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症状。①叶片先变浅绿,逐渐变黄,叶柄、嫩梢呈粉红色,一般发生在5月份,个别果园发生,主要是因为叶片吸收氮素的能力下降和缺氮。②基部叶片先褪绿,先从叶边缘或靠近叶边缘褪绿,叶脉仍保持绿色,逐步扩大到上部嫩叶,一般发生在6~7月份,主要是因为缺镁。③新梢基部叶片褪绿呈浅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两叶脉间呈绿色,一般发生在5月份,主要是因为缺锰。④叶呈青黄色,叶脉间也呈黄色,为整株或成片发生,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份发生,主要是因为缺铁。  相似文献   

2.
葡萄缺铁症主要是由于土壤状况限制了根系对铁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土壤含铁量不足造成的。葡萄如果发生缺铁症会抑制新梢生长 ,严重时引起坐果不良 ,影响葡萄的产量及质量。1 缺铁症的诊断 由于铁的作用是促进多种酶的活性 ,因此缺铁时主要是叶绿素的形成受到影响致使叶片褪绿 ,初期发病是在迅速展开的幼叶上出现脉间黄化 ,出现绿色脉网或叶呈青黄色。当缺铁严重时 ,叶片变黄 ,后呈象牙白甚至白色 ,叶片严重褪绿部位常变褐色或坏死。受害后 ,新梢生长明显减少 ,花穗和穗轴变浅黄色 ,坐果不良或减少。当出现此症状时往往与土壤分析总…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材料进行盆栽沙培,观察缺镁植株叶脉肿裂与叶片黄化症状的进程,测定不同枝梢叶片相对叶绿素和镁硼元素含量,探讨缺镁对纽荷尔脐橙叶脉肿裂、叶片黄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第3个月时缺镁组2龄秋梢叶出现叶脉肿裂、叶片黄化的症状,而且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加重;第3个月时对照组和缺镁组1龄春夏梢叶的叶色无明显差异,在第4个月时缺镁组出现明显黄化症状。第3个月时缺镁组各枝梢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并且下降幅度随着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大。第4个月时缺镁组和对照组的硼含量均处于高量水平,而缺镁组各枝梢叶镁含量均处于严重缺乏水平。表明,缺镁不仅会导致纽荷尔脐橙叶片黄化,也会导致叶脉肿裂。  相似文献   

4.
<正>1 葡萄缺铁症状缺铁症又称黄叶病,黄化病,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的植物生理病害。缺铁症一般首先在新生长的和展开的叶组织出现。叶的症状最初出现在迅速展开的幼叶,叫脉间黄化,叶呈青黄色或具绿争脉网。当缺铁严重时,更多的叶面变黄,渐呈象牙色以至白色,进而变褐,坏死。受害严重的新梢,生长量减少,花穗和穗轴变浅黄色,坐果不良,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树体死亡。当葡萄植株由暂时缺铁恢复为正常时,新梢生长转为正常的绿色,而较早褪绿的老叶,颜  相似文献   

5.
柑桔缺铁黄化病,在以枳壳作砧木的成年树上发生严重,山地石灰性紫色砂土柑桔园也经常发生。柑桔植株缺铁的明显症状是叶片黄化,新梢幼嫩,新叶仅主脉绿色外,其余部分均黄化;失绿程度加剧时,叶面失去光泽,叶破裂或成褐色,最后叶片脱落,出现许多无叶枝条,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柑桔缺铁是柑桔缺素症中较难矫治的一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缺铁、缺镁及花叶病可通过叶片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来区别:缺铁后的叶片叶肉发黄,叶脉深绿色I缺镁的叶片叶脉发黄,叶肉为绿色;患花叶病的苹果叶片上的黄斑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发黄的位置不分叶肉和叶脉。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葡萄发生缺铁性黄叶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该病的预防和矫治应引起果农重视。1症状表现葡萄缺铁主要表现为幼叶失绿。病株上的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黄化,而老叶仍为绿色,这是缺铁症的特有表现。缺铁严重时,叶面呈象牙色,甚至变为褐色,叶片部分坏死,花序也变为浅黄色,花蕾脱落,坐果率严重下降。2发生规律1)葡萄缺铁症在生长各时期都可发病,一  相似文献   

