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制剂在海湾扇贝育苗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了1 m3体积的槽子培养扇贝幼体,设置1个对照组(1个槽子),试验组分为2组,一组添加生物制剂15B(4个槽子),另一组添加生物制剂18A(4个槽子)。通过记录比较海湾扇贝苗的生长速率、死亡率、变态率等以分析生物制剂对海湾扇贝育苗的作用与价值。结果表明,同一育苗条件下,生物制剂18A组较对照组的体长大10~20μm,生物制剂15B组较对照组的体长大20~30μm。生物制剂18A和生物制剂15B能促进海湾扇贝苗种的生长发育,并且降低死亡率,可为海湾扇贝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超滤浓缩单胞藻分别以25%、50%、75%和100%的比例与鲜活饵料配合用于培育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幼虫,通过对虾夷扇贝苗种培育过程中幼体生长发育指标的观测和水质指标的分析,研究了浓缩单胞藻在贝类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00%浓缩藻组水质较稳定;培育前期,25%、50%的浓缩藻组对苗种无不利影响;中后期幼体的附着率、成活率均高于单独投喂鲜活饵料的对照组,表明在幼体的中后期可完全投喂浓缩单胞藻饵料。  相似文献   

3.
一、黄姑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本项研究采用了产卵季节捕捞自然成熟亲鱼一室内暂养一药物催产-孵化-室内水泥池和玻璃钢水槽进行前期和后期培育的工艺方法及轮虫-卤虫幼体-糠虾或鱼肉糜的饵料系列.1987年共放养初孵仔鱼54.6万尾,经20-38天培育,共育出2-5厘米鱼苗14.09万尾,总成活率为25.8%,每立方米水体出苗率为0.25万尾.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1993~1998年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1)当水温为2~5℃时,越冬的亲贝在促熟中是以新月菱形藻(30~50万个/mL)为主要饵料,辅以小球藻、蛋黄等,死亡率分别为1.9%,4.0%,9.98%;在0℃以下的越冬亲贝,在促熟中使用同样饵料,由死亡率提高为15.87%,18.0%,26.27%,32.07%,说明亲贝在海中越冬时,水湿的高低直接影响亲贝在升温促熟饲育  相似文献   

