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豫中上六片烟叶烤后质量,以中烟100上部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变黄及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变黄阶段38℃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油分、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改善感官评吸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定色阶段46℃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但不利于感官质量改善,香气质、香气量等指标略有下降;变黄阶段38℃和定色阶段46℃均延长12 h,可明显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改善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综上,38℃延长12 h处理及38℃、46℃均延长12 h处理,其烤后烟叶整体表现较好,以38℃、46℃均延长12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对豫西烤烟叶片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豫西烟叶中性香气成分中苯丙氨酸类中性香气物质随烘烤进程的推进总体呈下降趋势;棕色化产物类中性香气物质均为烘烤前96h含量积累较小,96h——烘烤结束积累幅度较大;类西柏烷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总体上下部叶片随烘烤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中部叶片呈横"S"型,上部叶片呈倒"V"型变化;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均为烘烤前期积累较少,48h后迅速积累,烘烤结束达最大值;新植二烯含量变化总体上呈倒"V"型变化,各部位含量均烘烤前期较低,烘烤过程中前期积累,后期减少;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变化呈前期较低,烘烤过程中先积累,后降解,最后各部位叶片含量均多于烤前,初烤烟叶样品中,中部叶片含量最大为744.5μg/g,分别为上部、下部叶片含量的134.9%和119.8%。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品种间质体色素降解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了3个烤烟品种烟叶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和衰老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并探讨了不同品种烟叶衰老相关指标、质体色素降解量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质体色素的降解和降解产物的含量与烟叶的衰老特性有关。衰老速度快的品种,烟叶可溶性蛋白降解量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脂氧合酶(LOX)活性高和丙二醛(MDA)含量高,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表达量高,质体色素的总降解量大,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高,与衰老慢的品种相比差异明显。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降解量、可溶性蛋白降解量、LOX活性、CCD表达量、MDA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SOD、POD、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衰老期间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对质体色素总降解量的影响大于烘烤期间。因此,在烟叶衰老过程中提高烟叶衰老程度和衰老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降解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烟叶烘烤中变黄和定色条件对香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温度和定色升温速度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35~38℃)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每小时0.33℃)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叶内主要致香物质数量多,含量高,香气质好,量足;快速升温(每小时1℃)定色时叶内致香物质含量降低,烟叶香气质量变差;在高温(38~42℃)变黄条件下,无论定色升温速度快慢,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变黄温度比定色升温速度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调制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烟叶致香物质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提高致香物质含量,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过程的后期阶段,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烘烤的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D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A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烟叶采用B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且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烟叶采用A调制工艺可以减少致香物质的损失,采用C调制工艺烘烤结束时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浇灌、沟灌和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水分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喷灌灌溉方式极显著提高中上部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与浇灌和沟灌相比,喷灌处理上桔二(B2F)等级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1%和42.9%,中桔三(C3F)等级烟叶分别提高了26.3%和27.9%,差异均极显著。表明间歇性喷灌补水是一种较优的烤烟灌溉方式,在烤烟成熟期,对改善中上部位烟叶香气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简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认为遗传差异、生态环境、栽培措施和烘烤调制是当前限制烤烟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子。结合烟草生产实际,建议进一步重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熟采烤及适宜化控技术对改善烟叶香吃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收时间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烤箱对成熟度一致的烤烟烟叶进行烘烤,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的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分析,对烤烟烟叶成熟采收的外观标准进行量化,以期寻找能够提高香气质、量的烤烟成熟外观标准,为烤烟生产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外观标准为:下部叶在移栽后60-65d,叶龄在45-50d,叶尖微黄,主脉1/3-1/2、支脉3-5对变白,叶片下垂程度达到1.19-1.20,茎叶夹角70°-75°;中部叶推迟到移栽后95d,叶龄达在65d,叶面黄中带青,主脉2/3以上、支脉8-9对变白,叶片下垂达到1.30,茎叶夹角70°,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上部叶在115d后采收的烟叶,叶龄在75d以上,叶面几乎全黄,主支脉全白,叶面下垂程度达到1.54以上,茎叶夹角达到75°,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达到此成熟标准时采收,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感官质量评价得分较高,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降解烟叶中纤维素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的纤维素含量,改善纤维素对烟叶品质的不良影响,研究了纤维素酶的不同用量对烟叶纤维素含量、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纤维素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总糖、还原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2)纤维素酶用量为40u/g时,可以使烟叶中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高25.52%。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烤烟品种K326烘烤变黄期不同温湿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变黄主要时段对不同部位烟叶设定4个不同温湿度处理,分析变黄期不同温湿度与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寻求K326不同部位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结果表明:K326下、中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4℃;上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5℃。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冬季烤烟烟叶生长后期致香成分的生成规律,改善冬季烤烟香气品质,以‘KRK26’上部烟叶(B2F)为材料,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GC/MSD气质联用法对同一产区4个不同移栽期的相同栽培及初考条件下的烟叶致香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致香成分总量与感官评吸结果吻合度较好,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基础作用;次年1月15日移栽处理(K3)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烤后烟叶评吸质量较优,显示新植二烯含量可能对冬烟烟叶整体香气质量起主导作用;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大马士酮、香叶基丙酮、3-羟基大马酮及芳樟醇;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中的茄酮;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的糠醛、2,3-二氢呋喃、5-甲基-2-糠醛、3-甲基-2-(5H)-呋喃酮和2,3-二氢苯并呋喃;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中的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和吲哚;其他类致香物质中的2-乙酰呋喃、杜烯、棕榈酸甲酯、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棕榈酸等,可能是影响冬烟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重要成分。