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稀缺、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加剧了土地流转的速度,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国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6%,耕种面积超过50亩以上的大农户数量达287万家,平均拥有面积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数量达87万家,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流转中如何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农民权益?去年以来,山东省临邑县临南镇流转土地2.83万亩,占该镇耕地总面积的35%,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不让"流转"变"流失""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有恋土情结,要严格把好土地流转关口,让农民从思想上信得过!"谈起土地流转,临南镇党委书记蒋传军意味深长地说,"农村土地流转,是耕地使用权的‘流转’,而不是耕地数量的‘流失’。要确保土地性质不变,让流转后的土地依然姓‘农’!"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东台沿海地区是全国名优西瓜、蔬菜生产基地,大棚瓜果蔬菜规模化经营相对发达,通过土地流转年规模种植大棚瓜果蔬菜20万亩以上,常年规模种植户(户种植面积30亩以上)在6000个以上。2013年以来,各地申报注册认证的设施蔬菜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梁垛等不少乡镇建场流转耕地达万亩以上,有的家庭农场不仅年经营收入达到1000万元,而且还注册了商标,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甚至与南京等地的大专院  相似文献   

4.
<正>引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12月6日举行的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蓬勃的活力。截至6月底,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亿亩,已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9%;截至9月底,  相似文献   

5.
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同创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呈流转规模加大、流转速度加快之势。从全国范围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有一定的规模。2009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1.5亿亩,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率同创新高。据数据显示全国土地流转存在如下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比较效益偏低2016年本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1.8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54.03万亩,销售均价1.6元/千克,以亩产500千克计,总收入约800元,扣除各种费用后,亩收益微乎其微,土地流转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玉米季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据农技部门统计,2016年全市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托管即委托他人代为管理或经营耕地,是指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地托给种植大户或合作组织,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它不同于土地流转,该模式下农户享有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农户仅是支付土地托管方提供服务的费用,托管服务方则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农资和统一回收和销售农产品赚取粮食价差,作为自身的收益来源。该模式自2008年以来,在我国很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乡村土地流转的镇域差异,丰富对土地流转尺度效应的认知,选取重庆市现代农业与统筹城乡示范窗口江津区为样区,基于2007—2012年24个乡镇的农经统计面板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从镇域尺度视角研究乡村耕地流转形式、流转去向和流转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区位状况、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农业政策和市场5个方面剖析驱动镇域水平耕地流转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形式均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呈现多样化;土地流转去向中,农户是耕地最主要流入方,其次是企业,专业合作社最少;镇域水平耕地流转年际差异显著,变化趋势以“先增后减再增型”和“增加型”为主,呈现多元化;镇域水平耕地流转规模属随机分布,空间自相关程度逐年减弱,且空间关联类型格局随年际变化总体表现出不稳定性;镇域水平上,农业劳动力数和养殖业商品化率对耕地流转规模影响最大,流转率随农业劳动力数减少而增加,而随养殖业商品化率提高而增加。此外,固定资产、劳均耕地和农转非率对耕地流转规模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立足镇域特色,以不同层次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出促进土地顺畅流转的施政策略。  相似文献   

9.
开江县土地流转农户耕地利用的成本收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分析开江县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利用的成本收益,采用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法,研究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为开江县耕地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表明,开江县土地流转转出农户每年耕地的经济补偿为15930元/hm2。根据开江县2007年的最低工资标准450元/月,可以计算出每公顷耕地上的最低工资标准为52085元,这说明开江县的土地流转转出农户所得到的经济补偿远远低于开江县的最低工资标准,这很可能就是土地流转转出农户不愿种地的原因。土地流转的转入农户由于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低也不愿意种地,而发展大规模养猪。由此得出,土地流转的转出农户和转入农户都不愿意种地,所以适当提高土地流转农户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加强村集体对耕地的监管是做好耕地保护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今春以来,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魏刚更加忙碌了——合作社与周边县镇12000多户农户签订了42万亩土地托管协议,他的"活儿"顿时多了起来。黑龙江省龙江县的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合作社是县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2014年全面推广"土地托管",发展到2019年签订土地托管协议42万亩。2018年农户通过"土地托管"每亩耕地比土地流转多增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实现规模经营,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种植效益偏低、种地后继无人、耕地出现撂荒的有效措施。做大做强也是每个种田人心中的梦想。然而笔者在某山区县调查时却发现,推行大户种植,面临诸多困惑。首先,山区土地流转看似容易实则艰难。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一般在1.3亩左右。其中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旱涝保收、交通便利的当家田地,面积更是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地流转引起耕地的用途发生变化。本文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实际调研资料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流转耕地的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以及耕地流转率对耕地用途变化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农地流转率与耕地用途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3。流转耕地的用途变化趋势主要是耕地变为建设用地、耕地变为园地等其他农地、种粮田变为非种粮田,流转耕地总的用途变化率达69.13%。初步了解土地利用比较效益是推动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沅江市农村中出现的粮食、棉花、柑橘、蔬菜以及特种种养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高效农业建设、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一支生力军。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农资消费市场逐渐从面对一家一户、几分几亩地的农民,向拥有成千上万亩土地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消费大户转变。农资的批发、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家庭农场和种植业大户的不断涌现,基层的农资产品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导致相互之间博弈和竞争也更加白热化。目前不少人担心,直接面向农民长期销售农资产品的零售商,由于他们手中产品资源有限,融资渠道不广,可谓势单力薄,有不少零售商担忧自己过不了多久会被淘汰。但笔者  相似文献   

15.
谭咸彬 《中国种业》2015,(12):42-44
通过对衡阳县近几年来农作物良种推广的现状、措施和问题及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特点和对作物良种的要求进行分析,找出土地流转与良种推广的相互作用,探寻良种推广与土地流转相结合的新路子,并提出利用土地流转加快良种推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以来,鄢陵县按照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流转联动发展的思路,在土地规模流转上创新突破,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启动建设了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涉及4个乡镇、42个行政村的1万亩土地。目前已流转土地4.3万亩,入驻园区企业64家。目前,鄢陵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8万亩,土地流转农户3.75万户,分别占全县承包耕地面积的17.2%和总农户数的28.6%。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以"激活农村土地、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引导农户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等形式流转土地,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15年底,该县已流转土地18万亩,占耕地林地总面积的42%。荔浦县尝试推行"龙头带动+合作引领+大户承包",让土地"活"起来,经济"火"起来。"龙头带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出土地、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各地在土地流转上积极性高,但一些地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急于求成,对中央政策存在误解误读,导致农村土地流转过快,需切实加强引导,促进土地流转规范运行。土地流转谁说了算土地流转是资源配置过程,应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政府须维护好农民利益,搞好管理服务,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法律规定,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依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杨刚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0):150-157
为综合分析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各因素,进而制定合理的家庭农场发展战略,文章首先结合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出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模型,然后定量分析各因素,进而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家庭农场应以争取型战略为主,即应重点利用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机遇克服面临的内部阻碍,积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以开拓型战略为辅,即巩固家庭农场规模效益明显、产品竞争力强等优势,采取加快土地流转、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巴彦淖尔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主要流转形式及特点,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大相关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的管理,规范流转程序;鼓励和扶持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促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