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新城疫又称“伪鸡瘟”或“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而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缓慢,症状不典型,能引起鸡轻度或不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性和出血性变化,曾被称为“出血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正鸡新城疫又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鸡和鸟类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在亚洲地区分布广泛,所以又称亚洲鸡瘟。本病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及粘膜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由于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该病多以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在临床上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2015年11月份凌源市宋杖子镇养鸡户发生了一起隐性新城疫。现将诊断情况汇报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主诉该饲养户饲养3200只220日龄左右蛋鸡,180日龄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在我国民间俗称“鸡瘟”,也称“亚洲鸡瘟”。这与欧洲国家所称的“鸡瘟”不同,欧洲国家的鸡瘟是一种禽流感疾病,也称“真性鸡瘟”。 鸡新城疫是一种因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分布在脑、脾、肺、骨髓、体液中,病毒在鸡体内能迅速繁殖。各种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上鸡新城疫,幼雏鸡感染性最高。 鸡新城疫也存在于其他鸟禽类.如鸭、天鹅、塘鹅、野鸡、燕八哥、麻雀、鹌鹑、老鹰、乌鸦、孔雀、鸽子等。这些鸟禽类发病后,能将病毒传染给鸡,从而引起鸡的新城疫大流行。新城疫流行可以造成90%的鸡死亡。自然感染潜伏期3-…  相似文献   

4.
<正>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新城疫病毒(NDV)是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是禽I型副黏病毒的代表株。NDV的DNA类型属于单股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俗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当前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该病是因鸡感染新城疫病毒而引发的一种严重的免疫抑制疾病。鸡新城疫的传播流行不受季节影响,养殖场内一旦发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将影响养殖场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概况了鸡新城疫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I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精神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因其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被列入A类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介绍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新城疫,俗称鸡瘟,又称亚洲鸡瘟、非典型性鸡瘟。该病由新城疫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鸡、火鸡、珠鸡、鹌鹑,以及野鸡对该病有易感性,鸡的易感性最高,但近几年鹌鹑发病率呈现走高的趋势,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流行特点鹌鹑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败血症,死亡率较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病毒主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下痢、精神紊乱及黏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的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内的一种寄生虫病.试验以2006年3月23日某养殖户送检的8只病鸡为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鸡新城疫与蛔虫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学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于1926年最早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同年在英国新城也发生流行,因此而被命名为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在我国俗称为“鸡瘟”。新城疫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而我国对本病的报道最早记载于1928年。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被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现如今疫苗预防仍是我国控制鸡新城疫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又名伪鸡瘟、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动植物进出口检疫的一类传染病。近年来鸡新城疫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占鸡发生病毒病总数的45%左右,而且是在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王祥 《兽医导刊》2016,(11):19-22
正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禽病,尽管大家一直在不断努力应对,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下面仅对该病的诊断、防治及研究的经历谈一些心得和体会。一、新城疫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虽然造成  相似文献   

12.
<正> 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由于多数饲养鸡群都采取了新城疫预防接种和综合防疫相结合的措施,已大大减少了本病危害。但是近年来,由于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禽及其产品贸易往来更加频繁,防疫和用药方式不太合理,使得过去那种最急性和急性的新城疫病例已经较少见到,而比较多见的是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在我国的规模化饲养和散养并存的复杂饲养条件下,如何控制好鸡新城疫已成为直接影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预防鸡新城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对饲料、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免疫及疾病监测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控。本文结合当前养鸡生产可能导致新城疫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科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由于多数饲养鸡群都采取了新城疫预防接种和综合防疫相结合的措施,已大大减少了本病危害。但是近些年,由于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禽及其产品贸易往来更加频繁,防疫和用药方式不太合理,使得过去那种最急性和急性的新城疫病例已经较少见到,而比较多见的是免疫鸡群的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在我国的规模化饲养和散养并存的复杂饲养条件下,如何控制好鸡新城疫已成为直接影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为亚洲鸡瘟、伪鸡瘟,我国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和高度毁灭性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强毒感染易感禽在临床上常呈败血性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本病发病急、致死率高,经常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又称亚洲鸡瘟,它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疾病。笔者总结分析了该病的发病的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是由副黏病毒科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本文从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方面对该病进行介绍,以期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诊断与防制的体会(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禽病,尽管大家一直在不断努力应对,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下面仅对该病的诊断、防制及研究的经历谈一些心得和体会。1.新城疫目前仍是我国最危险的禽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虽然造成毁灭性死亡损失的急性新城疫现已很少见,但由新城疫直接或间接引起的鸡呼吸道病、产蛋下降或偶而的大批死亡仍使养禽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许,现今国内还没有哪个养鸡场可以不接种新城疫疫苗(SPF鸡场除外),很多表面健康的鸡群实际上仍带有新城疫的活病毒(包括疫苗病毒或现场野毒)。一个鸡场,…  相似文献   

18.
<正>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城鸡瘟、亚洲鸡瘟、伪鸡瘟等。近年来,全国各地鸡场新城疫  相似文献   

19.
<正>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该病又称为新城鸡瘟、亚洲鸡瘟、伪鸡瘟等。近年来,全国各地鸡场新城疫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ND)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兴起与发展,尽管人们重视了该病的预防工作,但仍然摆脱不了该病的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临床上常发现,免疫鸡群发生以轻微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产蛋鸡以产白壳蛋、软壳蛋,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的非典型新城疫已成为养鸡业的突出问题,给养禽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也给我们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断和防制带来很多困难。下面结合我的临床经验谈谈我的看法与体会。"一、非典型新城疫的临床特点"(一)症状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