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是我国乃至世界柑橘的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但由于原来柑橘园建园条件差、管理粗放、柑橘园分布零星、品种搭配不合理及受异常气候影响等原因,严重制约着重庆柑橘业的发展。为了应对美国、巴西等柑橘业发达的国家的冲击,我们应积极抓住我国农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有利条件,基于国内消费市场,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和恰当的政策措施,采用适当的模式,努力推动重庆市柑橘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因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盛产柑橘。目前,忠县已经建成35万亩(1亩≈667m2,下同)标准化柑橘基地果园。近年来,忠县依靠柑橘园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优质土鸡养殖,已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道路。为进一步提高忠县柑橘园优质土鸡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优质土鸡生产适度规范化、标准化,西南大学和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局进行技术合作,通过研究,形成柑橘园生态优质土鸡养殖的关键技术,概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取南丰75个和衢州41个柑橘园土壤及叶片,对样品中铜和锰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丰和衢州柑橘园土壤有效铜均表现为过量。其中,南丰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为3.00mg/kg,铜过量比例为85.3%;衢州土壤有效铜含量平均为3.68 mg/kg,铜过量比例为95.1%。南丰柑橘园土壤有效锰含量平均为7.41 mg/kg,缺乏比例为22.7%,适量比例为77.3%;衢州柑橘园土壤锰含量平均为7.21 mg/kg,缺乏比例为26.8%,适量比例为73.2%。南丰和衢州柑橘叶片铜含量均表现为过量。其中,南丰柑橘叶片铜含量平均为54.68mg/kg,过量比例为98.7%;衢州柑橘叶片铜含量平均为51.49mg/kg,过量比例为95.1%。南丰柑橘叶片锰含量平均为117.78 mg/kg,过量比例为78.7%;衢州柑橘叶片锰含量平均为99.79 mg/kg,过量比例仅为2.4%,其余均为适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各省都盛产柑橘,仅湖南省就有柑橘园约40万公顷,年产柑橘约100万吨,柑橘皮的20万吨。过去;这些柑橘皮除去收集小部分做药物外,大部分都是丢弃浪费掉了,实在可惜。其实,柑橘的皮、脉络和核都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纤维素,还含有铁、锰和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性诱剂对象山县柑橘园中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同时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及离橘园不同距离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潜叶蛾虫量在8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12日达到最高峰,9月到10月间断出现4个小高峰,11月之后虫量很低;性诱捕装置所诱柑橘潜叶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的诱集量无显著影响;在树冠边缘和树冠中心悬挂诱捕器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也无显著影响;柑橘潜叶蛾性诱剂的有效诱捕距离应在20m范围之内,超过20m则诱虫效果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科学使用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象山县柑橘潜叶蛾的危害,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取新型杀虫剂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和当前常用药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于201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柑橘园和2019年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柑橘园对潜叶蛾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0000~20000倍液对柑橘潜叶蛾药后10 d的杀虫效果为82.81%~93.13%,药后14 d的保梢效果为76.87%~89.26%;对照药剂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和保梢效果均显著低于试验药剂各浓度的效果,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和保梢效果与试验药剂20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但显著低于10000倍液和15000倍液的防效。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能够有效防治柑橘潜叶蛾,且对柑橘安全,对非靶标生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紫云英套种在新种柑橘园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观察其生长适应性及抑制其他杂草的能力,结果表明:紫云英完全适应在新种柑橘园内生长,并有很强的抑制杂草能力。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研究了零化学农药技术模式对红美人柑橘有害生物防控、果园昆虫生物多样性、果实商品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了综合效益。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式对柑橘园红蜘蛛、蚜虫等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常规防控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柑橘园昆虫种群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方面,零化学农药使用区有害生物优势集中性指数最低,非靶标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自然控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每667㎡纯收益70348元,较常规防控区、空白对照区分别增6.46%、15.14%;经综合效益评价,每667㎡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9040.7、24627.5元,说明集成应用零化学农药防治技术可有效保障生产安全和果园生态安全,在柑橘绿色生产中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1年生椪柑/枳橙为材料,研究长期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柑橘根叶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菌根侵染率,抑制幼苗生长。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柑橘幼苗生长的抑制,显著提高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同时,接种AMF进一步促进干旱胁迫下植株根叶可溶性糖及蛋白积累,但在胁迫后期菌根效益削弱。接种AMF可提高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SOD、CAT、POD活性,而显著降低幼苗根叶Pro和MDA含量,并随时间的延长MDA降低率越高。由此可见,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植株生长,改善渗透调节,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柑橘耐旱性,从而使柑橘在干旱环境下更宜存活。  相似文献   

10.
