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永春茶业发展的策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春地处福建东南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特别是“永春佛手”,既为名贵之茶饮,又是兼有健胃消食的保健茶品,在我国众多茶种中独具特色,深得名家赏识和广大消费者所喜爱。1997年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确定为名牌产品,1999年又被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定为国际名茶金奖产品。目前,全县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量5000多t,年产值1亿多元。现就如何利用资源,促进永春茶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茶叶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几点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广大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茶叶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茶叶生产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世纪之交,如何克服困难,使我县茶叶生产顺利跨入21世纪,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再创辉煌,是摆在广大茶叶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我县当前茶叶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生产角度试谈今后我县茶叶生产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一、沙县黎叶生产假四沙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处中亚热带,总土地面积18.4万hm',其中山地面积15.3万hm';约占土地面积83%,可开发利用,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3.
永春县自然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全国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之一,生产的乌龙茶品质优异,以“闽南水仙”、“永春佛手”闻名海内外。茶叶是我县农村经济一项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巩固发展茶叶生产是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永春茶叶发展思路阐述如下:一 茶叶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茶这一古老而文明的饮料,以其特有的保健功能,文化内涵,为世人所喜爱,茶叶、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茶饮茶风尚遍及全球。九十年代初期,随着饮料市场的多元化,特别是碳…  相似文献   

4.
永春县是我省乌龙茶主产区,全国乌龙茶出口基地县。茶叶既是我县的经济支柱,又是财政的重要来源。现就我县茶叶产销基本情况及发展对策提出一些看法。1.茶叶生产情况1.1良种普及率高,缺乏科学布局。我县主栽茶叶品种均为水仙、佛手、铁观音、毛蟹等优良品种,良种率达90%以上。但缺乏整体规划,未能科学考虑品种生产最适宜区,致使名优茶质量参差不齐。1.2名牌意识淡薄。永春佛手、水仙、铁观音曾连续几年荣获省优、部优称号。但由于缺乏名牌意识,未能及时转化为商业行为,致使好茶未能好价,挫伤了茶农生产优质茶的积极性。1.3科…  相似文献   

5.
谢继金 《广东茶业》1994,(3):24-26,12
茶叶是台州传统的出口商品,茶叶生产在台州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全地区茶叶出口创汇达到400万美元,在农副产品创汇额中占第二位。茶叶出口创汇的多少,直接与茶叶生产者能否提供质量好、数量多的毛茶原料密切相关。而在茶叶生产中,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则是夺取茶叶优质高产高效,促进外销原料稳步增长和我区茶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地区共有7.5万余亩茶园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约占茶园总面积的70%左右,名优  相似文献   

6.
创品牌强龙头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2001,27(2):9-11
绍兴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11万亩,去年产茶7500吨,产值1.3亿。茶叶主产区分布于会稽山北麓的王坛、稽东、稽江、平水、平江、富盛、绍兴县茶场等六镇一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据史料记载,绍兴县在汉代就有种植、采制和饮用茶的习俗。到唐代已颇有名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载有“浙东以越州上”的赞誉。宋时,绍兴茶业极为发达,涌现了一大批名茶,其中以日铸茶最为有名。北宋欧阳修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注)第一”。明清时期,绍兴茶业继续发展,平水珠茶名声雀起,享誉海内外。18世纪中期,平均每年出口珠茶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创下了我国珠茶出口的历史最高记录。平水珠茶在伦敦市场上的售价之高,不亚珠宝。建国后,我县生产的珠茶、越红工夫茶,因其品质较优,在外销市场中素负盛名,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而传统的茶叶生产优势逐步削弱,传统的大宗茶及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重铸绍兴县茶业的辉煌,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以继承传统的会稽茶文化为基础,审时度势,确定了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的发展战略,着重抓好品牌、龙头企业建设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湖北五峰县茶叶在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已成为我县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主要支柱产业。“十五”期间,茶叶已列为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六大”支柱产业,由此,我县茶叶的发展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市场为导向,把茶业发展作为主题,把茶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茶业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茶叶效益、增加茶农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四县”发展战略,调整结构,改良…  相似文献   

8.
一、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潮安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山区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9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适合茶树生产和发育,北部山区的凤凰镇是我县茶叶的专业镇,早在900多年前凤凰人民已有了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历史,名茶文化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多个品种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名茶评比中都被评为名茶和优质茶称号,目前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山区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县现有茶叶总面积达到3299.3公顷,茶叶总产量4984吨,茶叶总产值约1.7亿元,另外我…  相似文献   

9.
福安市是全国茶叶生产区,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坦洋工夫”即远渡重洋销往国外。特别是随着茶叶流道体制的改革,茶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福安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呈买方市场后,存在着市场发育还未完善健全的情况,广大茶农迫切希望能够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结合起来,促进小生产的分散经营向集约的一体化经营,即产业化转化。本文就福安茶业产业化做有益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一、福安莱业的现状分析1.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但规模…  相似文献   

