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开始肆虐,每年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往往只能怀着侥幸心理希望不要暴发此病。但每年一旦发生此病,大多数养殖户就会束手无策,经济损失惨重。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以防为主,在罗非鱼暴发鱼病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抢救措施,使暴发性鱼病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养殖损失降到最低,从而获得较大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病因分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链球菌病有2种病原,即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5年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是海豚链球菌,且疾病的发生多呈局部性的零星暴发流行。但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抗病性能退化,罗非鱼链球菌病呈现大面积、高死亡的急性流行暴发,且病原主要是无乳链球菌。近3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广泛暴发,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  相似文献   

3.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可产生外毒素,对动物具有致死性,由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引起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被认为是对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而且链球菌还可随伤口感染人类.近几年来,因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流行,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2011年5月~10月,广西多地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危害各种规格的养殖罗非鱼,共造成7127吨鱼死亡,经济损失8610.8万元,已严重制约了广西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近两年广西养殖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且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菌株.而生产实际中,药物防治仍是目前养殖户针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普遍采用的主要控制措施.本试验选取12种常用国标渔药,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旨在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9年广东粤西地区大规模爆发罗非鱼链球菌病以来,这种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病害在每年高温时节从没消停过,而且目前还没有药物可救治,一旦暴发,养殖户损失惨重。链球菌已成为罗非鱼养殖户难以摆脱的梦魇。《海洋与渔业》记者近日获悉,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汤菊芬副教授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找到了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份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突然暴发,给我省罗非鱼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卢迈新 《南方水产》2010,6(1):75-79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脊椎动物包括猪、牛、鱼等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受感染的鱼类包括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以温水性鱼类最为严重。近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尤其在2009年,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地区养殖罗非鱼的链球病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达50%~70%,甚至更高。链球菌病已严重危害着中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家勇 《内陆水产》2006,31(2):15-15
根据目前资料报道,引起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菌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非溶血性链球菌。近几年池塘养殖罗非鱼,网箱养殖罗非鱼不时发生此病,此病多流行于夏秋高温季节,也危害虹鳟、斑点叉尾□、香鱼等鱼类。笔者在2004年8月下旬诊治过罗非鱼链菌球病。现将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场来势汹汹的罗非鱼链球菌病,让整个华南罗非鱼产业震惊,上至科研院所,下至养殖户,为之求索。广西水产研究所渔业病害防治研究室早在2005年,就开始对罗非鱼链球菌病进行局部跟踪,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疫苗防治能基本免绝罗非鱼感染链球菌病。而这场似乎越演越烈的暴发性疾病,也将广西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推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链球菌病近年来逐渐成为危害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报道的有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常引起鲑鳟鱼类、罗非鱼、梭鱼、叉尾鮰等多种海、淡水鱼类发病。2009、2010年浙江湖州、嘉兴等地养殖牛蛙暴发链球菌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抗病力强"的罗非鱼也难逃疾病的威胁。近年来病害的时有暴发更是阻碍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如2009年在我国南方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就给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就目前罗非鱼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为广大基层水产工作者和养殖户在对罗非鱼疾病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海洋与渔业》2012,(1):4-4
“罗非鱼暴发链球菌病3年多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有效药?3年了。链球菌病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更加厉害。作为养殖户。我要问问这些享受国家俸禄的水产研究机构、专家教授们。整天都在忙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省肇庆、广州、番禺三个地区发病罗非鱼肝、肾、脑中分离出3株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中草药药敏试验显示,茵陈蒿散、黄连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改方、三黄散、黄连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链球菌病,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及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病,主要病理特征为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采食减少或绝食,游姿平衡失调,翻滚,转圈,解剖病鱼可见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色浅,肠腔充满淡黄色液体,肝脏增大。近期,华南地区养殖罗非鱼出现链球菌病,其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重很快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罗非鱼饲料经销商、罗非鱼出口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病鱼体中进行罗非鱼链球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中药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随着饲料成本的不断上升,链球菌病的暴发蔓延,罗非鱼养殖户处于微利或亏本的边缘。如何帮助养殖户找到一种发病率低、经济效益好、回报稳定的罗非鱼养殖模式,我们2009年在海南通过与饲料公司及养殖基地合作开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及养殖准备试验选择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新天久养殖基地,两口池塘面积均为9亩,池深为1.8~2.0米,水源方便,进排水设施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冉春丽 《中国水产》2013,(11):48-50
2009年以来,罗非鱼“链球菌病”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特点为每年4月~5月气温上升开始发病,8月~9月死鱼达到高峰,10月份气温下降以后才有所缓解。笔者在近几年对罗非鱼养殖情况的跟踪统计发现,水质较好的池塘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要远低于水质较差的池塘,而且即使出现了链球菌病,死鱼量也比水质差的池塘少得多。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难以治愈,对于从业者,通过调控水质,不失为减少病害发生减少养殖损失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肖辉  覃超 《海洋与渔业》2011,(10):44-45
罗非鱼链球菌病2009年开始在海南、广东局部地区爆发,今年自七月份以来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多省养殖区域大规模暴发。今年罗非鱼链球菌发病症状与往年不一样,从小规格鱼苗就开始死亡,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许多养殖户看鱼得急病乱用药,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杨洋 《内陆水产》2009,(9):8-10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罗非鱼行情一直不理想。记者近日了解到,在珠三角地区罗非鱼650g以上规格的罗非鱼仅3元/500g,海南地区罗非鱼价格稍好,500g以上规格仍有3.5元/500g,不过海南以精养为主,该价格下养殖户仍然利润微薄。“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期由于高温天气,海南罗非鱼更是大面积暴发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链球菌病是我国池塘养殖罗非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连续多年造成养殖业者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养殖业者防范心理极强,池塘一旦发现有罗非鱼死亡,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马上就按照治疗链球菌的方式内服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水产药店技术人员不能给养殖户做出正确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造成目前罗非鱼发生疾病后的盲目处理和混乱用药,再次发生链球菌病也越来越难处理。通过对部分罗非鱼养殖池塘的发病和处理情况调查了解,本文总结目前罗  相似文献   

18.
秋苗产能减少20%.市场缺口大 九月,小小罗非鱼秋苗已经等不及出鱼高峰期的到来而早早游入了池塘。与往年不一样,今年大部分养殖户在9月到来之前就已经着手补苗了。这些补苗并不是以前周期性投放秋苗,更多是因为7月高温天气以来,由于高温、链球菌病暴发造成罗非鱼死亡而采取的补苗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夏季.罗非鱼养殖户真正见识了链球菌病的强大杀伤力。链球菌病所到之处,惨不忍睹……回想种种,怎能不让人扼腕痛惜?进入冬季,链球菌病也呈现了偃旗息鼓之势。然而,它们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暂时“潜伏”,伺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由于其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肉味鲜美等特点而深受养殖户欢迎。但近几年罗非鱼疫病,特别是链球菌病发生和流行引发较大损失,打击了养殖户的热情。笔者根据广东省阳江市明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实际试养经验,以及阳江市目前罗非鱼养殖现状,总结了奥尼罗非鱼生态式高质的养殖技术,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