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当前工业企业对烟叶叶片结构需求的变化,设计在打叶风分汇总后增加叶片筛分复打设备,并对设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叶片结构降低大片率、提高中片率及优化叶形的目的。以中烟100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框栏形状、筛选辊转速和打辊转速3个因素对烟叶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叶风分后应用叶片筛分复打工艺能显著改善叶片结构比例,调控烟叶片形结构的最优参数为六边形框栏、80 r/min的筛选辊转速、650 r/min打辊转速。采用最优工艺参数叶片大片所占比例降低了10.70个百分点,中片所占比例提升了8.57个百分点,最佳烟叶片形比例提升了12.64个百分点。同时,烟片片形趋于方圆,提高了片烟原料制丝后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打叶框栏形状对叶片结构的影响,为打叶复烤工艺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三明烟叶为载体,研究不同打叶框栏形状对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不同形状的打叶框栏对叶片结构影响特别明显,采用六边形框栏替代菱形框栏,大片率降低13%,中片率提高12%,叶含梗下降0.5%。叶片结构均匀性提高,变异系数小于5%。[结论]一级、二级打叶使用六边形框栏比使用菱形框栏打后叶片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打叶框栏尺寸对烤烟打叶过程中叶片结构及出片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打叶框栏尺寸对加工片烟叶片结构及出片率的影响,开展了一定范围内(7.0~8.9 cm)不同一打框栏尺寸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一打框栏尺寸缩减时,加工后片烟烤前与烤后烟叶的大片率均有所降低,但整体降低幅度不大;烤前与烤后片烟中大片烟叶在大中片烟叶中的比例亦有小幅度降低,但降低幅度有限;缩减打叶复烤环节一打的框栏尺寸,烟叶的造碎有所增加,出片率小幅降低,但均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烤烟品种云烟87烟叶对打叶强度和复烤强度的适应性,以云烟87中部C3F和上部B2F两个等级烟叶为材料,设置5个打叶强度和5个复烤强度,研究不同打叶强度和复烤强度对烟片大小、叶中含梗率及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打叶强度的增大,中部叶中含梗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上部叶中含梗率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叶最高叶中含梗率和最低叶中含梗率分别为1.53%、1.43%,上部叶最高叶中含梗率和最低叶中含梗率分别为1.06%、0.83%;中、上部叶中粗梗含量均变化不大。中部叶随打叶强度的增大,大片率、碎片及碎末比例降低,中片率、小片率整体呈升高趋势,大中片率变化不大;上部叶随着打叶强度的增加,大片率、大中片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片率、小片率、碎片率及碎末率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复烤强度的降低,中部叶劲头以强度2为最高;透发性、厚实感呈降低趋势;流畅感、绵长感、细柔程度、圆润感均以强度3为最佳;随复烤强度的降低,上部叶劲头、透发性、厚实感呈降低趋势;流畅感、绵长感、细柔程度、圆润感均以强度3为最佳。综上,高强度打叶能有效降低中部叶大片率,提升中片率,降低碎片率及碎末率,且有利于烟片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润叶、打叶、回梗系统参数调整、新型异形筛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叶片结构、烟梗结构检测结果,得出一套提升打叶复烤成品长梗率的关键参数模型,有效提高烟叶来料与设备工艺参数的匹配性,有利于提高打叶风分后的叶片和烟梗质量,提升成品长梗率,为复烤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中片率与打叶经济指标、叶中含梗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打叶去梗过程中大中片率与经济指标、叶中含梗率的关系,确立适宜的叶片结构控制指标,进行了不同大中片率的打叶去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中片率的提高,出片率、产品得率、叶中含梗率升高,碎片比例、梗中含叶率降低,打叶造碎减少。大中片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则叶中含梗率高,过低则造碎更大,出片率更低,这对整体打叶质量是不经济的,因而应控制大中片率在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框栏开口形状与尺寸、打辊转速、物料流量对打叶质量的影响与贡献率,探索提高叶片结构适用性的优化打叶参数组合。[方法]以河南烟叶为分析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SSR检验、因素贡献度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叶片结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框栏、物料流量、转速,较优水平的打叶参数组合为一打六边形框栏组合、物料流量12 000 kg/h和打辊转速35 Hz。[结论]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进行打叶参数优化,可减少试验次数,快速实现"降大提中控碎去梗"的目的,为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对打后叶片结构需求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打后片烟进行细化分类,拓宽原料使用范围,有效利用原料资源.[方法]在打叶复烤过程中,依据来料实际质量状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打叶机打辊转速、风机转速、抛料辊抛速等各项工艺参数,然后根据片烟内在质量相近其比重和身份也基本相同的特点,将各个风分下料口的片烟准确评价、优化组合,分类复烤、包装.[结果]研究表明,与常规汇集复烤相比,质量好的片烟香气质和余味有所改善、香气量和浓度增加、杂气和刺激性减少,内在感官质量较混合样品(汇集后)升高,可提级使用;而质量较差的片烟香气质和余味有所变差、香气量和浓度减少、杂气和刺激性增加,内在感官质量较混合样品(汇集后)降低,可降级使用.[结论]在打叶风分工序能够按质提高凤分效果和精度,满足烟叶风选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9.
