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01,19(4):233-233
玉米粗缩病 (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 ,俗称“万年青”、“君子兰”。商河县自 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危害发生 ,尤以春玉米和麦早套玉米制种田发生严重 ,现已成为影响商河县乃至山东省玉米制种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1 发病症状带毒的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 ,植株即染病。玉米得病后 ,叶色浓绿 ,叶片僵直、增厚、变短 ,背面叶脉产生蜡白色脉突 ,节间缩短呈丛生状 ,植株严重矮化 ,生长发育受阻。 6片叶前感病 ,严重的株高仅为 50~ 80cm即停止生长 ,较轻的虽然能长高 ,一般也不能抽穗结实 ,造成绝产 ;8片叶后感病 ,即使能抽穗…  相似文献   

2.
养花百事问     
①君子兰叶片出现"轨道"是何原因?问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王各庄村刘茂发读者来信问:我栽培的君子兰新叶长出来就有"轨道",询问了周围的一些花卉爱好者,有的说是水小了,有的说是肥大了,有的说是品种不好,有的说是生理病害。请问君子兰新叶长出来就有"轨道",是因为肥水不当?还是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轮枝镰孢菌亚黏团变种引起的,易导致玉米植株矮化,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形成空秆。近几年,该病在鲁东南夏玉米产区呈现出面积不断增大和病情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该区域危害损失趋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的玉米新型病害。  相似文献   

4.
1二叶期前1.1症状主要发生在幼苗刚出土到二叶期前,玉米心叶不能抽出,幼叶皱缩扭曲不能完全展开,形成D型苗,植株矮化、发育畸形,出苗率低。1.2发生原因苗前除草剂损伤,玉米播后苗前使用乙草胺不当、异丙甲草胺等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1.3防治方法轻度可自然恢复,畸形苗较少时可通过问苗拔除,当田间大量植株受害时,建议重播。及时排水,提高土壤透气性,减轻药害。玉米幼苗二叶期后及时喷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相似文献   

5.
莫洪雨 《种子科技》2001,19(6):362-363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玉米自交系感染病毒后 ,叶片宽短僵直 ,叶色深绿 ,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顶叶簇生 ,呈君子兰状 ;茎秆节间缩短 ,植株矮化。发病轻者雄穗发育不良 ,散粉少 ,雌穗短 ,粒少 ;重者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 ,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结实极少。2 发病规律有研究调查发现 ,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地灰飞虱的发生数量 ,玉米播期、品种和播种方式 ,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及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灰飞虱的数量和玉米播期是决定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3 防治对策3.1 调整耕作制度 ,切断病源传播途经。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  相似文献   

6.
玉米施用不同化控制剂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地区,湿度大,为提高玉米单产而增加密度过大而导致后期植株倒伏,严重影响单位群体产量结构。为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等条件,增强玉米在高密度下植株的抗逆性,有效抵御倒伏,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化控制剂都有一定的作用,单对其矮化作用看,乙烯利较为突出,综合表现玉米矮壮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正1.类型1.1.播种期、出苗期异常种子出苗异常,通常为不出苗或出苗率很低,有的出现大小苗、缺苗断垄等现象。1.2生长期异常一般为植株矮化、节间粗缩、植株大小不一、株型不一、畸形、玉米的空秆和多穗等现象。1.3.收获期异常穗形小、结实少或不结实、穗形不一、大小不一,玉米的穗秃顶及花粒等现象。2解决途径当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之间发生种子质量纠纷  相似文献   

8.
<正>茶根癌病又称茶根头癌肿病或根冠病,广泛发生于各茶产区,是发生在茶苗根部的一种细菌慢性病病害。主要危害扦插茶苗,在发病初容易被忽视,被害苗植株矮化,茎纤细,芽叶瘦小,树势衰弱,重者干枯死亡,给茶农造成较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茶根癌病的病原为细菌界的根癌土壤杆菌(图1),其短杆状的菌体周生1~3根鞭毛,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相似文献   

9.
齐辉 《种子科技》2023,(11):35-37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拥有较长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种植技术逐步创新,玉米年产量显著提升.大田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结合玉米种类和特点,突破了传统种植方法的限制,能够促进玉米植株完成光合作用,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营养物质,实现玉米高产种植目标.文章简要论述了玉米矮化密植高产的原理,重点探讨了大田玉米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大花君子兰是具有广泛市场价值的重要室内观赏花卉。但是,常规遗传育种周期时间长,污染率高和转化率低等原因,是君子兰遗传育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以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为筛选基因并带有玉米Pl转录因子的pBI121-Pl真核表达载体,以茎尖分生组织作为受体,进行了大花君子兰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究。确定了无菌植株的最佳遗传转化方案、准确的共培养时间和温度以及最适甘露糖筛选浓度,初步证明Pl基因已成功整合到大花君子兰基因组中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有助于君子兰的遗传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还没有高抗免疫品种。为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需进行综合防治。1发病症状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发病早的不抽穗,发  相似文献   

12.
君子兰根腐病不同于因栽培不当而引起的君子兰烂根病。根腐病是由病菌及不当栽培共同引起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既要防治病菌,又要科学管理。危害症状根腐病发病初期仅是个别根系变褐软腐,地上植株无症状。花卉受害自根部开始,肉质根上生出褐色坏死斑,逐渐扩大致使整个根部皮层腐烂,植株在  相似文献   

13.
正眼下,小麦即将进入播种期,对小麦危害最大的小麦全蚀病要趁早防治,从根源上防治效果最好。小麦全蚀病是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该病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除,发病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此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减少,根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小麦病苗返青迟  相似文献   

14.
君子兰出现“僵苗”时,往往盆土板结,透气性差,渗水不利,盆土不旱即涝。再加上长期不施肥或施肥不当,使植株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根系即使不烂,也不会正常吸收养分。处理“僵苗”,就是要从改变其根系生存环境入手,复壮植株。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土传病害的主要特点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种子萌动后到出苗乃至整个生育期均可以通过植株的根系进行侵染,可分为苗期病害、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苗期症状表现也归为苗期病害,因此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是玉米土传病害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正>1番茄病毒病1.1症状花叶型:叶片上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病斑,黄绿相间的花叶,叶片凹凸不平新叶变小,植株矮化。蕨叶型:上部叶片细长,形成蕨叶或线状,下部叶片卷曲,植株矮化。条斑型:茎叶果上均出现症状,表现为暗  相似文献   

17.
夏天用"明枪",秋天用"暗箭",病害对君子兰可谓虎视眈眈。要想让君子兰健健康康度过夏秋,必须一以贯之,将各种防护措施串联成一副坚实有力的盔甲。大家都知道,君子兰的夏天不好过。于是在夏天来临时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君子兰。安全度夏了,又发现到了秋天病害依然蠢蠢欲动——除了高温秋老虎的"袭击",也因为夏天的余毒未清。这就表明夏季和秋季特别是初秋,要把养护措施一以贯之,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空秆株,在苗期基部为圆形,叶片发紫,顶端浓绿发紫,叶脉相间有白色透明的斑点或条痕;在拔节期植株细弱矮小,叶片淡绿、窄长,与茎的夹角小。玉米空秆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植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以下介绍玉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将水稻MIR 167基因家族成员之一MIR167a基因构建到玉米Ubiquitin基因组成型启动子下游,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实现了miRNA 167a在水稻品种中花11号中的超量表达.Southern杂交进一步获得了单拷贝基因插入的转基因植株.Ubi::MIR 167a超量表达植株表现为矮化、分孽角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江苏省不少地区的玉米上出现了一种新病害。苗期发病表现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有的病株叶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有的叶片基部边缘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