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国农科院视察时强调,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2004年3月26日,回副总理一行考察了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国家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和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遥感中心;听取了翟虎渠院长、作物科学所万建民所长、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所梅旭荣所长、哈尔滨兽医所孔宪刚所长分别就中国农科院改革发展情况、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的科技措施、改良土壤条件的科技措施、禽流…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05
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宁夏农林科学院李生宝副院长率农作物研究所刘炜所长、魏亦勤书记等应邀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进行考察,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达成了未来"院所"、是"所所"发展合作意向,尤其是在水稻、小麦、玉米转基因研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进程,展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深入总结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的宝贵经验,充分挖掘"三农"领域各方智慧,展望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前景,《农业展望》特开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农业农村70年与未来展望"专题征文活动,衷心希望您能够惠赐佳作。针对专题来稿文章,我们将加快审稿进度,予以录用的文章将优先发表。一、征文主题回顾与展望:中国农业农村70年与未来展望二、征文的主要内容(不限于此)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15~18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繁育研究室2011年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颜龙安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出席并全程参加了会议,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以及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等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主持,会议就四川育种进展、育种思路、转基因育种以及种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粮食生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由供给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产量增加1万亿斤,单产增加4倍多,人均占有量翻了一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有  相似文献   

6.
主编速递     
<正>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之年,是推动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事业大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投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使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投资总额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投资总额呈几何倍数增长,这其中与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分析中国农业政策与农业投资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期国家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及农业投资状况;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每个时期中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投资的影响。最后,结合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农业政策及农业投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达到了60%。中国农业科学院不断创新农业科学理论和方法、突破高新技术、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成为承担农业高新技术的国家队,未来将坚持面向生产,解决生产问题,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品质改良,实现产量与品质兼并。"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郑业鲁所长主持的畜产品消费需求量预测系统示范课题交流研讨会在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一楼会议室举行。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产品数量安全智能分析与预警关键技术支撑系统及示范项目的四个课题之一。项目总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许世卫研究员、所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副院长、省  相似文献   

10.
<正>浩瀚长河,岁月悠悠,潮起潮落。中华民族植五谷、饲六畜,形成了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模式和独特的用地养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成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农业科技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70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现代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为保障国  相似文献   

11.
9月16日,河北农业科技辛集传播站成立大会在辛集市农技推广中心举行,会上,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院专家服务团团长李广敏做了《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站推动农业科技入万家》的讲话,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对传播站的工作内容做了简单介绍。辛集市副市长闫建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做了总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林牧渔业科技发展迅速,实现全面繁荣、协调发展;农业科研条件实现巨大飞跃,形成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建立设施完备、装备精良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农业对外开放成就跃居世界前列,农业科技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由"八五"期间的24.36%增长到2019年的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1-30日,坦桑尼亚农业研究所(NARI)所长Elly Kafiriti博士和腰果首席专家Peter Masawe博士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与品资所腰果研究团队总结2013年科技援助工作及讨论2014年工作计划。双方就进一步开展广泛合作进行座谈。刘国道副院长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Elly Kafiriti博士介绍了NARI基本情况,研究领域、取得成果和面临问题,希望与热科院在科技与人才培养方面深化合作;刘国道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是人类发展中的一部传奇史,中国农业农村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篇章之一。回顾70年的峥嵘历程,"六化"成为中国农业农村科技越来越清晰的发展线索。一是研发高端化。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进步。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实力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达到1035个,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品种培育为代表的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所长万建民主持领导的课题组,为解决水稻籼粳亚种超亲晚熟问题,开展了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克隆和育种利用研究,成功克隆出促进水稻抽穗基因。据万建民研究员介绍,水稻品种抽穗期的差异影响了品种的耕种区域与适应性。该课题组在前期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9,(19)
<正>国务院新闻办9月27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扶贫成就,他表示,在刚刚过去的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向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占全国约2%的耕地,产出了约占全国6%的农业产值和10%的农业增加值,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科技强省的蝶变,逐渐形成了"高质、高效、高值"为特色的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F0002
陈泽辉,博士,研究员,1962年生, 贵州省瓮安县人。1984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工作,1996年在菲律宾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8年在菲律宾大学获植物育种专业博士学位。曾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所长,现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贵州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农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生产稳步增长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农业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足、越来越丰富,为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提供了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