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食用菌的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是培养于试管斜面上,由于菌丝细弱,生活力弱,使用也不经济,应扩制成栽培种才能用于生产。母种的用量不大,一般买1~2支即可。买到母种后先扩制原种,再扩制栽培种。 (一) 原种的制作:买到母种后,要尽快将其进行第一次扩大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即制成原种。不同类型的食菌,制作原种的培养基不同,木腐菌可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沿用的制作母种方法一般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简化制作母种手续,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母种。实践证明,只有采用优质母种才能生长出优质原种,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栽培种。为此,我室于1986年春,大胆进行了“原种倒转管复壮法”制作母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试验方法将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试管斜面母种转瓶后的一级凤尾菇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熟石膏和白糖各1%),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铲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原种,放入装有PDA 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置恒温箱内在22℃下培养,3天后菌丝生长洁白、健壮,7天菌丝长  相似文献   

3.
以往栽培黑木耳一般都使用木屑和木粒菌种,而纯木屑不宜得到、木粒种工本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用小麦粒生产黑木耳菌种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原种制作取干净的小麦粒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约半小时(煮至胀饱为宜),取出沥干表面水份后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粉,装入小口径瓶中(每瓶约装干小麦150——200克),塞好棉塞放入常压灭菌锅100℃处理10小时,冷却后取出摇匀即可接种。同时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作比较。每支180×18mm的斜面试管母种可接2——6瓶原种。接种后置25——32℃下培养,麦粒种20多天、木屑种30多天即可全部满瓶。二、原种扩接栽培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长满菌丝的麦粒原种掏散以后,每瓶栽培种  相似文献   

4.
常规制取平菇母种,用组织分离法需在试管里进行。但由于试管母种制作烦琐,需多次转管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出菇试验花费时间,给生产菌种带来很多烦恼。因此,我实验场从89年秋、冬开始,用瓶料组织分离平菇母种,多次试验,获得成功。经批量用于生产效果良好,有以下优点:1.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以棉壳为主料)。2.制作方法简单,不易污染,菌丝发育粗壮,接转原种适应性强,吃料快,当批母种即可抽样做出菇实验。3.每批分离母种数量多(每株幼菇可分离10—20瓶,每瓶可接原种50—80瓶),不需多次转瓶,可防菌种老化。经生产出菇,生物效率可达150%——200%,节时省能,工作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现将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94%,马铃薯2%  相似文献   

5.
吴良俊 《食用菌》2001,23(4):42-42
食用菌母种的扩繁一般是利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其加富培养基,装在试管中,高压灭菌,无菌接种,生产比较繁锁,高温易感染,特别是在扩繁草菇种时很容易引起细菌及酵母感染.  相似文献   

6.
杨儒钦 《食用菌》2005,27(6):2-2
1特点 ①含量大:榆黄蘑木屑母种培养基,可装至试管容量的2/5~3/5,是斜母种含量的2倍多,经济实惠。②菌种吃料快:因为母种已在木屑培养基上作了适应性的驯化,所以用于扩繁原种时,以同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均比斜面母种先吃料。③生长快:用于原种生产时,木屑母种可以钩碎后接入,增加了与原种培养基的接触面,同样的生产与培养条件,可比用斜面母种提前7d长好。④耐保藏:在1~412储存12个月,成活率仍为100%。⑤抗震动:在邮寄过程度,木屑母种即使出现菌管理破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端取菌接种,照样可以用。  相似文献   

7.
以往采用阴棚吊袋法栽培黑木耳,保湿性能差,人工喷水次数多,投工大。我们于1993年9月试验用阳畦排袋法栽培黑木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季节安排 1993年3月初从山西大学食用菌场引进Gu-1号黑木耳母种,随即扩繁母种,4月中旬制作原种,5月下旬或6月初制黑木耳栽培袋,6~7月发菌,8月划破袋浸水转入出耳管理。 (二)菌袋制作 塑料袋选用16×50×0.04cm的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05,(6)
榆黄蘑木屑母种的特点及接种技巧1特点①含量大:榆黄蘑木屑母种培养基,可装至试管容量的2/5~3/5,是斜母种含量的2倍多,经济实惠。②菌种吃料快:因为母种已在木屑培养基上作了适应性的驯化,所以用于扩繁原种时,以同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均比斜面母种先吃料。③生长快:用于原种生产时,木屑母种可以钩碎后接入,增加了与原种培养基的接触面,同样的生产与培养条件,可比用斜面母种提前7d长好。④耐保藏:在1~4℃储存12个月,成活率仍为100%。⑤抗震动:在邮寄过程度,木屑母种即使出现菌管理破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端取菌接种,照样可以用。2接种…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5~16日,我们用香菇8001菌株母种试管分批分期扩接了近1500瓶原种,培养到6月下旬约60天菌龄时,出现了几种不同情况,为了择优弃劣,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一)试验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三种类型,将其分成三组:①瓶壁出现分散似豌豆大小的白珠块;②瓶壁无白珠块;③瓶颈处料面有酱色菌皮,但无酱色液珠。三组均按常规接种各20袋,标上记号,置菌种室培养至6月25日止,对以上三组菌袋进行逐个详细考察对比.  相似文献   