柑橘已是世界第一大水果,2018年全球产量为1.52亿t,迄今有139个国家生产柑橘。为系统归纳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柑橘的科技成就与实践经验,周常勇组织部分国内经验丰富、老中青相结合的柑橘科教人员编写了《柑橘》一书。全书以柑橘产业技术为主线,按照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进行章节划分,共分15章:第一章柑橘产业概况,第二章柑橘区域布局与优势区域发展战略,第三章柑橘种质资源与优良品种,第四章柑橘砧木选育与苗木生产,第五章柑橘标准园建设,第六章柑橘树整形修剪,第七章柑橘园土肥水管理,第八章柑橘花果管理技术,第九章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果园防灾减灾,第十章柑橘质量控制与优质安全生产,第十一章柑橘采后生理、贮藏及商品化处理,第十二章柑橘加工与综合利用,第十三章柑橘设施栽培与观赏柑橘,第十四章柑橘信息技术与机械化管理,第十五章柑橘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摘要:土壤水分是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高效、无损、精准的获取柑橘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利用ASD光谱仪选取了适宜的响应波段(350~1075nm)的数据作为试验光谱反射率,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MLR)对提取的特征波段反射率及9种光谱的转换形式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利用实测柑橘根系0~60cm的土壤含水率进行验证,建立了预测柑橘园土壤含水率的高光谱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0~20cm的深度条件下变化最为明显,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光谱的微分处理较非微分处理,与波长的关系曲线波动更大且反演精度显著上升;柑橘园的试验样本水分的特征波段在700~760nm以及950nm左右是进行建模优先考虑的特征波段;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和倒数的对数(lgR-1)的一阶导数对土壤水分的拟合精度较高,两种拟合方式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0.876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均达2.19%,相对分析误差(RPD)均达7.107;其中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为预测柑橘园土壤含水率的最优模型,在进一步验证中实测值和模型计算值拟合的相关系数高达0.992。因此,基于光谱对数(1gR)的一阶导数构建的模型可实现对柑橘园土壤水分的精确监测。  相似文献   

12.
