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瓜菌核病在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植瓜上均可发生,以大棚内发生较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叶片和果实。一、发病症状幼苗染病:子叶发病,初呈水渍状,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猝倒,并以此病株向四周扩展,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茎部染病:多在茎基部、瓜蔓分枝处或叶柄基部开始,最初病斑呈水渍  相似文献   

2.
<正>花椰菜软腐病俗称烂菜花,是花椰菜的一种主要病害,可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受害重的田块产量损失高达40%~50%。夏季栽培发生严重,发病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地下害虫多都会造成发病,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发病重。一、症状识别多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发病,特别是花球形成期发生,常见到有些植株老叶发黄萎垂,细看可见花球基部或茎基部变褐、湿腐,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呈现失  相似文献   

3.
<正>菌核病为紫菜薹的重要病害,主要在南方老菜区露地和北方保护地内发生分布。通常病株零星,对生产造成轻度影响,严重时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一、症状识别主要发生在采种株上,多发生在终花期后,危害叶、茎及荚,但以茎部受害最重。一般多从植株近地面的衰老叶片边缘或叶柄开始发病,初呈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可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并从叶柄向茎部蔓延,引起茎部发病。茎部病斑亦先呈水浸状,后微凹陷,由浅褐色转变为白色。高湿条件下,茎部  相似文献   

4.
莲藕病虫害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水生经济作物,随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其栽培面积有不断扩大之势。近几年来,莲藕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发展莲藕生产的一大障碍,现将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莲藕腐败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一般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影响结藕而减产。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叶片和叶面。病茎抽生的叶片,色泽淡绿,从叶缘开始发生褐色干枯,叶柄最后枯死。病菌多从伤口、吸收根或生长点侵入,病菌随流水灌溉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炭疽病是山药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菌既可侵染山药的藤茎,也可侵染山药的叶片。藤茎染病最初在茎基部产生梭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并逐渐向上发展。环境对发病有利时,病斑逐步扩大并融合成片,导致山药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发病初期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叶面病斑较  相似文献   

6.
<正> 一、症状识别常在叶、叶柄、茎上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分生孢子)。茎、花梗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折断,种子不饱满,并带有病菌。二、发生原因由胡萝卜链格孢引起。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苗立枯。第二年新病斑上长出的  相似文献   

7.
<正>白菜的霜霉病和软腐病外在表现相类似,其主要区别是白菜软腐病发病后外叶萎蔫,菜心在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尚能恢复,几天后植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髓组织腐烂,可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后植株  相似文献   

8.
正菜豆炭疽病,为菜豆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图1),主要危害叶、茎及豆荚,特别是潮湿多雨地区,为害严重,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均有发生,各生育期及采收贮运过程中均能发生,多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生。发病症状幼苗被害。子叶、子茎、叶柄、茎上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的近圆形病斑,凹陷呈溃疡状,叶缘上的病斑呈半圆形,子茎病斑条状,锈色,严重时,幼茎折倒,造成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9.
正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受病后作物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死。冬季低温、高湿、寡照的气候条件为灰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在防治时盲目用药会对作物品质、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防治灰霉病一定要准确  相似文献   

10.
<正>软腐病俗称"烂菜花",是花椰菜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发病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季节发病重。一、症状识别多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特别是花球形成期发生,常见到有些植株老叶发黄萎垂,细看花球基部或茎基部变褐、湿腐,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呈似失水状萎蔫,初期早晚尚可恢复,反复数天萎蔫加重不再恢复。主茎或叶柄病斑迅速扩展成不规则形坏死、腐烂斑块,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变软腐、溃烂,压之呈黏滑稀泥状。花球上或茎基部,初期呈半透明水渍状,后  相似文献   

11.
菜心杂交一代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灰色评判法对六个菜心杂交一代品种分析的结果表明:菜心9个性状(单株重、株高、叶柄及叶长、最大叶宽、茎粗、根重、叶柄及叶重、茎薹重、叶片数)的权系数分别为:0.163、0.111、0.118、0.099、0.117、0.093、0.118、0.068、0.112;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值大小顺序为:A5>A1>A2>A4>A3>A6;其中A1、A5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89,为一级F1品种;A2、A4的灰色综合评判值介于0.700~0.753之间,为二级F1品种;A3、A6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636,为三级F1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9份早熟菜心薹重与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菜心的薹重与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薹粗>最大叶宽>株高>叶柄长>叶片数>薹高>最大叶长,得出薹粗、最大叶宽和株高是影响早熟菜心薹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早熟菜心高产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薹粗、最大叶宽和株高这3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在甜瓜生产上发生较重(图1),保护地栽培发生更重。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多以抽蔓期到结瓜期发病最重。一般发病率3%~5%,严重时发病株可达30%以上,明显影响产量。发病症状苗期染病:播种后发病出现烂种,苗期造成子叶或全株萎蔫,茎基部变褐缢  相似文献   

14.
菜心转化体系中激素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有利于菜心出芽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AA-BAP)浓度配比,以‘油青’菜心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设置16个处理观察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出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NAA-BAP对菜心出芽影响不同,菜心出芽量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培养基中NAA-BAP浓度配比为0.5~1 mg/L、0.25~2 mg/L时有较高的出芽数量和出芽率,表明此浓度配比最适合菜心出芽。这为菜心的转基因研究、快速繁殖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茎枯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又叫黑霉病、茎溃疡病,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亦可为害叶和叶柄,且多在断枝、裂果上发生,造成枝、果实褐色干腐。近年来,番茄茎枯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生长旺盛,枝叶茂盛,植株间多郁闭,高温高湿,不断地进行整枝打杈造成伤口,浇水较多,均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16.
<正>花生炭疽病在我国南、北方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但一般危害不大。主要危害花生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秆。花生染病后,造成叶片干枯,影响植株结荚,降低荚果产量。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多在叶缘或叶尖产生大病斑。叶缘病斑呈半圆形或长半圆形,直径12.5厘米;叶尖病斑多沿主  相似文献   

17.
王迪轩  龙霞 《科学种养》2013,(11):30-30
1.水芹斑枯病 ①发病症状。水芹斑枯病又叫叶枯病,在田间发病较快,从9月下旬开始发生,可延续到次年3~4月。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茎和种子,在田间常和锈病混合发生。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一、西芹软腐病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先泛起水浸状、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斑,然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病原细菌在泥土中越冬,从伤口侵入,借雨水或浇灌水传播蔓延。湿度大时发病重,有时和冻害或其他病害混发。  相似文献   

19.
正丛生福禄考又名针叶天蓝绣球,是花荵科天蓝绣球属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根基部萌生多茎枝,茎丛生,茎长5cm以上,铺散、被柔毛。叶对生或簇生于节上,钻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锐尖,无叶柄。叶色冬季浅红褐色,生长季节深绿色。花数朵生于枝顶,呈简单的聚伞花序,花梗纤细,密被短柔毛。花萼外面密被短柔毛,萼齿线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高脚碟状,花色有粉红、玫瑰红、胭脂红、青紫色或白色。  相似文献   

20.
<正>芹菜早疫病又称叶斑病、斑点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面,也危害茎和叶柄,从苗床直到收获都可发病,是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以夏、秋季发病较重,保护地芹菜发生较普遍,有时为害严重。一、症状识别叶片被害开始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很快扩展为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