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海南省优质高产香稻的选育进展及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在海南选育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香稻,以利用香稻两用核不育系琼香S与华南地区选育的优质高产常规品种配组选育两系优质高产杂交香稻为上策,选育出来的琼香S系列组合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和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杂交稻稻米品质的特点以及各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 ,指出选育优质杂交组合必须以收集优质亲本资源为前提 ,并通过杂交选育、回交选育以及群体改良等手段加以改进 ,在创造出更为优良的亲本 (不育系与恢复系 )之后 ,采用优质亲本与中等或中等偏上米质的亲本配组 ,可以选育出适合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普食型高产优质组合 ;采用优质亲本配优质亲本 ,可以选育出符合特殊消费和出口要求的高档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和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杂交稻稻米品质的特点以及各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指出选育优质杂交组合必须以收集优质亲本资源为前提,并通过杂交选育、回交选育以及群体改良等手段加以改进,在创造出更为优良的亲本(不育系与恢复系)之后,采用优质亲本与中等或中等偏上米质的亲本配组,可以选育出适合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普食型高产优质组合;采用优质亲本配优质亲本,可以选育出符合特殊消费和出口要求的高档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三系杂交籼稻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安徽省20a来三系杂交籼稻的育种成就和存在问题,指出今后的育种目标应主攻早熟、优质、超高产,并选育适于机械化制种和耐旱的组合;技术路线上早杂以选育早熟恢复系,中晚杂以选育优质不育系,亚种间组合以选育广亲和不育系为主。  相似文献   

5.
川种优464是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四川川种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种3A为母本、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岳恢464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优质、稳产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宜、分蘖力较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绥粳2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抗逆、香型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未来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优质抗病糯稻新品种龙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凤民 《中国稻米》2010,16(3):61-61
龙糯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00年以早熟、优质、抗病的糯稻中间亲本材料龙糯99-392为母本,以中熟、优质、丰产、抗倒伏粳稻品种龙粳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糯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适宜区域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8.
积极采用育种新技术 加速优质稻选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我国农业科研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如何加速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为尽快赶上农业生产形势的发展,我们本着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积极创新的总体思想,继续将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应用推向前进,尽快选育出适合于福建省各地应用的优质早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自交系C8605的选育与应用刘忠山,王奎森,王生,张洪梅(辽宁省铁岭市农科所112616)(铁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12000)在玉米育种中以选育抗病、高产、优质的中熟杂交种为主要目标。我们采用一环系、二环系,回交改良选育自交系的方法选育,同时引进一...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抗虫大豆新品种鲁豆13号的选育史荣贞,吕明春,王光杰,徐庆新(山东省滨州地区农科所,滨州市,256615)一、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鲁豆13号是山东省滨州地区农科所于1985年以鲁豆2号为母本,以AGS129为父本杂交,经6年7代系谱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