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研究以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高海拔山区运用不同断根方式对旺树枝叶生长及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断根处理较对照组(未断根),其物候期、生长势、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离植株40 cm处挖30 cm宽环状沟,沟深40 cm处理,萌芽期推迟16 d、新梢粗度下降39.4 %、叶面积下降66.5 %、小果率下降47.5 %,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提升至21.9 %,花色苷提升1.2 %,总糖提升至122.2 mg/ml,显著高于对照。断根处理可有效推迟物候期,削弱地上部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结果可为高海拔山区种植的巨峰葡萄在控制长势,推迟物候期以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500倍糖醇钙肥处理的果穗重量、果粒重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钙处理对适度延缓巨峰葡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贮藏保鲜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钙肥施用时期与浓度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萌芽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土施不同浓度硝酸钙,果实成熟期测定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香气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钙肥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与施用时期和浓度均有关,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影响,适量高水平钙肥有利于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提升;萌芽期和转色期施钙肥对葡萄香气品质具有显著性影响,萌芽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醛类香气含量的增加,转色期施用低水平钙肥有利于酯类和萜烯类香气含量的增加。从提高果实品质考虑,建议葡萄生产上将萌芽期和果实转色期作为施钙肥的2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葡萄避雨栽培的优点及配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避雨栽培的优点 减较病害 ,降低成本。南方葡萄主要受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霜霉病等 4种病害为害 ,雨水是这些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媒介。据笔者观察 ,以美国红提为例 ,避雨栽培的基本上未发生病害 ;露地栽培的黑痘病病叶率 6 0 %~ 72 % ,灰霉病病穗率达 88 1%~ 10 0 % ,霜霉病病叶率13 7% ,炭疽病病果率 11 9%。避雨栽培可减少5 0 %的农药使用量和工时 ,不仅降低成本 ,还可减少果实农药残留量。着果稳定 ,确保良穗。目前南方种植的葡萄仍以鲜食兼加工酿酒的巨峰品种为主 ,该品种落花落果严重 ,着果率不高。我地 4月底至 5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第4期《巨峰葡萄对硒元素的吸收运转规律》(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4年生露地栽培巨峰葡萄(砧木为贝达)为试材,采用土施氨基酸硒肥0.1、0.2、0.3、0.4 g/株四种施用量和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006%、0.01%、0.015%、0.02%的氨基酸硒肥2种处理方式,研究氨基酸硒的不同施用方法和不同施用量条件下巨峰葡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特性。试验结果显示,(1)盛花期叶面喷施0.01%氨基酸硒(最适浓度)和土施0.3 g/  相似文献   

6.
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2期《优化配方施肥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陈丽楠等)报道,于2010-2012年进行此项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方对红地球和巨峰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葡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最佳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钙、硅、硼、锌肥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以施肥配方1,即施用纯N15%、P2O5 7.5%、K2O 18%、CaO 10%、SiO2 8%、B 2%、Zn 1%配方肥的葡萄百叶重、单穗重和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果实品质也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索C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磷钾肥(对照)。  相似文献   

7.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宝岛蕉化肥施肥量(N 300g、P2O5 120g、K2O 600g)为常规处理(TK),增设无肥处理(CK),研究化肥减量0%(T1)、20%(T2)、30%(T3)、40%(T4)配施6kg/株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T1~T3处理分别较TK处理产量提高31.98%、26.31%和12.67%,且TI和T2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T2处理较TK处理显著增加果指长4.13%、果指围6.08%、单果重10.89%、收获率15.00个百分点。与TK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12.60%~30.84%,化肥减量40%以内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可食率、Vc含量,且T2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0%。就经济效益而言,与TK处理相比,T1、T2处理总利润分别增加83.66%和69.03%、产投比分别提高10.78和12.65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在本试验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化肥减量20%配施6kg/株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提高香蕉产量,协调香蕉产量构成各因素,提升香蕉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夏黑、巨峰、甲菲露、野酿2号、亚拉多密、阳光玉女、甜毛葡萄等7种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砧穗组合,推动该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产业发展。【方法】以7种砧穗组合为试验组,阳光玫瑰葡萄自根苗为对照,进行大田重复种植试验,并定期对阳光玫瑰葡萄物候期、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结果】生育期方面:阳光玉女砧可缩短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4-5天,野酿2号砧可延长阳光玫瑰葡萄生育期约7天;植株长势方面:巨峰砧对促进阳光玫瑰葡萄芽的生长作用明显,甲菲露砧、甜毛葡萄砧、野酿2号砧会削弱阳光玫瑰葡萄长势;果实性状、产量、商品率方面:巨峰砧各项指标值均高于自根苗,甜毛葡萄砧及阳光玉女砧各项数值较低;果实内在品质方面:综合六个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发现,巨峰砧果实中TSS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自根苗,野酿2号砧果实中TSS含量平均值最低。另外,不同砧木品种果实糖酸比测定结果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趋势类似,但巨峰砧果实中氨基酸总量比自根苗减少51mg/100g。【结论】7种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以巨峰和夏黑2种砧木的各项测量指标值优于或接近自根苗。  相似文献   

9.
在花期出现连续阴雨天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采用GA3处理巨峰葡萄的花序和果穗,研究其对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落花终期用25mg/L GA3浸蘸花序,花后12d用25mg/L GA3浸蘸果穗,综合表现最好,坐果率高,无核果率可达95%,果粒大小均匀,果穗大小适宜,果实品质较好,有效克服了花期连续阴雨天对巨峰葡萄坐果和果实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葡萄电商分散物流中常温贮运技术需求,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电解式臭氧水结合其它物理保鲜方法,研究适宜的臭氧水处理条件,及其优化组合对葡萄常温物流期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电解式臭氧水最佳处理条件为19 mg/L处理果实11 min,结合物理保鲜优化组合贮运5d后,与空白对照(CK1)组相比,果实腐烂率显著降低19.10%(P<0.05),落粒率显著降低57.60%(P<0.05),新鲜度保持良好(为99.10%)(P<0.05),优化组合也减缓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下降,保鲜效应优于各单独物理保鲜的对照(CK2、CK3、CK4)处理,表明该方法对葡萄常温物流期有良好保鲜效果,可满足国内电商物流平均周期(3-5d)果实商品性。  相似文献   

