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系统地分析西北黄土高原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借用系统动态预测方法展示了旱区粮食供需系统前景,在此基础上对旱区农业系统中人口生产与食物生产、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为本区农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文把农业生产看作由农业产出、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农业生产系统,并构建了农业生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系统及其四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另外还定量评价了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类农业生产系统,果园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京白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对象,对其2015年度的碳源/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生产系统碳排放总量为7502.40kg Ce,强度为375.12kg Ce/hm2,灌溉消耗电能造成的碳排放占总量比例最高,为46.76%;系统内植被碳吸存总量为57979.02kg C,强度为2898.95kg C/hm2,果园套种作物对系统碳吸存贡献最大,占总量的79.47%;系统碳效率为7.73kg C/kg Ce。总体上,该生产系统为碳汇,具备较强的生产可持续性,同时,实施果树节水灌溉,借助雨洪利用工程减少果园灌溉对地下水的依赖,及合理套种林下作物,是进一步提升其节碳增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用能特征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反映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用能特征和效率,以及对农业经济促进作用,文中对比分析了1990-2007年间全国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水平、结构、变化趋势、利用效率、对农业贡献度及弹性系数等情况。结果表明,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水平从东往西逐渐减小;在用能结构中有机能依然占有一定份额,以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则更偏向于无机能使...  相似文献   

5.
论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协调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详细地论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艰巨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该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1.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草地农业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在大农业的生产中,以草地为主体,结合农田和林地,把土地、植物和家畜联系起来,进行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农牧业产品的物质生产体系。草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了草的作用,特别是豆科牧草的作用。在草地农  相似文献   

7.
收集整理1949—2003年新疆耕地、人口与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生产不会有更大的影响。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发展节水农业等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为新疆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1月6日至8日,第四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石柱县举行。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在重庆市尚属首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  相似文献   

