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和相差显微镜观察Ascochyta属真菌的产抱细胞的方法是简便有效的。本文报道东北地区Ascochyta属真菌62种,其中新种4个:木壳二孢(AscochytaaraliaeSunetBai);朝鲜槐壳二孢(A.maackiaeSunetBai);假酸浆壳二孢(A.nicandraeSunetBai);竹叶椒壳二孢(AzanthoxyliSunetBai)。新组合一个:淡竹完二孢(Ascochytaosnophila(Davis)LuetBai)。国内新记录种19个。这62个种分布在26个寄生植物科,72属,引种植物上,其中国内新寄主植物科4个;世界新寄主植物属5个;国内新寄主植物属12个;世界新寄主植物种13个;国内新寄主植物种门个。对Aschyta属真菌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于山西观赏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2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6属12种。所报道的12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8科10属11种寄主植物上,其中6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药用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3种,涉及植物病原真菌9属13种。所报道的1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6科9属10种寄主植物上,其中8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佑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对弯孢属(Curvularia)的分类作了简要的阐述。报道了我国已发现禾本科植物上的弯孢属真菌24种,总结了弯孢属种级分类标准和禾本科植物上的弯孢属真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龙脑香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龙脑香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简称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其寄主龙脑香科植物的多样性以及龙脑香科植物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共报道了5属50种AM真菌,而与AM真菌共生的龙脑香科植物则已经报道了24种,隶属于5个属。  相似文献   

6.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果树上的真菌病害11 种,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1 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3 科4 属8 种寄主植物上,其中2 种为国内寄主新记录( 标记为* ) 。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记载了发生在山西观赏花卉上的真菌病害13种,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为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11科12属几种寄主植物上,其中13种均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记载了发生在山西观赏花卉上的真菌病害 1 3种 ,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 1 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 1 1科 1 2属几种寄主植物上 ,其中 1 3种均为国内寄主新记录。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国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有9个属的真菌和7个属的细菌有除草潜能,其中研究和报道最多的是真菌。已开发成功的4种商品化制剂和两种处于试用阶段的制剂都是真菌产品。在开发微生物除草剂的限制因素中,有4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园林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1 种, 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1 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6 科9 属9 种寄主植物上, 其中8 种为国内寄主新纪录( 标记为* ) 。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型内林木病原菌物的广泛调查,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记述了该林区的病原菌物154种,隶属71属、41科;其中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分别为该林区病原菌物的优势科和优势属;在该林区的7个林型中,油松-锐齿栎林和华山松-栓皮栎林的病原菌物种类最多,云杉林的最少,并根据该林区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柄锈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地区锈菌初步名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锈菌计14属81种,这是一个初步的名录,列出了锈菌种名、寄主植物、采集地点及标本号(馆藏号)。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从内蒙古阿尔山地区采集的标本中鉴定出寄生真菌62种,其中有国内新记录种10个,内蒙古新记录种41个,东北三省新记录种20个。  相似文献   

15.
枫桦红松林凋落物分解真菌生态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兴安岭枫桦红松林凋落物分解真菌生态群共签定出99属种,其中树上活体分解寄生菌10种、兼性菌5种,微型腐生菌36个属、腐生担子菌47种。根据凋落物分解真菌在分解过程中所处的生态位不同,分为四个生态群:叶面寄生分解真菌(以Melampsora, Uncinula等为代表)、叶面兼性分解真菌(以Mycosphaerella,Lophodermium为代表)、叶栖初生腐生分解真菌(以Lophodermium nitens为典型代表)、叶栖习居次生腐生分解真菌(微型真菌以Alternaria,Trichoderme等为代表,腐生担子菌以Clitocybe,Russula等为代表)。在凋落物分解真菌方面,为枫桦红松林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菊科植物(Compsitae)在新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主要的有油料作物,常用的中草药,重要的早春牧草,固沙植物,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等,柄锈菌属(Puccinia)是菊科植物重要的病原真菌。作者1987~1988年采集并收集整理八一农学院真菌标本室保存的自60年代起至今在全疆各地采集的菊科植物锈病标本共103份,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份标本的的夏孢子,冬孢子形态,参考性孢子器及锈孢子器形态和寄主,分类鉴定出新疆菊科植物柄锈菌28个种,18个已知种,10个是全国新记录:Puccinia saussureae;P.artemisicola;P.cousiniae;P.sonchina;P.chondrillina;P.crepidis-sibiricae;P.artemisiae-norvegicae;P.peisisca;P.xanthii;P.cichorii。寄主植物隶属于菊科21个属,34个种,所有引证标本保存在新疆八一农学院真菌标本室(HMAAC)。  相似文献   

17.
樊永军  闫伟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9):1232-1236,1284
[目的]填充乌拉山一带菌物调查的空白。[方法]2009~2012年在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采集标本180余号,对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根据Hawksworth等的分类系统,参考《中国大型真菌》,并按《菌物辞典》第八版的系统,编写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目录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包括担子菌2纲5目22科43属80种,子囊菌2纲2目2科2属6种,共86种,其中有食用菌49种,药用真菌22种,食用兼药用的真菌18种,毒菌7种,木腐菌有32种,菌根菌有5种,内蒙古地区新记录种3种。[结论]尚有部分标本因文献资料缺乏未能确定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  相似文献   

18.
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并结合形态学鉴定,对小陇山林区林木病原菌的种类和病原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病原菌154种,隶属71属、41科.其中,葡萄座腔菌科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13.6%;斑痣盘菌科18种,占总物种数的11.7%;球腔菌科和白粉菌科11种,占总物种数的7.1%.葡萄座腔菌科为该林区病原菌优势种类,在低中山和中山分布较多,为害较重,而在低山和中高山分布较少,为害较轻.病害主要侵染蔷薇科、杨柳科、壳斗科、蝶形花科、忍冬科、松科,主要引起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共鉴定出66属216种病原真菌,其中16种为中国新记录,陕西新记录52种。锈菌区系以温带属为主,亚热带、热带属并存,地理成分体现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锈菌区系的特征。病害随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
孙丽华  宋刚  王黎元  云兴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19-2222,2346
通过2007~2010年每年8~9月多次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756份,鉴定出真菌200种,隶属于27科,66属。通过对其生态类型进行考察与研究,有土生菌类117种,木生菌类48种,落叶及草生菌类9种,粪生菌类4种,植物寄生菌类3种,菌根菌类39种(其中有20种是2种生态类型)。该研究对这200种大型真菌进行了生态多样性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贺兰山真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