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月  朱战国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0):223-230
基于311份消费者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地理标志产品实证检验网络口碑、在线观察学习、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口碑数量、质量,网络卖家电商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口碑质量的影响最大,电商服务质量次之,口碑数量的影响最小,而口碑极性、产品销量的影响不显著;在线社会学习、消费者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效用的传递,在线社会学习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其购买意愿;信任能够正向调节在线社会学习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消费者感知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CSA为例,通过对国内8个具有代表性的CSA农场的820个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构建理性行为理论拓展模型来研究消费者感知视角下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感知价值和食品安全感知风险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态度在消费者感知和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并形成链式中介作用;经济收入正向调节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风险对态度的影响。因此,要想增强消费者感知价值,提升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不仅要构建消费者社群,促使其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引导和规范,进而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而且还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和降低绿色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3.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产品,能够有效解决因微量营养素缺乏而带来的"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问题。提高消费者支付意愿是推广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关键环节。基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颜色特征和营养素类型的视角,建立消费者选择模型,运用准实验法,探讨颜色的改变和营养素类型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的改变会减少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促进型营养素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显著高于预防型作物营养素强化大米。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在颜色影响支付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收益在营养素类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基于此,为了让创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产生更好的效果,建议开发过程中,赋予产品的特征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广和宣传过程中,要基于消费者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的产品沟通;要防范消费者食品感知风险的泛化对创新型农产品的负面外溢。  相似文献   

4.
收集常州地区32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对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的偏好程度,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属性的信任度,均是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国政  王珏玉  张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16-17717,17753
已有的关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研究基本都赞成消费者风险感知和消费者产品认知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奶制品消费者认知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更重要,而风险感知相对重要性较低.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消费者基本上已接受了奶制品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认为短期内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从现有产品中进行判断,选取可能的安全奶制品,因而产品认知因素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加重要.最后,提出了促进奶制品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日照绿茶为例,引入感知价值变量,探讨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将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分为区域产品或服务形象、使用者形象、区域产业形象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层级回归模型解释和验证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各维度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还是通过感知价值起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在区域农产品形象与购买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地理品牌农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探究农产品地理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制约机理。结果表明,地理品牌发展主要受限于消费购买意愿,地理品牌知晓度和消费场所环境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地理品牌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品牌溢价虽然对消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显著,这与消费者可接受的最高溢价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机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及产品知识对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图之间的驱动关系。【方法】以国内主要城市大型超市700个消费样本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消费者产品知识、环境价值、安全价值、健康价值和社会价值均正面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态度,其中消费产品知识的影响最大,享乐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态度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消费者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正面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态度影响最大。【结论】促进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关键在于提升消费者态度,因此在努力提升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外,尤需重视提升消费者有机农产品知识。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21-225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消费者购买进口油的风险感知、产品的区域品牌、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的影响以及参考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区域品牌及参考信息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无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对所有变量都能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为例,通过对黄山毛峰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测定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产地的态度,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态度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态度对其购买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同的产地态度评价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鹤岗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影响力,分析了当前鹤岗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存在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网络渠道不畅、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化程度;拓宽网络渠道,建立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关系提升产品的推广力度;创新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莫凡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25-229
农垦事业发展是农垦品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塑造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是企业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贝尔模型,验证该模型对农业企业品牌的适用性,以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尔模型适用于农业企业品牌形象研究;企业形象、使用者形象、产品或服务形象均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其中企业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使用者形象.消费者个人特征对购买农产品企业品牌的影响不大.开发品牌个性和企业形象定位应更值得农业企业关注.树立正确的品牌建设意识,进一步挖掘农垦文化,提升品牌的格调和档次,从消费者购买意愿出发,深化品牌内在价值,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将"广东农垦"品牌打造成中国农垦的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庐山风景区4个景点200位游客的调查数据,以庐山云雾茶为例分析了游客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值感知状况,且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游客个体特征因素中,游客的客源地、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对其价值感知影响显著;在产品特征因素中,产品的视觉、社会和品质形象显著影响游客的价值感知。政府与企业、行业之间应齐心协力通过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措施,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开发以及宣传营销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庐山风景区4个景点200位游客的调查数据,以庐山云雾茶为例分析了游客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值感知状况,且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游客个体特征因素中,游客的客源地、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对其价值感知影响显著;在产品特征因素中,产品的视觉、社会和品质形象显著影响游客的价值感知。政府与企业、行业之间应齐心协力通过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措施,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开发以及宣传营销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产品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鲜明的个性,消费者会因特殊的情感价值而产生购买冲动,并愿支付更高的价格。"文化营销的理念告诉我们,构建并且传播符合目标消费者情感诉求的品牌文化,并将其置于产品之上,可增强产品溢价能力。也许,这正是我们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产品开始尝试"时尚化"品牌路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对深加工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以及对农产品品牌的消费认同,以水禽熟食产品为例,通过调查收集了武汉市居民消费者购买水禽熟食产品的消费频率及偏好等数据,并且运用二元分类Logistic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了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频率和品牌产品支付溢价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消费者对熟食产品口感的要求、对熟食产品价格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熟食产品品牌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均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为品牌熟食产品支付一定程度的溢价,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宁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220-1225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对农产品的购买从追求数量型逐渐向品质型、营养型转变。为了解湖州市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及其消费意愿,本文以323个湖州市消费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关注程度、品质感观因子(质量安全、新鲜程度、可追溯性、认证标志)、成本感知因子(价格满意度、绿色环保、品牌)、购买感受因子(包装情况、朋友推荐、购买便捷)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取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以及产品特征属性和个人和家庭的特征等指标,对一个中等收入城市的消费者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进行探讨。通过市场调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质量安全、营养程度和产品品牌等因素对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应通过促进合作化经营、提高消费者对生态保护认知水平和信任度、建立地区品牌等措施提高生态农产品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消费者购买蓝莓产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设计变量,对消费者购买蓝莓产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蓝莓产品,其中消费者性别、家庭月收入、蓝莓产品口感、品牌形象、时尚宣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消费者婚姻状况、比较购买行为、对礼品、包装和保健品关注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负向影响。【结论】选择性别、档次、功能作为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打造中、高端市场,进而加强消费者对于蓝莓产品的认知,拉动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17年两会的召开,农业供给议题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作为质量和品牌象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不断被提及。市场经济下,消费者作为最终产品的受买者,其认知、态度、行为、意愿等均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价值。以陕西榆林地区传统的地标产品"榆林豆腐"为对象,将问卷收集的消费者心理、行为等数据以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等方法进行挖掘,既能够从需求侧探析地标产品的市场价值表现,又能为监管侧和供给侧未来改革提供佐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