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1.鸭跖草为什么难防治?鸭跖草(兰花菜)属寒温带杂草,耐低温、出土时间早而持续出土时间长、发生密度大,危害严重。东北春玉米苗前施药期常遇干旱天气,容易错过苗前防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蔺草田水竹叶杂草多年的观察及调查,明确蔺草田杂草优势种水竹叶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通过药剂防除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果尔是防除蔺草田水竹叶杂草较为理想的药剂,并提出药剂防除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有读者来电问:稻田水竹叶比较难除,去年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毫升一桶水(15公斤)挑除,2甲4氯也用了,效果不理想。什么药对水竹叶防效好?水竹叶为鸭跖草科杂草。在扬州等地,水竹叶于3月下旬开始在麦田、沟渠、田埂边出苗,4月上旬为出苗高峰。5月中旬开始分枝,生长加快。麦子收割后遗留田间,耕翻种稻时残留田间的水竹叶很快生根发芽,大量繁殖,在7月上中旬出现分枝高峰。水竹叶抗药性较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等稻田常用药对其防效差。  相似文献   

4.
水竹草     
水竹草类(Tradescantia spp.)是鸭跖草科的一大类,属于多年生草本,其他还斑叶鸭跖草(品竹梅),紫叶鸭跖草(紫叶草),紫露草等等。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广东及云南较多。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对玉米制种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梅 《种子科技》2005,23(2):111-112
1玉米螟的危害特点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它的食性复杂,危害寄主种类达200种以上.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等,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6.
大豆田鸭跖草发生特点及药剂防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研究了鸭跖草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及化学药剂防除,鸭跖草出苗始期为5月上旬,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鸭跖草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出苗的最适深度在5cm以上,20cm无出苗。通过网室筛选试验,对鸭跖草防除效果最好的土壤处理剂为72%都尔和36%农草净;叶面处理为48%广灭灵及24%克阔乐。同时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正>秋施除草剂与秋施肥、秋起垄同等重要,尤其是鸭跖草、野燕麦、苣荬菜、刺儿菜、问荆等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秋施除草剂是最有效的防除措施。要早动手,早准备,不失时机地抓好秋施除草剂。秋施除草剂是防除第二年春季杂草的有效措施,比春季施药对大豆、玉米等安全,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8.
<正>刺儿菜又名小蓟、刺蓟、刺蓟芽、刺刺菜、小恶鸡婆,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分布与危害刺儿菜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均有分布,在黑龙江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芝麻、烟草、棉花和果园等旱田作物,尤其对小麦危害较重,一般造成小麦减产12%~20%。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与品种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振华 《种子》1997,(4):41-44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玉米茎腐病的危害,玉米茎腐病的症状特点及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讨论了玉米品种对茎腐病的抗性,抗性遗传及影响抗性的环境因素,提出了玉米抗茎腐病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制种田玉米霜霉病检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玉明 《种子》2005,24(6):86-87
玉米霜霉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Shaw&Naras]是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田的重要病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广西、山东、江西、河南、宁夏、甘肃等地。近年来,在我国最大的制种基地之一———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企业危害严重,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亲本在地区间无检疫的频繁交流,导致染病亲本的大面积栽培,使该病在玉米制种田广为传播,造成玉米在抽雄期危害加重,甚至死亡,直接影响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时还会引发一些种子纠纷案件。尤其是带菌种子的比率增高,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根源。而该病诊断又较为复杂,一直困扰着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日益严重,棉铃虫大量暴发,其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密度之高,危害之重,给农一师棉花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国内各棉区均有分布和危害。它是多食性害虫,除了危害棉花以外,还能危害小麦、玉米等。  相似文献   

12.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13.
<正>双斑萤叶甲也叫长跗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的一种新型害虫。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宁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也危害棉花、豆类、马铃薯、高粱和十字花科蔬菜以及杏、苹果等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14.
<正>灰飞虱属半翅目飞虱科,是玉米、水稻和小麦的重要害虫,除直接刺吸危害外,还能传播玉米粗缩病等引起间接危害,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近年来,灰飞虱对玉米的危害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为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菏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和菏泽市农业局农业环保站与广西区绿色食  相似文献   

15.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危害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军 《种子科技》2005,23(5):289-290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火蜘蛛、火龙、红杆溜等,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它的寄主很广泛,我国已知的有32科、113种植物.其中包括玉米、棉花、高粱、豆类、瓜类、烟草;苹果、梨、桃等果树;桑、槐等树木;夏至草、旋花、车前等杂草.玉米红蜘蛛对玉米产量的危害极大,减产幅度为15%~50%,且危害过的玉米茎叶不能用作饲草.下面谈谈玉米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和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糯玉米、甜玉米和笋用玉米等菜用玉米种植发展较快,种植方式有春玉米、夏玉米和地膜玉米,玉米苗期受杂草危害严重,苗期受杂草危害时,植株矮小,秆细叶黄,导致中后期生长不良,双穗率降低,空秆率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明显下降,造成严重减产。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对玉米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7.
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发起病,属担子菌亚门,常危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上同丝黑穗病一样分布最广,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18.
稻田水竹叶草,前期与水稻争肥、争光,影响水稻发棵:后期直立向上蔓延伸出稻顶,致使水稻倒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据我们近几年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只有采用人工防除与药剂防除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水竹叶草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N^+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子注入诱变,是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在60~70年代,虽然国外曾用宇宙线的高能重离子辐射,或用人工加速器的高能重离子注入,曾在玉米、鸭跖草、酵母和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诱发变异,但将离子注入真正应用于生物诱变遗传育种的开拓性研究,还是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87年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10年干旱对南郑春玉米生产的威胁,分析了历年和近10年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分布规律,提出了在保证出苗温度的前提下将春玉米播种期提早一旬,能更好地适应近年降水分布规律,减轻干旱危害。并通过土壤水分测定提出了低温早播、免耕、二元覆盖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对降水的积蓄,提高降水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