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影响渭北旱原花椒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在温度8-16℃、日照天数1800h以上、降水量400-700mm,土壤疏松、空隙适中、空气含量适宜的环境下,花椒产量与质量达到最佳。渭北旱原花椒产量和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在把握各项因素的前提下,执行防冻对策;选择最佳栽植区域、合理密植;处理好病虫害问题,才可有效保障渭北旱原花椒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渭北旱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春玉米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降水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但由于气候原因,渭北旱原的年降水量波动较为剧烈,同时季节性降水分部也十分不均匀,加上原本土壤肥力较差的因素,使得渭北旱原的春玉米产量一直处于不稳定且难以提升的状态,对于该地区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之下发现,通过秸秆覆盖,不但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土壤中水分  相似文献   

3.
1985年9月下旬,陕西省科委在澄城县召开了“渭北旱原小麦增产技术综合研究”(省东区)成果鉴定会,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陕西农科院、陕西武功农业科研中心等单位的十多名专家、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该项研究课题是本省农业方面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由西北农业大学和澄城县科委、农牧局、农科所组成联合攻关组,共同承担研究任务。经过连续四年的艰苦工作,使全县的小麦平均亩产由1979—81年的176.05斤提高到1982—85年的304.3斤,提前两年实现了“陕西省渭北旱原生产建设会议”提出的从1981年到1985年把渭北旱原粮食亩产由182斤提高到300斤的奋斗目标,为尽快把渭北旱  相似文献   

4.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一套全新的、综合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麦生产上的超常技术体系.地膜小麦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需要必要的技术规范支持,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为此作者在总结渭北旱原及生态类型相似区的地膜小麦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渭北旱原地膜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原大官杨水分生理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V技术推广得到的P—SD、P—ND曲线法在林木组织水分状况动态监测中有较大价值。主成分分析表明:渭北旱原大官杨水分关系的主要环节是组织水分状况、蒸腾耗水、土壤供水三方面,三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官杨蒸腾强度作用大小的次序是照度、气温、湿度、风速、土壤含水量。渭北旱原大官杨在7~8月耗水最大、6~7月土壤供水最差,但其在渭北旱原上仍可以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型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产量形成的单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渭北旱原发展苹果、梨等果树面积达到了450万亩,占了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的1/3~1/2.林果业成了渭北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好景不长,由于果品市场的供过于求,果品价格下跌了约50%~70%.渭北旱原农村经济中,二、三产业长期滞后,目前仍没有大的起色.原来想靠苹果树发大财的想法也靠不住了,农民增收徘徊不前.由此看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渭北旱原花椒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陕西省渭北旱原的花椒栽培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尤其以韩城市盛产的"大红袍"优质花椒而驰名全国,远销海内外.近年来,花椒在渭北旱原发展较快,特别是韩城市百里花椒林带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各县的花椒生产.但是,在花椒生产中还存在着品种混、乱、杂和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等突出问题,致使花椒单株产量偏低、品质难以提高,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花椒产业化发展和广大椒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西北农业学报》1999,8(1):118-118
陕西省农科院合阳旱地农业试验站是由陕西省农科院和陕西省旱地农业研究所共同管理的综合性试验站.该站集中了旱农、土肥、农经、作物栽培、果树、气象、畜牧、植物生理等8个专业的ZO多名研究人员,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研究人员Ic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徐福利副研究员任站长,梁连友副研究员为副站长,李立科研究员、高宗研究员、吕殿青研究员为技术顾问.1981年,陕西省政府召开了渭北旱原建设生产会议,提出了把渭北旱原建设成“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以林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么.也”的战略目标.陕西省农科院同年建立了合阳县甘井乡综合农业实验基地.其宗旨是立足合阳甘井,面向渭北旱源.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调查渭北旱原东部典型县的农业资源基础上,运用正交多项式、逐步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对旱原耕地资源、生产力、人口发展、粮食供求关系等项目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一定生产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并指出提高该区耕地人口承载量的关键是增加物质技术投入,努力改造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12.
烤烟是陕西省渭北旱原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培育壮苗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环节.由于育苗时气温较低,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双膜覆盖育苗效果比较好,具体操作有三大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渭北旱原旱作农业新技术在北方值得大力推广。本区传统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不能解决农产品的供需矛盾。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措施是培肥地力,提高单产。培肥地力的措施是生物养田措施不足化肥补,施用有机肥与施用化肥相结合。1981年以来渭北旱原大面积增产是氮磷肥混施的结果,而绝非单纯施磷肥的作用。增施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耗水系数,提高水分生产效益、旱农生产应重视“以丰(年)补歉(年)”的战略方针,贮粮备荒。  相似文献   

14.
渭北旱塬西部干旱指标分析及抗旱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哈默尔干旱指数原理,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原西部地区农田干旱形成条件及发展、结束规律,建立了适合该区应用的气候旱度模式:X_i=Z_i/46.55+0.7248X_i提出了该区农田旱度指数模式:K_z=(P-E_T+S_0-R_0)/160。并探讨了农田抗旱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1背景 1.1渭北旱原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 “八五”期间,在合阳甘井示范基地,从事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农业研究工作中,根据渭北旱原是全国苹果、梨的最佳适生区的区位优势,将甘井乡的苹果面积由“七五”期间466.7hm^2调整为3000hm^2,占耕地面积近1/2。农民每年将果园修剪的大量树枝和更新换代时挖的树杆大部分当柴禾烧掉,少部分放在地头烂掉。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调查渭北旱原东部典型县的农业资源基础上,运用正交多项式、逐步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对旱原耕地资源、生产力、人口发展、粮食供求关系等项目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一定生产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并指出提高该区耕地人品承载量的关键是增加物质技术投入,努力改造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原花生开花规律及对结实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渭北旱原花生定株进行开花与结实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原春播花生开花的初花期为6月8日至6月30日,盛花期为7月1日至7月8日,末花期为7月9至7月27日,有效花的终止期为7月8日左右,全花期历时50d,单株平均开花量137.3朵.初花期是花生结实的主要时期,其结果数占总结果数的65.4%,其次是盛花期,其结果数占总结果数的34.6%,末花期开的花均为无效花,不能发育成有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淳化县泥河沟试区发展经验,提出渭北旱原第一步应走发展商品型农业的发展战略,建成粮、油、果、烤烟、肉生产基地,到本世纪末摆脱贫困状态,为进一步经济繁荣奠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11,(8):15-15
以抗旱、节水为主要特点的小麦新品种——普冰9946,日前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张正茂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合作选育,已在陕西渭北旱原肥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渭北旱原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渭北旱原春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因而,玉米种植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重视。笔者通过研究,提出该地春玉米生产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5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