5.
岩扇贝是原产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的一种大型海水贝类,广泛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国外对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近几年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研究对象.目前农业部已正式复函批准大连海洋大学进口岩扇贝,我国在岩扇贝的研究继人工育苗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对岩扇贝生理、营养等方面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该文将从岩扇贝的养殖、生态、成分及毒性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岩扇贝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中国扇贝养殖品种,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种贝,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于2016年进行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贝室内培育28 d后自然排卵一次,培育至37 d后用联合刺激法催产,获得约4亿个卵,通过人工授精,卵受精率为90%,孵化率为80%,选育出D形幼虫约3.2亿个;幼虫浮游期持续30 d,成活率为31.4%,采苗后附着变态率为13.2%,变态期持续5~10 d;采苗后培养25 d出池进行海上中间育成,存活率为24.2%。研究表明,岩扇贝在大连人工控温室内育苗和海上中间育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湾扇贝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与试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一些沿海地区,是目前国内加工“干贝”的主要原料,由于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食,因此被誉为海产“八珍”之一。现在扇贝的来源主要还靠天然采捕,可是我国自然资源量并不多,亲贝每年的产卵和幼虫的发生量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is苗种培育过程中幼体发育5个时期苗种培育水中(受精卵期水样W1,担轮幼虫期水样W2,D型幼虫期水样W3,壳顶幼虫期水样W4,稚贝期水样W5)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从每个水样分离细菌30株,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细菌。结果表明:分离的150株细菌可归为2门、3纲、6目、9科、10属、22种;在门水平,W1~W5的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其次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假交替单胞菌属为所有水样第一优势属,此外,W1的优势属依次为交替单胞菌属、弧菌属和海杆菌属,W2的优势属依次为弧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和Cobetia,W3的优势属依次为弧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W4的优势属依次为交替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弧菌属,W5的优势属依次为弧菌属、Pseudophaeobacter、芽孢杆菌属和赤杆菌属。研究表明,扇贝幼体不同发育时期苗种培育水中所含可培养细菌种类比较丰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的全质构分析,复水性测定及感官特性的评定,探讨了加工工艺及添加剂对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加工工艺方法,合理使用添加剂,都会显著提高重组扇贝柱及其冻干品品质。高品质的重组扇贝柱比原房扇晚具食用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13.
扇贝种间杂交的可行性及幼体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进行多种杂交组合及自交,试验分为8组,即海湾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5个杂交组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3个自交组,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各杂交组配子的亲和力,同时对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适温范围内各杂交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杂交组受精率较高,可达80%以上;杂交子一代的D型幼虫大小性状与母本相似。另外还对杂交组合受精率、成活率较低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Reeve)]属暖水性双壳类。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清甜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它的闭壳肌干制品俗称“干贝”,自古为人民所喜爱的海珍品。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浅海养殖对象。目前,世界上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均进行了大面积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用ISSR—PC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PCR)技术对栉孔扇贝Cld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及其单对杂交子一代担轮幼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单对杂交子一代担轮幼虫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53个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其中母本栉孔扇贝的特异位点有38个,父本虾夷扇贝的特异位点有32个。对ISSR扩增图谱的分析结果证实,所研究的杂交子代是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杂交种。杂交子代与母本栉孔扇贝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086,与父本虾夷扇贝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402,表明杂交子代在遗传上偏向于母本栉孔扇贝。  相似文献   

16.
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进行多种杂交组合及自交,试验分为8组,即海湾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5个杂交组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3个自交组,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各杂交组配子的亲和力,同时对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适温范围内各杂交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杂交组受精率较高,可达80%以上;杂交子一代的D型幼虫大小性状与母本相似。另外还对杂交组合受精率、成活率较低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南麂岛海域进行了扇贝两茬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扇贝两茬养殖早分苗、分大苗是养殖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扇贝的繁殖期和出柱率等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扇贝两茬养殖历谱。  相似文献   

18.
以精子活力和受精率为参数,就收集精子的方法、抗冻剂的种类和浓度及冷冻程序和平衡时间对虾夷扇贝精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冻存精子与栉孔扇贝卵子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肾管处收集到的精液与海水配的16%DMSO 1∶3(v/v)混合,在4 ℃冰箱内平衡5~10 min,在液氮面上方20cm、3 cm处分别停留3 min、10 min后浸入液氮保存,冻精活力在40%以上.在液氮中保存1 d、8 d、30 d、90 d后解冻,冷冻精子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新鲜精子的精子活力.虾夷扇贝的冻精可以使栉孔扇贝卵子受精,受精率在20%以上,并能得到正常的D型幼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受精胚胎和早期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在实验温度下,各亲本组合受精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0~30℃和19~28℃,虾夷扇贝5~22℃和10~19℃;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0~32℃和19~28℃,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25℃和15~19℃。在适温范围内,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受精率达100%,两杂交组合可达70%以上,高温或低温对受精都不利。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10~19℃和13~17℃;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19℃和15~17℃。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速度和成活率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受精胚胎和早期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在实验温度下,各亲本组合受精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0~30℃和19~28℃,虾夷扇贝5~22℃和10~19℃;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0~32℃和19~28℃,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25℃和15~19℃。在适温范围内,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受精率达100%,两杂交组合可达70%以上,高温或低温对受精都不利。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的适温和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海湾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10~19℃和13~17℃;海湾扇贝♀×虾夷扇贝♂15~25℃和17~22℃,虾夷扇贝♀×海湾扇贝♂10~19℃和15~17℃。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各亲本组合胚胎发育速度和成活率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