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正>甲氧虫酰肼属于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主要通过胃毒作用致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及杀卵活性,促使害虫加快进入蜕皮过程而导致昆虫死亡。甲氧虫酰肼产品在我国已使用多年,关于该产品抗药性、对环境的影响、虾蟹套养稻田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引  相似文献   

2.
<正>1.商品名或注册商标甲氧虫酰肼、雷通、美满、突击、螟虫净。2.主要剂型24%悬浮剂。3.毒性低毒。4.杀虫机理甲氧虫酰肼属双酰肼类杀虫剂。为一种非固醇型结构的蜕皮激素,模拟天然昆虫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激素,激活并附着蜕皮激素受体蛋白,促使鳞翅目幼虫在成熟前提早进入蜕皮过程而又不能形成健康的新表皮,从而导致幼虫提早停止取食、最终死亡。5.产品特点1对防治对象选择性强,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效,对抗性甜菜夜蛾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3.
<正>1.产品商标佳蛙、绿巧、锐丁、抑食肼、虫死净。2.主要剂型20%、25%可湿性粉剂,20%胶悬剂,5%颗粒剂等。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主要通过降低或抑制幼虫和成虫取食能力,促使昆虫加速蜕皮,减少产卵而阻碍昆虫繁殖达到杀虫作用。5.产品特点1抑食肼是一种非甾类、具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害虫以胃毒为主,也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杀虫谱广,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  相似文献   

4.
报食肼(RH-5849)是一种人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幼虫有效,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残效期较长。抑食肼颗粒剂残效期为30d左右,根据虫口密度,一般施药2-3次为宜,第一次床基施药3-5g/m^2,以防治立代2-3龄幼虫为主,第二次床面施药5g/m^2,析生1龄幼虫为主,总防治效果达90-94%。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取人蒿  相似文献   

5.
正氟酰脲是新型含氟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阻止昆虫生长过程中蜕皮阶段的几丁质合成,从而影响昆虫蜕皮,使得害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导致虫体呈畸形而死亡。此外,还能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蜕皮变态以及抑制害虫的吃食速度,具有很高的杀卵活性……  相似文献   

6.
<正>美除50%乳油是先正达公司最新一代具有多重杀卵作用、高效杀灭害虫幼虫、对作物实施持续保护的全新功能型杀虫剂,其活性成分为虱螨脲。用于昆虫幼虫,阻止幼虫蜕皮过程,药后数小时害虫停止取食,3~5天达到死虫高峰,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斜纹夜蛾对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了解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进行饲毒处理,观察其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当代和子代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幼虫体重和蛹重。从营养指标来看,其幼虫的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近似消化率(AD)则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评价认为,低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显著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枣树害虫盗毒蛾的生长、发育、取食等生物学特点,为枣树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延安6—8 月自然条件下,分别用丝绵木叶、枣树叶及白菜叶3 种叶片饲喂枣树害虫盗毒蛾幼虫,观测比较其体重、体长、蜕皮、结茧和羽化等生长特点,对记录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枣树盗毒蛾幼虫体重和体长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而增长,共蜕皮6 次,7 个龄期,但白菜叶组较丝绵木叶组和枣树叶组在蜕皮时间、体重和体长增长上均有显著不同,白菜叶饲喂组幼虫平均体重和体长最终分别可达6862.6 μg 和1.71 cm,而枣树叶组仅为2004 μg 和0.9 cm。盗毒蛾结茧、羽化及存活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丝绵木叶组显著高于其它2 组,其幼虫结茧率及羽化率分别为30%和10%,枣树叶组的存活率最低。研究结果对枣树盗毒蛾的测报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干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杨树检疫害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对杨树威胁极大,为了克服长期大量使用常规杀虫剂,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杀伤天敌、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副作用,我们研制一一咎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抑食肼油剂,防治杨干象幼虫使用1%油剂杀虫率达95%。抑食肼油剂对杨干象幼早具有高效、内吸作用。既有速效性又有较好的特效性,抑食肼油剂的研制为杨干象等蛀干害虫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合湛江等热带地区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以甘薯小象甲成虫为实验材料,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结果表明,3.2%阿维菌素乳油、20%虫酰肼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16%虫肼·茚虫威乳油4种药剂对湛江地区甘薯小象甲防治效果较好,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盆栽药效试验72 h防治效果分别为97.78%和91.59%;田间药效试验4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1.01%和92.26%,8天后依然能达到70.76%,67.84%。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性,适合在湛江等热带地区作为田间防治甘薯小象甲成虫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1.
正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对多种害虫的幼虫和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对韭蛆(韭菜迟眼蕈蚊)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明确该药剂在韭菜中的残留情况,山东省潍坊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2.
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军  田大军 《棉花学报》2009,21(3):212-217
 在室内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与对照相比,LC10剂量甲氧虫酰肼处理斜纹夜蛾24 h后以及LC30剂量处理48 h和96 h后,酯酶活性显著提高;LC10剂量处理24 h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LC30剂量处理96 h后,谷胱甘肽S 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马力克(环虫酰肼5%悬浮剂)是日本化药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登记在水稻上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水稻主要害虫,由于其钻蛀为害,且对传统的有机磷产生抗性,较难防治;近几年不少区域,水稻二化螟也对新型的酰胺类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因而在个别区域二化螟为害严重。为了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6日,PLo S Genetic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胜研究组题为Methyl farnesoate plays a dual role in regulating Drosophila metamorphosis的研究论文。昆虫的变态发育受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的协同调控:20E主导幼虫蜕皮和幼虫—蛹—成虫变态;JH则在幼虫蜕皮期拮抗20E作用而维持幼虫性状,从而阻止变态提前  相似文献   

15.
唐古特瑞香花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唐古特瑞香(Daphne tangutica Maxi.)花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幼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唐古特瑞香花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处理后大多数幼虫蜕皮受阻;明显延长幼虫的生育历期;幼虫的体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6.
正为筛选对金龟甲卵毒力高、持续控制效果好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毒土法,测定了几种代表性药剂对铜绿丽金龟卵的毒力及对不同发育时期卵的毒力差异,并评价了药剂对卵的持续杀卵作用及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虫酰肼的杀卵活性最  相似文献   

17.
在隔离区用药物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隔离区,以太谷核不育小麦和矮败小麦为供试亲本,用炔诺酮,甲地孕酮,乙烯雌酚,马来酰肼(MH)等化学药剂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诱导结实率高于矮败小麦。炔诺酮,甲地孕酮和乙烯雌酚的诱导结实率均超过马来酰肼。小穗剪颖后用药剂处理和药剂处理后穗子套袋均能提高诱导结实率。用药剂处理时间以晚上19时后效果最佳。不同供试亲本对喷药次数的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阿维菌素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用来防止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而甲维盐是一种活性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同类剂。甲维盐的活性要远高于阿维菌素,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出1~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他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对杨扇舟蛾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转基因741杨叶片饲养杨扇舟蛾幼虫,观察记录幼虫的死亡、蜕皮情况以及各龄幼虫的体重,研究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害虫生长发育的抑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741杨后杨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不良,表现为发育进度减慢、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增长速率降低。且对不同龄期开始饲养的幼虫和取食不同世代的幼虫抑制作用不同,从低龄开始饲养的幼虫生长发育受到的抑制作用强于从高龄开始饲养的幼虫。对取食2代的幼虫抑制作用强于取食1代的幼虫,转基因741杨对杨扇舟蛾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正江西省植保科技人员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甜菜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2,其共毒系数为167.1;药后1天,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