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23日在武汉开幕,会议反映了中国小麦栽培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成果,研讨了未来新形势下中国小麦栽培研究的方向和任务。此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举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承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焦春海主持开幕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刘晓红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1045-1046
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0年,1983年地市合并后改称襄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与原襄樊市蔬菜研究所合并组建为襄樊市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小麦、水稻、棉花、油料、玉米、蔬菜、园艺等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研究。该院是国家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湖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北综合试验站。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07,(8):F0002-F0002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相似文献   

4.
鄂优13397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2078/8539//百农64复合杂交经辐射后系统选育而成,品质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面包小麦标准,全面超过国家优质面条标准,丰产稳产,综合抗性较好,适应性广。2001年9月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鉴定,被认为是湖北省小麦品质育种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鄂麦006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本年度在襄阳宜城开展鄂麦006的密度及施氮量二因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鄂麦006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55万株/hm~2,施氮量为165 kg/hm~2。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喻大昭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朱文达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食品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通过了审定。  相似文献   

7.
小麦栽培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而又重点总结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小麦栽培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展示了有关小麦生态、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论述了小麦栽培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今后河南省小麦栽培研究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喻大昭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学》2008,(9):F0002-F0002,F0003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学》2008,(12):F0002-F0002,F0003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F0002-F0002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朱文达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和《无公害食品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近几年来,河南省已选育出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河南省新乡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新麦1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育成的郑麦9023、河南省郑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豫麦3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选育成的郑麦366等均属于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栽培时选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荆州农业科学院地处江汉明珠——荆州市,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麦、小麦、大豆、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湖北示范中心、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等,并已成功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之列。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F0002-F0002,F0003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湖北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麦、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湖北示范中心,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等。  相似文献   

18.
2月7日至8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喻大昭、高春保等研究员深入到襄阳、枣阳等湖北省小麦主产县市生产一线指导科技抗旱工作.与当地共建专家大院的驻点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一同参加了科技抗旱的田间地头分析工作。由于持续干旱,我国春季农作物生长普遍受到影响,特别是北方各省受灾尤为严重。最近,国家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全面应对目前的抗旱保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反映我国小麦栽培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最新成果,研讨“十二五”期间我国小麦栽培研究的方向和任务,由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办的“第十四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等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到会并报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学》2009,(2):F0002-F0002,F0003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刨建于1950年,是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省、市棉花、水稻、西瓜甜瓜、大小麦、油菜、旱杂粮、蔬菜等品种改良及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加工等科研工作。先后建成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湖北示范中心,湖北省棉花新品种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等。为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