天左右产生抗体,15…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病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呈现神经症状.笔者现将我市发生小鹅瘟的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000年本市养鹅专业户共饲养雏鹅3万只,于6月26日开始发现小鹅精神萎顿,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的粪便等症状,从发病开始到7月5日,发病率达50%以上.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5月 ,引龙河农场李某饲养的 40 0 0只雏鹅 ,5日龄开始发病死亡 ,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小鹅瘟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批雏鹅从吉林省某个体孵化厂购入 ,出雏后经 15h运到养殖厂 ,开食后按预防剂量注射了小鹅瘟高免血清 ,5日龄后共发病死亡 335 0只雏鹅 ,死亡率为 80 %。2 临床症状 病雏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水 ,精神沉郁 ,离群独卧 ,呼吸急迫 ,嗉囊松软并含有液体 ,病雏腿软无力 ,不爱行动 ,怕冷 ,消瘦脱水 ,拉白色混浊不清的粪便 ,有神经症状 ,最后瘫痪而死。3 病理变…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新疆奎屯市某养殖户在2002年4月初购进800羽雏鹅。一周后雏鹅大批死亡。畜主用恩诺沙星饮水,毒瘟清拌料均无法控制死亡。3d后送我站检验,诊断为急性小鹅瘟。紧急注射小鹅瘟血清后,死亡基本控制住。从发病到控制共死亡近750羽,死亡率达93%。  相似文献   

14.
(一)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有的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方法: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目前用免疫接种的方法来控制小鹅瘟病的传播和流行 ,在养鹅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如何保证和提高免疫效果是关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富锦地区小鹅瘟病流行特点的调查和过去几年小鹅瘟免疫效果的观察 ,制定了适合该地区特点的免疫程序 ,经 30余万只鹅的免疫验证 ,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效果。现将该免疫程序介绍如下。首先 ,对来源不明的种卵孵化的雏鹅在出壳后 4 8h内 ,先注射抗小鹅瘟血清类生物制剂 ,每只鹅雏 0 .5~ 1.0mL ,注射后 8~ 12d再接种 1次小鹅瘟…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的诊断及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和雏番鸭,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分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根据调查分析情况看,它流行广,传播快,危害严重,1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近些年,该病已经给我市部分饲养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试验对虎林市月牙湖养殖场死亡的疑似小鹅瘟雏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同时对病死雏鹅病料进行了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保护试验。应用琼脂扩散和免疫荧光抗体实验方法对小鹅瘟进行了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及诊断结果证实该养殖场发生的雏鹅死亡是由小鹅瘟病毒感染造成。  相似文献   

17.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本病只感染鹅,小鹅出壳3~5d后可出现发病,7~10d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以后死亡率逐渐下降,1月龄以上鹅极少发病。1临床症状1.1最急性型见于1周龄内的雏鹅,病鹅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缓的精神萎靡,衰弱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与鹅几种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Goose parvovirus,GP)又称得舍氏(Derzsy)病、小鹅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感染等,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2~30 日龄内的雏鹅,特别是以10日龄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雏鹅日龄增大而降低.病鹅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不振、嗜睡,两腿麻痹或痉挛;肛门向外突出,周围被毛潮湿并沾有污染物,排出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稀粪便,常混有气泡.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0.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毒。采用鹅胚扩增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用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8日龄健康雏鹅,雏鹅表现出典型的小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