10.
政和县白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茶是我省独特的外销产品,我县是本省最大的白茶产区。白茶依茶树种类和鲜叶嫩度不同制成的成茶花色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纯用政和大白茶或福鼎大白茶的肥芽制成的称白毫银针;以大白茶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的称白牡丹;以小白茶一芽二叶的嫩梢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抽针”后剥下的单片叶制成的称寿眉。目前我县外销商品以白牡丹为主,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少量销往东南亚国家。1我县白茶生产现状我县现有茶叶面积4666h,年产茶叶2100t,产值3800-3900万元,其中白茶550t。白茶主要产区在东平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叶产量的增加以及茶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加上茶叶市场疲软,从事茶业生产的效益逐年下降,茶业生产出现了困境。如何摆脱困境,使我县茶业生产保持健康、协调地发展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供条业同仁参考。(一)1994年春季,全县约产茶4000吨(其中铁观音600吨,黄旦、本山600吨),比1993年春茶增产20%左右。春茶采制前期遇上阴雨天气,采制的色种毛茶质量普遍下降,降幅约1个等;采制铁观音期间,刚好碰上较为有利的气候条件,铁观音毛茶质量普遍提高1-2个等,高档铁观音毛条所占…  相似文献   

12.
论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就新世纪我国茶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对策,作者认为,今后在茶叶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应加强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公害茶叶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自动化茶叶加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茶叶综合利用技术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在农业制度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应当加强茶叶行业学会的作用,组织开发全国性的茶叶资讯平台,建立茶叶科技服务资讯网络,鼓励成立茶叶同业公会组织,扶持茶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我国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闽中茶叶害虫种群变化与无公害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闽中,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加上毗邻我省茶叶主产区安溪、永春,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优越.近年来以铁观音为主的高山名优茶得到长足发展,现有茶园面积2.5万亩,而成为我省高山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由于茶叶种植区域,茶叶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措施的改进,不合理使用农药等因素影响,使我县茶叶害虫种群发生变化.本文就我县茶叶害虫种群变化与为害特点、种群变化影响因素及无公害治理技术探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闽东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开发、应用和茶叶加工水平都走在全省前列。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闽东茶叶产品和茶树品种结构过于单一,已不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国内、外市场所决定,也是关系到21世纪闽东茶叶的兴衰。一、闽东茶业结构现状1、茶树品种和茶类结构状况闽东历史上以生产红茶、绿茶为主,红茶占主要部分。形成了“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著名品牌的红茶和“天山绿茶”系列。但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紧张和国际茶叶生产结构的变化,红茶产品销路严重受阻。六十年代末,我区实行“红’改“绿”工程,只保留极少…  相似文献   

15.
台湾茶业发展概况台湾的茶叶生产100多年来已发展威一独特的产业。台湾光复后以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内销为辅。1970年代,工商业发展快速、台币升值、工资上涨、台茶外销渐失竞争力,改为辅导拓展包种茶与乌龙茶内销市场。1975年后,有关单位持续加强袋茶产制、茶叶分级包装、办理茶叶产制讲习、竞赛、观摩及成果展示会等,使得茶叶内销量和消费量  相似文献   

16.
杨芳 《福建茶叶》1998,(4):41-43
茶叶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全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产量增加,单产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266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0.99万吨,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比1979年分别增长26.9%和82.01%。茶叶单产673公斤/666.7m2,茶叶总产值12.68亿元,茶叶出口量1.7万吨,比1979年分别增长163.9%、1403.1%、183.3%。为了在新形势下茶叶生产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就我省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我省茶叶提出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市场呼唤无公害茶叶和优质茶之声日益高涨,引起各茶叶生产单位的特别关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技术也成为茶叶生产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任重而道远,光荣而艰巨。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县传统的出口商品,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对品种、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满足人民对茶叶的需要,提高在茶叶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试就振兴我县茶叶生产谈点看法。一、基本条件好我县位于湘中偏北,资水尾闾,南洞庭湖滨。属中亚热带气候,有两百多年的产茶历史,是全国年产茶2500吨的重要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575.35平方公里,其中宜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沙县继水果之后的第二大宗经济作物,是地方财税收入的一大来源,也是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因此,开展我县茶叶发展研究,理清茶叶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1 沙县茶叶的发展概况沙县茶树栽培历史悠久,1889年茶叶总产达1200t,后因封建制度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致使茶叶生产每况愈下,到解放初茶叶几乎濒临灭绝,面积仅10hm2,产量仅55t。解放后,茶叶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到1977年,全县茶叶面积达862hm2,总产1405t。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400hm2,总产达1357t,茶叶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茶叶生产经营重内销,轻外销的倾向,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采用国民收入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茶叶出口与否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情况,指出了国际国内茶叶市场是茶叶市场的统一体,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最后提出提高茶叶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