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冬烟栽培技术优化,改善冬烟烟叶香气品质及提高上部烟叶可利用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烘烤变黄环境对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及香吃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温湿度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贵烟4号变黄阶段烘烤环境与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32℃~42℃、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随着变黄温湿度的逐渐升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加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控制变黄温度约37℃~38℃,相对湿度84%~90%即干湿差约1.5℃~2℃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较高;分析结果还表明,烤后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香吃味评吸得分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处理与较高湿球处理相比,较低湿球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蛋白质、淀粉含量,使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达到适宜范围,同时也以较低湿球处理下评吸质量较高。但较高湿球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以‘K326’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湿度控制烟叶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密集烘烤过程中,42℃前淀粉含量迅速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迅速升高;42~47℃,淀粉含量缓慢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升高;在47℃后,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很小。(2)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随烘烤进程略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较小;氮碱比变化不大。(3)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湿球温度,可使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在中部叶的尚熟—适熟档次、上部叶的适熟—过熟档次达到最优值;中部尚熟—适熟烟叶的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宜,各种化学比值协调,而成熟不够或者过熟的烟叶,其内在质量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则以适熟—过熟时内在质量好,化学比值协调;中部叶中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上部叶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过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移栽期对五指山雪茄烟品质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雪茄烟在海南五指山地区较为适宜的移栽期,研究了2016年1月11日、1月26日、2月10日、2月25日4个移栽期烟株的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及经济性状评估。结果表明,在五指山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下移栽期对雪茄烟生长发育前期农艺性状的影响明显,对后期影响不显著;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随移栽期推迟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月10日移栽的雪茄烟农艺性状各指标及致香物质关键指标均表现最好,常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感官评吸结果表明2月10日移栽的雪茄烟烟叶香气量大,余味好,整体质量较好;主要经济性状表明2月25日移栽产量最大,但2月10日移栽雪茄烟产值最高。由此可知,五指山雪茄烟于2月10日左右移栽可使雪茄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其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调制方式对茄芯和茄衣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以传统茄芯品种什烟1号及当地主栽茄衣品种德雪3号为材料,设置晾制、晒制及烤制3种调制方式,对调制后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感官质量及TSNA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雪茄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在烤制条件下较高,晾制和晒制导致这些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茄芯经晒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为877.87μg/g,而茄衣则在晾制后含量最高,为1020.40μg/g,2种雪茄烟叶均在烤制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最低。茄芯和茄衣烟叶均以晾制后的TSNAs(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最高,分别为2058.29和2044.75ng/g,烤制可显著降低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茄芯和茄衣烟叶的生物碱含量经晒制后显著降低,且以晾制后最低,烤制后生物碱降低幅度较小。2种雪茄烟叶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在烤制后最低。感官评吸结果表明,茄芯烟叶以晒制方式调制的烟叶质量最好,茄衣烟叶则以晾制效果最佳。因此,茄芯烟叶在晒制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协调,香气成分优良,抽吸品质较好,有利于实现优质低害。茄衣品种德雪3号则在晾制条件下香气浓郁,评...  相似文献   

18.
密集烘烤不同变筋温度对烟叶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变筋温度对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及对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各处理淀粉酶活性无差异;定色期和干筋期,各处理淀粉酶活性表现为:48℃变筋处理>51℃变筋处理>45℃变筋处理。随烘烤过程进行烟叶水分呈降低趋势;烘烤前期,各处理间水分含量无差异;变黄末期之后,51℃变筋处理水分含量降低最快,45℃变筋和48℃变筋处理较慢。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苯丙氨酸类总量、茄酮含量均以48℃变筋处理最高;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物质总量也以48℃变筋处理最高,51℃变筋处理次之,45℃变筋处理最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新植二烯含量和香气物质总量均以45℃变筋处理最高,48℃变筋处理次之,51℃变筋处理最低。48℃变筋处理烤后评吸质量最好,可以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余味,减轻杂气。  相似文献   

19.
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内标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技术,以常规烟叶作对照,研究了有机初烤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烟叶和常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较大差异,且部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28种主要中性致香物质中,总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有机烟叶除上部叶中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略低于常规烟叶外,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3个部位均高于有机烟叶,其中,以中部叶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氮用量对烟叶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是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采取合理的氮肥调控措施提高烤烟香气质量,研究了不同氮用量条件下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叶片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鲜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烟草生育期推进而减少,与K326相比,高香气基因型8306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不同基因型烤后烟叶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总量,随氮用量增加8306的含量升高,K326的含量降低,在基因型间则表现为8306的含量高于K326的含量。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成熟期鲜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烤后烟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