8.
葡萄对缺铁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缺铁时,叶片黄化,新梢上的幼嫩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幼嫩叶的叶肉呈淡绿色或黄色,仅沿叶脉的两侧残留一些绿色,这主要是叶绿体颜色和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缺铁严重时,幼叶由上而下逐渐干枯脱落。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及蒸腾强度降低,同化作用受到阻碍或停止。由于营养不良,新梢木质化程度差,抗寒力弱,浆果发育不良,果粒小,呈浅绿色。  相似文献   

9.
葡萄缺素症及其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缺素症是指葡萄植株因不同程度的营养元素缺乏而产生的具有病症的生理病害。最常见的缺素症有缺氮、缺磷、缺钾、缺铁、缺硼、缺钙、缺镁、缺锌等。 一、常见缺素症的症状表现 1.缺氧 老组织先表现症状,黄化枯焦,早衰。新叶淡绿色,叶片小而薄,易早落。植株生长不良,枝条短而细,皮呈红棕色。果穗与果粒均小,产量明显下降。 2.缺磷 老组织先表现症状。叶片较小,  相似文献   

10.
1葡萄缺铁症葡萄黄叶病是由缺铁引起的,最初症状是幼叶的叶脉间叶肉先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边缘变褐枯死.严重缺铁时,整株叶片小、黄化、节间短,生长衰弱,落叶早,结果少或不结果.即使坐果,果粒发育不良.如果轻度缺铁,当年及时矫治可恢复正常,一般新梢叶片转绿较快,老叶片转绿较慢.缺铁症状容易在新梢和新展的叶片上发生.前一年叶片早落,根系发育不良或结果量大,均加重黄叶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偏碱性土壤追肥应以酸性肥料为主.一旦发生黄叶病,叶面喷洒0.2%硫酸亚铁或硝基黄腐酸铁800倍液矫治.  相似文献   

11.
1 生产栽培现状 松原地区现有山葡萄栽培面积167 hm2,主要分布于乾安县、宁江区、扶余县三地.这三地气候条件大体相同,而在土壤方面却表现出很大不同.乾安县山葡萄主要分布于轻度盐碱地,pH 8.0左右.宁江区、扶余县为黑色壤土,中性土壤. 2 缺素表现 乾安县由于是轻度盐碱土,所以存在于土壤中的铁离子极易被固定,很难被山葡萄吸收,致使山葡萄表现出严重的缺铁现象,新生叶片因缺铁而黄化,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宁江区、扶余县由于果农偏重于施用氮肥,打破了土壤中的养分平衡.加之不能及时补充土壤中所缺的磷、钾素,致使山葡萄缺磷、缺钾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浇水量大,土壤淋溶快,加之产量高,耗肥量大,镁是中量元素,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成分,黄瓜管理多不注意施用镁肥,极易出现缺镁性生理性病害。近几年来缺镁症发生比较普遍,且越来越严重。黄瓜缺镁时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镁在植株体内易移动,当土壤镁供应不足或缺乏时,果实附近叶片中的镁会先调运给果实,供果实发育之需。因此,缺镁时先是中、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向两侧发展,失绿部分逐渐发黄,由黄变白,呈剥落状,叶脉和叶缘有残留绿色,并在  相似文献   

13.
缺镁、铁、硼胁迫对4 个柑橘砧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佳  周高峰  李峤虹  刘永忠  彭抒昂 《园艺学报》2012,39(11):2105-2112
 通过水培方式分别研究了缺镁、铁、硼处理对枳、香橙、红橘、崇义野橘4种柑橘砧木植株和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处理下,红橘在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镁吸收速率等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镁特性,崇义野橘次之,枳、香橙较差;缺铁处理下,香橙在株高、叶片数、植株干样质量、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铁吸收速率等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红橘次之,枳、崇义野橘较差;缺硼处理下,红橘在总根数、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硼吸收速率的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硼能力,而崇义野橘的地上部较耐缺硼,香橙、枳则表现出不耐缺硼。  相似文献   

