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资电商方兴未艾。了解农户对在线购买农资的意愿、选择与评价,分析影响其行为的因素,是释放农村电子商务数字红利的重要一环。有鉴于此,本文依据Nicosia模型的分析范式,融入社会创新理论,利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京市、苏州市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渠道迁徙的全过程行为,探究其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资的渠道迁徙行为主要包括"动机—行为—评价"三个过程。68.53%的农户知道可以在线购买农资,其中有167位农户的购买动机进一步转化为购买行为,质量、品牌和价格分别为农户网购农资时最看重的方面。受教育程度、离线商家送货上门和离线商家技术指导3个变量对农户在线购买动机转化为购买行动具有阻碍作用;性别、家庭收入、品牌丰富偏好、社交效应、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宣传、从众效应与价格敏感协同效应共7个变量则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增加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推广深度,注重社交效应对农户行为选择的影响,增强农户在线消费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147-149
根据顾客购买行为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结合中国乡村特殊的人际关系现状,构建了农户重复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特定农资零售店的抱怨对其重复光顾该零售店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人际关系纽带的调节效用。研究显示:农户感知的零售店价值负向影响农户抱怨;农户对零售店的抱怨程度负向影响农户的重复购买行为;人际关系纽带包括人际亲密度和人际顾虑,均显著地削弱了农户抱怨与重复购买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和信任理论,构建农户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的影响机理模型,并通过345份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和交易信任有显著影响。网购异质性高的农户品牌信任度越高,更趋向于选择自主网购模式;网络异质性低的农户更信任农资零售商并偏好线下服务站代购模式;品牌信任和零售商信任在农户网络异质性与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依据社会网络理论,构建农户农资网购意愿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户网络中心性对其农资网购意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网购模式下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社会网络中心性显著影响其网购意愿。但在两种不同网购模式下,这种影响的方向正好相反。在服务站代为下单模式下,网络中心性负向影响农户农资网购农资意愿;在自主网购模式下,网络中心性正向影响农户自主网购意愿。此外,零售商信任与品牌信任在网络中心性与网购意愿间起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交易信任与农户农资网购意愿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政府实施农资电商相关政策、农资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资源环境不断恶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户绿色生产,对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苹果主产区1 08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依赖程度、网络中心性4个维度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动频率、信任程度、网络中心性对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苹果收购商的信任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与农资零售商的互动频率正向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注重加强农户社会网络的构建、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促进农户与正规大型农资企业的交流、拓展农户安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农户选择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7.
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新疆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探究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采纳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的比例分别为91.9%、75.8%和64.6%;农户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传统信息渠道和新媒体信息渠道,其中借助新媒体信息渠道获取农业用水信息的农户比例低于传统信息渠道。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节水政策认知在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家庭非农收入在节水政策认知与农业节水行为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信息渠道,新媒体信息渠道对促进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边际效应更大。因此,建议加强多种类型信息渠道的利用,加大节水政策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完善节水奖励机制,精准开展节水技术推广,以促进农户采纳农业节水行为。  相似文献   

8.
探究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77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及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非农就业在家庭禀赋与农户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家庭自然资本,最后是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2)家庭禀赋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具有不同的影响差异,且对中高收入水平农户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非农就业在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和家庭经济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0%和6.4%。因此,为促进农户增收,建议充分考虑农户家庭禀赋水平,要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丰富和拓宽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其次要重视低收入水平农户养老服务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最后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农户非农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基于甘肃省730户有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从社会资本视角实证探究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验证了信息可得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户社会资本越丰富,其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可能性越强。2)社会资本各维度均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且影响方向为负,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社会规范(13.1%)、社会网络(4.7%)、社会信任(4.1%)。3)信息可得性在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社会资本及各维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既可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信息可得性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其社会资本的培育力度;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的来源,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数量,增加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为农户提供有关绿色生产的相关知识,让绿色生产深入农户心中。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社会网络通过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影响农户创业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取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创业概率和创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对农户创业决策及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在社会网络影响创业决策的路径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在农户创业绩效传导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引导农户构建良好社会网络、深化和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非正规信贷法律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零售行业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大背景,以零售电商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北京市6个远郊区614份有关农户线上线下消费的有效问卷为样本,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探究我国农村市场中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的关系以及农村消费者选择线上渠道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零售市场中,农户的实体购买频次与网上购买频次显著正相关,即我国零售行业的线上和线下渠道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农户的实体购买态度和网上购买态度分别对农户网上购买频次直接产生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且农户网上购买态度对网上购买频次的影响远大于实体购买态度。  相似文献   

12.
