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火灾中的树冠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火灾按其燃烧物和燃烧部位的不同, 通常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3种。树冠火是指在林冠层燃烧和蔓延的火, 通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树冠火发生数量不多, 但其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 对森林的破坏性极大。从树冠火的发生机制、蔓延模型、扑救方法、预防和减弱树冠火发生及蔓延危险性的措施几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树冠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行为与特殊火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火灾主要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蔓延形式。目前火蔓延模型主要关注于森林地表火的蔓延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火行为, 如树冠火、火旋风、飞火等研究极为薄弱, 而这些火行为在特大森林火灾的蔓延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往往加速火蔓延, 并对扑火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我国森林大多集中在山区, 火灾一旦发生, 由于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可燃物分布、多变的局地风和林火的相互作用, 极易形成复杂的火行为。文中对森林火灾中的火行为和特殊火行为进行了论述,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自然灾害,根据火情种类可将森林火灾分为: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其中树冠火极其危险,因为它的传播速度是地表火的十几倍,因此,尽早对火灾类型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声音频谱分析技术的林火探测系统,此系统适用于森林火灾连续监测和早期探测的无线声学测深,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桥山林区“5.5”特大森林火灾的成因和主要火行为特征及对林下植被的影响,指出该火灾为中强度地表火,高强度树冠火类型。林火发生发展过程可概括为4个时段。火烧迹地上一些旱生植物大量繁殖或入侵并趋于简单化,原有林分将被以辽东栎为主的阔叶次生林替代。  相似文献   

5.
落叶栎林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落叶栎林的特点,着重分析了落叶栎林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落叶栎林不仅存在着较强的潜在地表火,而且存在着潜在树冠火危险,是栎林火灾的最大隐患之一。同时还简要分析了栎类由于长期的自然适应而对森林火灾产生的抗火机制。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扑救中防火线开设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霁平  查德民 《森林防火》1996,(4):18-20,23
森林火灾扑救中防火线开设原则朱霁平,王海晖,夏敦煌,查德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重点实验室)(黄山市齐云山风景区管委会)开设防火线是林火扑救中一种常用的间接灭火法,主要针对不宜直接扑打的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运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火蔓延方向一定范...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火扑救研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火行为研究一直是林火研究领域的重点。文中针对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3种类型,从火行为和扑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通过研究林火发生与蔓延机理,建立基于燃烧物理机制的火增长模型,是发展林火扑救技术的科学基础。林火行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自然条件下的地下火蔓延机制,发展地下火探测技术;完善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的物理模型,确定地表火向树冠火转换的临界条件;提升火行为预报能力和开发扑救装备,增强扑救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意义本课题研制的手投森林灭火弹,是针对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规律和扑火实际需要,研制扑灭森林地表火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器具。在以人为火为主要起火原因的森林防火区,森林火灾往往是从地表火开始的。由于人为活动,在林缘、荒山、草地、灌木林地、以及林中空地或林内引起地面火。如果缺乏灭火手段,失去控制,就会酿成森林火灾;遇到适当的林分和条件,由地表火蔓延发展为树冠或地下火,造成严重损失。地表火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可燃物高度及载量、自然因子等条件下,其火焰高度、火强度、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森林燃烧概率、潜在火行为和火影响评估一个区域的森林火灾风险是有效开展林火管理的基础。[方法 ]利用森林燃烧概率模拟软件(Burn-P3)模拟了北京九龙山林场的燃烧概率、潜在火强度、蔓延速度及火发生类型。根据林场内各林班的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和保护等级确定火影响,并考虑火对周围城镇和水源的潜在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林分尺度上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结果 ]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平均燃烧概率为0.035 1,燃烧概率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的10.3%和6.0%。火烧以地表火和间歇性树冠火为主,平均火强度及蔓延速度分别为2 140.9 kW·m~(-2)和3.7 m·min~(-1)。火行为指数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17.8%和14.0%。[结论 ]研究区森林生态价值和火对环境的影响较高。森林火灾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火灾风险高和很高的区域占31.8%。西部、北部及南部的落叶松林和混交林的火灾风险较高,未来需要加强针对性的林火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秦岭森林潜在火行为数量分类及划分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秦岭林区 4 5块标准地和 2 2 5个样方的冠层易燃物最大密度 (D)、地表可燃物载量 (W )及地表可燃物绝对含水率 ( μ) 3个实测值的 1 35个数据 ,运用Dissimilarityanalysis计算认为 ,调查的 4 5块标准地明显地可聚为 6类。据类间差异性将秦岭森林潜在树冠火行为分为强度树冠火、弱度树冠火和无树冠火 3种类型 ,划分依据为冠层易燃物最大密度 ,区分指标分别为 0 1 1kg/m3 和 0 37kg/m3;地表火强度划分应用μ和W 双因素判断法 ,并将其划分为强度地表火、中度地表火和弱度地表火 3种类型 ,其区分指标分别为地表可燃物载量 1 4 0kg/m2 和地表可燃物绝对含水率 4 0 %。据此 ,秦岭林区潜在火行为共划分为 9种类型 ,分别为强度树冠火强度地表火类型 (D >0 37kg/m3,W≥ 1 4 0kg/m2 ,μ<4 0 % )、强度树冠火中度地表火类型 (D >0 37kg/m3,W≥ 1 4 0kg/m2 ,μ≥ 4 0 %或W <1 .4 0kg/m2 ,μ<4 0 % )、强度树冠火弱度地表火类型 (D >0 37kg/m3,W <1 4 0kg/m2 ,μ≥ 4 0 % )、弱度树冠火 ( 0 1 1kg/m3≤D≤ 0 37kg/m3)强度地表火类型、弱度树冠火中度地表火类型、弱度树冠火弱度地表火类型、无树冠火 (D <0 1 1kg/m3)强度地表火类型、无树冠火中度地表火类型和无树冠火弱度地表火类型  相似文献   