叶中含梗率对烤烟打叶加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烟叶的打叶复烤质量,降低加工片叶中的含梗率,在贵州黔西南和广西伊灵复烤厂采用工厂实际生产加工方法研究不同烟叶含梗率对打叶复烤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不同含梗率中,烤前烟叶中的大片叶随叶中含梗率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且对综合质量和油分较好烟叶的影响较小,对质量稍差烟叶的影响较大;碎片率变化不明显;含梗率和粗梗率呈下降趋势。烤后烟叶中的大片叶、中片叶和小片叶随叶中含梗率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碎片叶小幅升高,含梗率和粗梗率显著下降,大片叶占大中片叶的比例下降。加工后烟叶的出梗率随叶中含梗率降低而升高,出片叶率降低。因此,在打叶复烤环节,建议加工上等烟叶的含梗率以1.5%、中下等烟叶的含梗率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打叶环节烟叶水分变化。[方法]通过调研3家卷烟工业企业2016年河南8个配打批次烟叶,了解了打叶过程中水分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河南X2F、B3F 2个等级烟叶在线试验,研究了打叶环节各级打叶单元水分变化趋势,分析了各级打叶单元水分变化对打叶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打叶进程的推进,烟叶水分逐渐散失,1、2级打叶单元级间水分散失率相对较小,而3、4级打叶单元级间水分散失率则较大;低等级烟叶比高等级烟叶水分损失量大,烟末水分散失量较烟片水分散失量大;水分损失大的烟叶,在3、4级打叶单元大中片率下降较为明显。[结论]研究可为打叶环节烟叶的水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等指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打叶复烤烟叶纯净度。[方法]以皖南C3F、凉山C3FA烟叶为试验载体,开展了打叶复烤不同工艺路径、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条件下,不同工艺路径和不同工艺参数对出片率基本无影响,切把头处理烟叶中片率提高,叶中含梗率、杂物比例下降,风选除杂烟叶和挑选后碎叶分离处理后杂物比例下降,切片刀数由1刀调整为2刀烟叶中片率提高,随着整线工艺流量的下降叶中含梗率略有下降,风选除杂风机频率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杂物的剔除,宜设计合理的参数值。[结论]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均对烟叶纯净度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打叶复烤烤透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打叶复烤质量。[方法]总结打叶复烤烤透率的含义、测定方法,分析烤透率的原理及其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关系,研究烤透率对烤后烟叶储存的影响。[结果]在复烤过程中,不同烤透率的条件下,烟叶含水率极差变化较大,对回潮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烤透率的提高,烟叶含水率极差呈减小趋势,即各叶片含水率趋于均匀。不同水分烟叶在同一烟箱内水分平衡较缓慢。鉴于烤透率测定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偏差也不易控制,建议烤透率的行业标准设定为≥98%。[结论]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通过提高烟叶复烤烤透率,可提高回潮后烟叶含水率的均匀性和储存安全性,应将烤透率作为复烤工艺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翻箱喂料模式下的配方打叶均质化控制工艺。[方法]组合原烟装箱单元,压缩翻箱喂料单元,确定投料轮次,固化投料顺序并保持打后叶片混配柜料位上限控制。[结果]通过对成品片烟化学成分检验,计算变异系数,结果表明:该加工批次烟碱CV值为3.61%,糖碱比CV值为6.38%,均达到烟碱CV值5%、糖碱比CV值10%的标准要求。[结论]该工艺对翻箱喂料模式下的均质化控制有较好效果,对实际生产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祚友  徐其敏  马建勋 《农技服务》2011,28(11):1602-1603,1615
从烟叶原料、配方、打叶复烤工艺以及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混合均匀度4个方面,结合打叶复烤工艺控制实际,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实现打叶复烤后片烟均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向世平 《湖南农业科学》2012,(11):93-94,104
为适应当前及未来湖南省烟叶出口发展的需要,从烟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成品片烟质量的稳定,烟叶使用价值的提升,烟叶生产成本的降低,烟叶损耗的减少等方面分析了出口烟叶精选分级和配方打叶处理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口烟叶的生产中进行精选分级与配方打叶可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打叶复烤工序评价过程样品抽样方法。[方法]对安徽宣城地区出产的C2F烟叶进行原料、热风润叶、叶片复烤3个重点工序不同抽样次数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为保证抽样样品的代表性。在抽样范围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混合均匀度的提高,工序抽样次数呈现减少趋势,原料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20次,润叶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10次,复烤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5次。[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工序评价、工艺参数优化、均质性评价等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