10.
醋糟栽培白灵菇的技术要点包括母种试管扩繁、醋糟栽培料的配置、原种与栽培种的制备与培养;在3个大棚(333m2)进行示范,制定出工厂化栽培的工艺流程;推广中由人工装袋改用装袋机装袋,提高了栽培效率;在山西汾阳市推广2年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生长发育都需要较低温度,常规生产为求稳妥,一般是在自然气温降至25℃以下时开始生产,从母种、原种、栽培种到菌丝长满袋,至少要3个月,出菇时实际上已错过了一段适宜出菇期。怎样缩短培菌期,充分利用低温资源生产金针菇提前上市?这是栽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早制母种置冰箱越夏 每年4~5月扩制试管种,试管种的数量是下半年所需原种瓶数的3倍。培养后置冰箱里越夏。据观察,金针菇菌种比其他菌种更适于冰箱保存,下半年取出直接制原种不影响活力。放冰箱前要用地膜包棉塞,以防斜面失水干枯。实践表明,只要在转管时注意优选,不会影响种性。 (二)选荫凉场所制作原种 8月下旬夏季酷热已过,但室外太阳辐射仍很强烈,气温30℃左右,而夜间气温已较低。可选荫凉场所制原种,数量是所需原种瓶数的2倍。选场时应选避西晒、有树荫的房间,土墙房更好,并进行彻底消毒。配料时,糖的用量增至4%,含水量70%。装瓶要松,料中不打孔。高压灭菌,接种箱内接种。将试管从冰箱中取出,优选出2/3。接种时取斜面中下部活力强的菌丝,1支试管接1瓶原种。接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麦粒菌种(蘑菇、凤尾菇等)在许多食用菌的栽培区使用较为普遍。它具有用种量省、菌丝恢复快、成活率高和产量高等优点。通常一支试管麦粒母种可接15瓶的原种,一瓶麦粒原种可接70~80瓶的栽培种,一瓶麦粒栽培种可接1.5平方米左右的栽培面积,相当于5~6瓶的粪草种。但也有些制种专业户反映,“麦粒种虽好,可是容易污染,而且制原种时,母种的接种块容易失活等”.现将近年来制麦粒种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以供食用菌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琼脂斜面母种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菌种,常用试管作容器,它具有繁殖快,污染低,便于邮寄等优点,但因其容积小,所装的培养基不多,1支试管最多也只能接8瓶原种.换用大的玻璃瓶(如盐水瓶等)又难具有以上优点.两者难达统一.笔者从事栽培多年,集百家之长,总结出一套试管斜面母种新制法,效果很好.现介绍给同仁.  相似文献   

14.
崔稳芹 《花卉》2015,(13):106-107
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是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的重要种植技术,近年来已经被应用于全国各地马铃薯种植产业。本文将详细探究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种植技术,以期加快原种扩繁种植技术发展,并将其推广应用于马铃薯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菌种质量直接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减少转接代数、加富营养、尖端挑起的原理,人为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制出各级优质菌种和作出菇试验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菌种复壮 1.1营养选择 选择生长良好的栽培种作营养源,由于营养齐全,最适菌种生长需要。按配1000mL培养液,用未出菇的栽培种12瓶(已出菇酌情增加)。 1.2复壮的方法 可用母种进行复壮,挑起斜面生长旺盛的菌丝复壮转接成原种。一瓶复壮液体种可转接30瓶固体料原种。也可用原种复壮。即用同支母种所转接原种进行复壮,再转接成栽培种。方法同上。这样既减少了转接代数,又延长了菌种的使用时间,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不同封口材料培养的平菇母种接种原种料后对发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无棉盖体作为试管母种的封口材料,菌丝的生长快,与棉塞封口的菌丝生长速度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生产中,母种长满试管并常温保存15 d内,建议使用无棉盖体试管母种,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班新河 《食用菌》2014,(5):55-55
<正>为了缩短灵芝菌种的制作周期,笔者集成了灵芝菌种配方、装瓶或装袋、灭菌、菌丝培养等菌种制作各环节技术,快速、高效的培养出了灵芝栽培种,并具有成本低,扩繁量大,方法简便,杂菌污染少等优点。按此扩繁方法,经约20 d时间,一支灵芝母种试管最终可扩繁栽培种180~240袋,折合重量为126~168 kg,按每栽培袋需50 g栽培种计算,可满足2520~3360袋栽培料对灵芝栽培种的需要。现将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淑荣  许广波 《食用菌》1996,18(6):12-12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母种分离及扩繁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母种分离方法的消毒处理需要将分离材料在0.1%~0.2%的升汞水中浸泡1分钟,而后用无菌水漂洗2次,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常在分离材料中留下残液,影响成活率。在母种扩繁过程中,左手拿2支试管,右手夹2个棉塞,还要拿一个接种铲,操作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母种的分离及扩繁进行了改进。 一、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种菇,菇木,解剖刀,接种耙,接种架,酒精灯,70%酒精,培养皿,玻璃铅笔,PDA培养基,原始母种。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菌种生产,从试管母钟复壮、扩制,到原种、栽培种生产,最少需要80~120d,而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制作栽培菌种,只需6—12d,不仅节省固体生产菌种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大量缩短生产时间,而且成本低、接种速度快、发菌快、出菇齐、产量高,是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繁殖周期短、成本低、菌龄整齐等优点,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液体菌种的应用将日益广泛。液体菌种的制作,通常有用琼脂斜面母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置摇瓶机上培养而成。本试验是以木屑母种取代琼脂斜面母种,并以几种食用菌进行了对比。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