11.
1.森林火灾种类。森林火灾种类分为三种: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2.森林火灾等级。森林火灾等级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  相似文献   

12.
介绍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火灾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多发原因.以1999~2006年在察隅、波密、林芝3县收集的8次森林火警与火灾阻隔带数据及灾后调查数据为依据,以防火阻隔带烧损程度划分地表火行为等级,共划分为4级.防火阻隔带对中等强度以下的森林地表火能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提出建设防火阻隔带要根据森林分布特点科学区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统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森林火灾所带来的损失,不仅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扑救火灾付出的代价,即直接经济损失,还有森林生态被破坏的损失和社会秩序受到干扰以及人们心里状态的失衡等,其损失是多方面的。为了使损失的统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森林火灾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一) 森林火灾基本情况指标体系 1.火灾原因。分人为火源和天热火源两大类。人为火源又分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用火和外来火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又可分许多细目。天然火主要是雷击火、滚石火等。 2.火灾的时间、地点。火灾发生时间包括起火时间、发现时间、扑灭(熄灭)时间、燃烧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有关去年在不丹东部和 Thimphu临近森林火灾的报告不仅仅令人忧虑,另一方面让人认识到了对森林火灾的某些益处。在世界上,林业工作者们都知道,如果让火灾完全远离森林,死木和其它可燃物数量就会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其危害会相当严重。火灾所产生的火苗能到达高大树冠而烧死大树,然而与小火灾仅仅是清除灌木有所不同。这样的火灾燃烧很厉害且相应的破坏性也很大。但如果火灾频繁地在同一地方发生,它们通常是适度的火灾;其火焰只在表面掠过仅清理地面而不烧死大树。 因此,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尤其在赖火生态系统(fire-d…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1-2007年黑龙江省夏季森林火灾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夏季林火种类有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这3种蔓延方式之间相互演变,多数为地表火与地下火同时存在。夏季林火蔓延速度普遍较慢,地表火蔓延速度大多在0.05m/s以下;浅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2-4m/h、草甸为1-3m/h,深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0.2m/h以下、草甸为0.05m/h以下;树冠火蔓延速度一般为180-600m/h。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是陕西秦岭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点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1.2%,主要为次生林。作者根据太自山地区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着重分析了地形、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太白山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大面积分布的落叶栎林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而频繁的人为活动则为发生森林火灾提供了主要火源。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秦岭地区森林火灾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秦岭地区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着重分析了地形、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大面积分布的落叶栎林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而频繁的人为活动则为发生森林火灾提供了主要火源。  相似文献   

18.
<正>森林火灾中90%以上属于地表火。秦岭南麓所发生的森林火灾99.8%以上属于地表火。对发生的森林地表火灾,如何组织及早扑灭,尽可能地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笔者近年来广泛收集了秦岭南麓林区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9.
实现森林可燃物阻隔技术是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基础.基于可燃物阻隔技术的火烧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技术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可燃物阻隔带技术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并使可燃物呈不连续分布.火烧阻隔带技术是充分利用火的作用,烧去燃烧的森林可燃物,降低森林火灾危险性.目前火烧阻隔带技术已成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是在开放环境中的自由燃烧过程 ,由于受可燃物特征与分布、空气湿度、地形与风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构成了森林火灾的复杂性与随机性。由于自燃、雷击和人为因素等火源不可能彻底排除 ,森林火灾不可避免。大面积高强度火可以烧毁森林 ,造成地面光秃和加速土壤侵蚀 ,但小面积低速度火却可以减少地面多余可燃物 ,有助于林木的火后更新和生物栖息。因此在预防森林火灾中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发展重点 ,用计划火烧减少可燃物 ,营造防火林带隔断可燃物的连续性 ,可以达到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目的。1 近年来林火管理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