11.
为开展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及优良新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以‘巨峰’、‘鄞红’、‘阳光玫瑰’、‘巨玫瑰’、‘蓝宝石’、‘浪漫红颜’和‘新雅’7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葡萄果实的17个品质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个葡萄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间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5.440%,可以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7个葡萄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鄞红>巨玫瑰>巨峰>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新雅>蓝宝石,与果实品尝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摸清了湖州地区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发现鄞红和巨玫瑰两个品种在该地区综合品质表现优,这些对指导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调查2019年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情况,并进行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研究。对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这4种施药方式进行差异性比较,进而优化微生态制剂施药方式,以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结果表明,2019年福建省酸腐病、黑曲霉病危害严重,炭疽病危害次之,灰霉病、白腐病危害相对较轻。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避雨栽培模式能显著降低炭疽病危害(P < 0.05)。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的施药方式能显著降低酸腐病发病率并显著增加百粒重,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建议福建省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须重视对酸腐病、黑曲霉病的防治,加大避雨栽培模式的推广力度,并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葡萄果实病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性信息素在南方梨园中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应用效果,采用悬挂迷向丝和涂抹迷向膏剂在田间开展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和效益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悬挂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涂抹迷向膏剂和对照处理,悬挂迷向丝处理后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迷向率和蛀果率分别为71.52%和5.5%;涂抹迷向膏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不显著。悬挂迷向丝的不同密度处理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悬挂密度的增加,蛀果率降低。梨小食心虫农药防治成本及效益评估结果显示,以每667m2悬挂迷向丝50根收益最高,减少梨果损失金额883元,每年减少3次化学农药的使用。本文明晰了性信息素处理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筛选出经济有效的性信息素使用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种植面较大的鲜食葡萄阳光玫瑰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其生产的应用效果。本文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鲜食葡萄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10%~30%化学氮肥处理的鲜食葡萄单穗质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89%~10.16%、6.23%~18.28%和5.53~10.89个百分点,鲜有机肥适量替代鲜食葡萄化学氮肥处理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常规施肥好。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相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提高1.31%~18.29%,葡萄功能叶SPAD均值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鲜食葡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总糖含量显著增加33.37%~45.57%,Vc含量9.64%~24.50%,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8%~2.52%,总酸度显著降低达-1.98%~ 18.64%;糖酸比提升33.90%~78.04%。综合以上结果,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葡萄光合特性与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改善,并提高品质及产量,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08N+OF)处理为最佳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平均穗重、糖酸比、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桂南地区巨峰葡萄春季芽眼经破眠剂处理后萌芽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以7年生平棚架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对结果母枝留5-9芽修剪5个处理,每修剪处理两行共60株。修剪后对所有试材用2.5%单氰胺催芽,同时对每个修剪的2行分别进行刻伤与不刻伤(对照)处理。对每修剪处理随机选取5株树调查5个不同节位修剪的刻伤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和新梢有花率,并分析其萌发的结果母枝冬芽成花率和结果母枝调查芽有花率。结果表明:刻伤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长梢修剪的萌芽率,并有使各节位出现花芽几率均等的趋势,对于短梢修剪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64周龄罗曼灰父母代种鸡81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葡萄籽粕替代基础日粮中3%、4.5%、6%、7.5%、9%玉米的试验日粮(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籽粕能够明显抑制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降低,对于日均产蛋量,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产蛋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38%、14.76%、18.09%(P<0.05),各试验组蛋鸡的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软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籽粕处理组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壳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葡萄籽粕添加量的增加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葡萄籽粕能够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1);并能够提高种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P>0.05)。综上,在种鸡产蛋高峰后期日粮中以葡萄籽粕替代玉米,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改善鸡蛋品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且以替代6%的玉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素英 《中国饲料》2022,1(4):41-44
文章旨在评估饲料添加不同水平百香果籽提取物对肉兔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44只50?d平均体重为(668.38±1.55)g的肉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肉兔.在为期7周的饲养期间,对照组肉兔饲喂基础日粮,T1和T2组肉兔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0和200?mg/kg百香果籽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摘 要:以‘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海藻精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精的最佳喷施处理次数,为‘夏黑’葡萄的种植、品质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以5月开始对谢花后的幼果穗作为原材料,每隔10天喷施一次0.25%的海藻精,共喷施5次,测定单果重量,果形指数,单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色差值等指标,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夏黑’葡萄喷施1到3次0.25%海藻精后,可以提高葡萄的单果重,纵径,横径,L*值,a*,h°,CIRG,果皮硬度,与CK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15%,4%,60%,59%,20%,28%,12.7%,果肉硬度降低。喷施1次时,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糖的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9.28%,7.03%,74.70%。当喷施2次时,单宁含量降低得最显著,较CK组降低了86.10%,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高了73.37%,1.01%。单果重,横径,纵径和果肉硬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总糖,h°和CIRG与糖酸比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糖酸比,总糖,单宁,横径和纵径L*呈显著正相关;糖酸比和总糖与a*,b*,c*呈现显著负相关;单宁,横径,纵径b*,c*与CIRG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综上所述:采用0.25%海藻精喷施‘夏黑’葡萄1-3次,能提高葡萄果实的营养价值和果实品质,为‘夏黑’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