9.
应用能值理论对榆林市2003—2007年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榆林市耕地系统能值总投入并未大幅变动,其中购买能值投入逐年增加,不可更新资源环境投入呈降低趋势,2004年后购买能值所占比重最大,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次之;对能值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投入,但依赖程度呈逐步降低的趋势。通过与其它区域耕地系统的对比可以得到,榆林市耕地系统存在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投入等问题;兼顾到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并为维持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该区域应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在适度增加购买能值的基础上维持其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旱作农业区化学节水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农业区化学节水专家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主要化学节水制剂在农林生产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经验进行技术集成而建立的智能化应用系统,该系统在结构上由知识库、推理机、数据库和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该系统根据作物种类、生长发育时期及土壤因素来确定化学节水剂的种类,并推荐相应的使用技术,从而为西部旱作农业区节水农业的实施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建立了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体系,并据此以武功县为例,计算了该县农用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能力.通过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单元面积并累加得到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并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现实生产能力。结果表明,武功县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107.42×104 t和70.05×104 t,单位面积自然生产潜力和利用生产潜力分别为39.22 t·hm-2和25.58 t·hm-2,现实生产能力为28.49×104 t,单位面积现实生产能力为10.40 t·hm-2。武功县耕地生产能力在空间上差异明显,粮食单产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单位面积现实产能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普集镇和游风镇,为13.53 t·hm-2和8.66 t·hm-2,未来西北台塬区的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104个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小麦品种(73个农家品种和31个育成品种)的抗条锈性和遗传多样性,在苗期对小麦品种接种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和CYR34进行抗性鉴定,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抗性鉴定中,对于生理小种CYR32,有5个农家品种白大头、红洋辣子、老兰麦、红剑条和竹叶青(白)以及2个育成品种品冬904054-6和品冬904024表现近免疫;对于生理小种CYR34,有2个农家品种白芒麦和老兰麦以及2个育成品种品冬904024和晋79K214表现近免疫;对比农家品种与育成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发现对于生理小种CYR32,农家品种的抗性水平明显高于育成品种,而对于生理小种CYR34,育成品种的抗性水平高于农家品种。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10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32~0.98之间,平均为0.65,但小麦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来源地之间无明显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农家品种亲缘关系与来源地相关性较低,而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与来源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应引用不同类群的优质亲本,拓宽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充分利用优质野生资源,适当搭配,选育更多小麦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种植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光温土和光温水土生产潜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种植的光温生产潜力远大于实际生产力,分别实际生产力的161.06%,134.15%和196.71%,光热资源丰富;光温土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力较接近,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实际生产力的80.40%、66.97%和98.20%,土壤肥力限制因子很大;光温水和光温水土生产潜力都远小于实际生产力,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实际生产力的10.36%和5.17%、8.63%和4.31%、12.68%和6.31%%,水是制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最关键因子,没有灌溉,颗粒无收。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光热资源是作物气候生产力最突出的优势,土壤水肥条件是限制作物气候生产力的主要可控因子,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是实现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农牧业气候生产潜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阐明了我区粮食与牧草的气候产量和分布的状况,并按照内蒙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即光、热、水在各个地区相互配合的比例,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林业的气候区划,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并通过了解产量形成的气候过程,还可以进行粮食和牧草的产量预报。并找出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干旱缺水,如能从“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入手,逐步培植和发挥气候生产潜力,将为我区农牧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C. M. PIGGIN 《Weed Research》1977,17(6):361-365
Echium plantagineum is a widespread, persistent, highly productive and often dominant species in southern Australia. In pastures, it usually occurs with Trifolium subterraneum. which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a valuable forage species. However,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over the value of E. plantagineum as a pasture species. In this study, the nutritive value (dry matter content, in vitro digestibility, nitrogen content) of herbage of E. plantagineum and T. subterraneum generally was similar at any time during the year. It is concluded that E. plantagineum is a useful forage species because it is highly productive, is readily eaten by grazing stock and has a relatively high nutritive value.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临夏县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农民的主要生产及生活资料,耕地为农民提供了除生产、生态功能以外的社会保障功能,且在耕地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以甘肃省临夏县为研究区域,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构成入手,运用替代市场法、分解求和法等方法,分别计算了临夏县耕地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失业保障价值。结果表明:耕地具有巨大的社会保障价值,且以基本生活保障价值为主。研究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及价值测算,对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征地补偿及耕地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通过抗感品种间作栽培方式来提高大白菜品种抗病毒病的能力,采用小区试验和对黑龙江大白菜区试与生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抗感品种间作可提高感病大白菜品种抗病毒病能力;抗性不同的品种间作使同一品种在区试、生试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性,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不同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巴嘎旗近期牧用草地资源荒漠化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阿巴嘎旗草地资源类型及荒漠化环境为基础,分析该地区实行牧业生产承包制以来的自然和社会生产条件,对草地资源荒漠化环境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属于资源初级品出口地区,因此从消费角度分析西北地区的生态占用并不能真正反映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利用生态空间占用理论与方法,从生产角度对西北地区生态空间开发占用进行估算,并与区域实际生物承载力进行比较,反映西北地区生产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目前世界平均单产下,西北地区人均生产占用生态空间为3.834hm2,人均生态容量为1.645hm2,西北地区人均生产生态空间占用超出了实际可利用的生物承载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西北地区生产生态赤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能源开发占用生态空间过大引起的,其他类型生态用土地均有盈余,其中西北地区生态空间盈余较多的是草地,说明西北地区对草原利用开发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种植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对阿拉尔垦区棉花种植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光温土、光温水土生产潜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垦区棉花种植的光温生产潜力远大于现实生产力,现实了生产力的224.09%,光热资源丰富;光温土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接近,现实了生产力的116.33%,土壤肥力限制因子很大;光温水、光温水土生产潜力都远小于现实生产力,分别只有现实生产力的22.26%和11.10%,水是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棉花气候生产潜力的关键因子.垦区光热条件是棉花气候生产潜力最突出的优势,土壤水肥条件是限制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可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