14.
1烂根原因1.1沤根引起主要有水涝烂根、冻害烂根,肥害烂根三种。水涝烂根,主要是积水后根部缺氧窒息引起,在多雨年份排水不良以及土壤黏重透气性较差的果园容易发生,表现为树势衰弱,叶片小而薄,往往出现缺素症状(主要缺铁、镁),大部分吸收根变黑死亡,根颈部皮孔呈膨大窒息状,严重者叶片边缘焦黄类似药害状。  相似文献   

15.
王迪轩 《蔬菜》2003,(5):20-20
铁是形成叶绿素的元素,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是光合作用中许多电子传递体的组成成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一、蔬菜缺铁症状蔬菜缺铁,植株矮小失绿,失绿症状首先表现在顶端幼嫩部分,叶片的叶脉间出现失绿症,在叶片上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脉间黄化,黄绿相间很明显。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并逐渐枯死。茎、根生长受阻,根尖直径增加,产生大量根毛等,或在根中积累一些有机酸。1.玉米缺铁幼叶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老叶呈棕色,茎秆和叶梢紫红色。严重时整个新叶失绿发白。2.大豆缺铁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  相似文献   

16.
1枣树缺铁在叶片上的典型表现 叶片为黄绿色或黄白色,而叶脉仍为绿色,老叶仍正常。之后叶片变白,叶脉变黄,叶片两侧、中部或叶尖会出现焦褐斑等坏死组织,直至最后叶片脱落。严重时,顶端叶片边缘焦枯或整片叶焦枯,造成树体死亡。该病在枣树抽枝展叶期较易发生,5~6月份发生严重。缺铁症状以幼树和大树的新梢部位表现最突出,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17.
葡萄卷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其症状依环境条件和一年中不同时间而变化。春季,病株症状不明显,但一般较健株小,出叶晚。8月份开始表现症状,先是从基部叶片开始,叶缘向下反卷,并逐渐向其它叶子扩展。反卷后的叶片变厚变脆,叶脉间出现坏死斑或叶片干枯,叶片在秋季正常变红时间之前就开始变成淡红色。随着秋季深入,病叶变成暗红色,仅叶脉仍为绿色。严重地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浆果着色不良,糖度降低,成熟期推迟,产量损失严重。并且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差,易发生冻害。2005~2006年我们对葡萄卷叶病毒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卷叶病毒病的防治开辟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缺镁温州蜜柑果园的施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镁果园的施镁效应,为合理施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州蜜柑为研究对象,在缺镁的酸性土壤果园进行施镁试验,分析镁对柑橘叶片和果实中镁素营养、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叶片镁含量均随叶龄的增加而降低,施镁处理中的镁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淀粉含量则低于对照;结果枝叶片中的镁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对值以及果实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因此,土壤施镁和叶片喷镁相结合可以显著增加柑橘叶片的镁含量,促进镁向果实的运输,提高果实的镁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果实膨大后期叶片黄化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缺铁黄化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玲  杨晓明  曹孜义 《果树学报》2007,24(1):26-29,F0003
以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鲜食葡萄(抗黄化品种红脸无核、玫瑰香,重度黄化品种藤稔、紫珍香)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抗缺铁黄化葡萄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光合能力,统计植株坐果率,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黄化对葡萄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葡萄植株发生重度黄化时,整个植株从下部到顶部逐渐出现轻度—中度—重度黄化叶片,植株生长缓慢;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较正常植株显著下降。黄化植株的绿叶、轻度、中度到重度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Pn也显著递减;重度黄化植株紫珍香和藤稔坐果率极低,果粒大小和品质显著低于未黄化植株。  相似文献   

20.
酿酒葡萄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同时还侵害嫩梢、花序和幼果等幼嫩部分和成熟果实。叶片感病后,病斑最初为细小的不规则淡黄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在叶片正面出现黄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形成白色的霜状霉层,受害葡萄叶面形成黄色或褐色多角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