对赣南16个县(市)223个代表性柑橘园5~35cm深的背景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有65.0%果园背景土壤pH值适宜或较适宜柑橘生长,95.5%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有效N、P、K缺乏的果园比例分别为40.8 %、92.8%和67.3%,中量元素养分Ca和Mg缺乏的果园比例分别为44.8%和89.2%,分别有5.8 %、14.4 %、44.6 %、26.0 %和67.2 %的果园缺乏有效Fe、Mn、Zn、Cu和B。另外,土壤有效Ca、Fe、Mn、Zn和Cu在部分柑橘果园背景土壤中存在过量现象,分别占3.6%、4.5%、9.9%、2.2%和4.5%。赣南地区柑橘园需重视土壤pH的调节及有机质、Ca、Mg和Zn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经济的柑橘绿斑病防治药剂,2016年-2017年在重庆永川区吉安镇黄沙村柑橘园采用生石灰粉、99.5%冰醋酸液、29%石硫合剂水剂和硫酸铜4种药剂对柑橘绿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的各处理对柑橘绿斑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生石灰粉50倍液和80倍液与99.5%冰醋酸液100倍液和15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是84.40%、79.49%、84.44%和79.53%,经方差分析,4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处理防治效果较差,综合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生石灰粉80倍液防治柑橘绿斑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嘉陵区不同柑橘果园的生产日志,分析了该区柑橘果园生产成本构成及其比例。在调查的三个柑橘园中,肥料成本占比最高,占总成本的31.40%~46.18%,其中肥料成本中59.30%~89.70%来自复合肥;施肥、除草、喷施杀虫杀菌剂在三个果园中用工成本占比较高;农药、果袋、水电等其他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11.21%~21.12%、8.72%~16.25%。为今后该地区果园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22年6-8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出现了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多项高温、干旱指标超过历史记录,对东魁黄岩杨梅造成严重伤害。为了解高温热害、干旱对东魁杨梅的影响原因和为害规律,对黄岩杨梅的主要产区和典型基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年东魁杨梅为害率达73%,灾情指数达21.4。高温热害影响范围广,叠加干旱后影响严重,死亡率达1.9%,还有3.6%树势遭受严重影响,次年无法形成产量。其次,热害干旱强烈抑制了东魁杨梅的夏梢抽发。研究认为,微环境对旱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以后杨梅靶向抗旱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另外,针对灾情提出了高温抗旱管理的若干对策措施,为来年健树壮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明了一种柑橘喷白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喷白涂料+水为试材,在连续日最高温30℃以上时,采用柑橘树体全株喷白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柑橘日灼病,且通过调节配方可以有效降低柑橘全爪螨、柑橘锈瘿螨和柑橘溃疡病的发生率,适宜在易发生柑橘日灼病的高温地区推广使用。以茂谷柑为试材,采用此防日灼喷白处理,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速度和果实内在品质与不喷白的对照无显著差异,且能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分析柑橘园间作大球盖菇模式对紫色土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碳循环及缓解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在紫色土柑橘园中间作大球盖菇,对比分析密植间作(HD)、正常间作(TC)、稀疏间作(SP)和裸地对照(BT)及辅料对照(ST)等5组处理对紫色土柑橘园上下层(0~10 cm,30~5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等指标的影响。在大球盖菇整个生长期中,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密度显著影响上、下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SMBC)的含量,且上层(0~1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高于下层(30~50 cm)土壤。此外,各处理在不同土壤层次中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上层(0~10 cm)土壤中,密植间作(HD)处理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及SMB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下层(30~50 cm)土壤中,稀疏间作(SP)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微生物量碳(SMBC)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柑橘/大球盖菇间作系统中,间作密度与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柑橘/大球盖菇间作能够显著提高上层(0~10 cm)土壤中碳库管理指数,却不利于下层(30~50 cm)土壤碳的累积。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紫色土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形成和累积,增加紫色土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8.
长阳通过改良柑橘苗木起苗、运输和移栽技术,在高温条件下长距离移栽柑橘裸苗,取得了高达98%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高温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温干旱胁迫对1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品种都表现出生长速度减缓、叶色变浅、叶宽减小,伤害表现显著,且分蘖能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处理与对照恢复时期的伤害比率的测定可知,高温、干旱双因子胁迫作用较之干旱单因子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柑桔木虱( Diaphorina citri Kuwayam.)是果园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主要传播途径,明确果园柑桔木虱扩散规律,就掌握了柑橘黄龙病传播蔓延趋势。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广西金秀县桐木镇一个具有特殊条件的柑橘园开展自然条件下柑桔木虱种群扩散规律的调研。本研究结果与现有国内外相关报道有明显差异性,柑桔木虱传入新果园,刚开始时形成“中心虫株”,然后向外扩散;风是自然条件下影响柑桔木虱种群扩散的主要因子,柑桔木虱扩散与风具有明显正相关,柑桔木虱扩散范围、趋势与风的吹向基本吻合,呈现以“中心虫株”为头部的慧星扩散形状;无台风异常天气影响下,柑桔木虱种群一年自然扩散距离约为10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