耕地低碳利用对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立资本禀赋、技术认知的理论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说,利用湖北省3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在测度农户资本禀赋、耕地低碳利用技术认知的基础上,采用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就资本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禀赋不仅对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在1%水平上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技术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在1%水平上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环境素养在农户自我效能认知和耕地低碳利用意愿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3个角度提升农户的资本禀赋,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户对耕地低碳利用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户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农户频繁转换农资品牌现象出发,立足农村社区的特定环境,结合知识共享和顾客品牌转换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社区中知识共享对农户农资品牌转换作用机理模型,并基于山东省寿光市和湖北省仙桃市共203户农户的调查资料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资产品的内部线索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感知价值,农户的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品牌转换意愿;调节效应方面,发送者的专业能力起正向调节作用,接受者的涉入度起负向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知识共享主体的分享对农户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户信息素养对其绿色生产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农户信息素养和绿色生产效率关系的考察研究还相对匮乏。为了帮助农户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共计6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了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首先,农户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信息素养的不断积累,其影响进一步增强;2)机制分析揭示了绿色生产行为是农户信息素养提高绿色生产效率的重要中介路径;3)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户信息素养的影响产生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强化了信息素养对绿色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据此,为促进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建议提高农户的信息素养水平,引导农户参与绿色生产行为培训,同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有望在释放农户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社会资本及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缓效应,基于秦巴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在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主要在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福利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3.0%。2)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过程中均存在负向部分中介效应,表明劳动力流动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建议从多维视角改善农户的家庭福利,发挥社会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减贫作用,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农户创业已成为政府及社会的共识,农户创业对促进农户持续增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融知识和正规信贷约束视角,利用宁夏、陕西和山东3省1 123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分析金融知识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探讨正规信贷约束在金融知识与农户创业选择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59.9%的农户选择创业即农户虽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而选择创业,但因其金融知识水平低下,对贷款存在认知偏差,缺乏有效抵押物、担保人而受到金融排斥的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农户参与创业活动致使创业市场整体疲软。金融知识对农户创业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在金融知识影响农户创业选择行为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表明金融知识通过正规信贷约束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农户创业选择。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户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充分发挥正规信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社会网络—环境素养—化肥过量施用”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bootstrap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环境素养的中介作用,探究社会网络抑制农户过量施用化肥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包括直接负向影响和通过环境素养产生的间接负向影响。2)社会网络对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认知、环境态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只有环境技能、环境认知和环境态度能显著抑制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3)社会网络能够通过提高环境技能、增强环境认知以及改变环境态度来抑制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环境技能的中介抑制效应最强,而环境知识的中介抑制效应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社会网络建设、转变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加大农业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对增强农户的化学品减量意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农资电商运营的现实情境,探讨农户在代理服务站的线下感官体验对其在服务站网购农资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线下感官体验正向影响其通过服务站网购农资的意愿,感知风险在其中扮演中介作用,即感官体验通过降低感知风险而提升农户在服务站网购农资的意愿;人际信任感知能进一步增强农户线下感官体验对感知风险的削弱作用,认知闭合需要强化农户线下感官体验对农户农资网购意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6年陕西省蓝田县227个样本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探究农户社会网络、经济特征对其正规金融贷款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亲缘型社会网络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交易型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在经济特征中,种植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获得概率和贷款金额,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固定的经济来源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正规金融贷款金额。鉴于此,在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非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政府应增加政策性贷款的推广范围和推广力度,努力完善非正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应在合理的贷款风险控制下创新农村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20.
农资产品线上购买渠道的发展对变革传统农资销售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8年江苏省三市与河南省两市共196位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农药、化肥为例,基于PPM理论,实证分析了农资产品购买渠道从线下往线上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线下价格、线下品种、感知线上渠道有用性对农户购买农资产品从线下往线上迁徙具有促进作用,感知线上渠道易用性、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售后风险、赊销需要、主观规范、渠道融合对购买渠道从线下往线上迁徙具有阻碍作用。此研究结果可为农资电商发展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