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网安徽滁州供电公司在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过程中,坚持"强基为本"理念,在供电所开展"创星争优"活动,助推供电所向"全能型"转型。1建章立制,明确管理责任(1)明确供电所班组名称、职责内容、班组间职责界面和日常管理制度。成立综合业务班(内勤)和客户服务班(外勤),客户服务班下设若干个供电服务小组。(2)供电所综合业务班设置班长和综合柜员两类典型岗位,客户服务班设置班长和台区经理两类典型  相似文献   

2.
正1"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内容1.1突出"三个重塑",实现营配业务融合重塑业务范围。作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试点,通州供电公司西集供电所将10 k V用电检查、充电桩、光伏接入等业务全面属地化管理,前端贴近客户。重塑班组框架。将供电所班组调整为营业班(内勤班组)、运维服务一班和二班(外勤班组),实行营配业务合一、互为支撑监督。重塑岗位体系。管理层面设置"一长三员",营业班设置专(兼)职综合柜员,运维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1主要做法1.1以营配融合为核心,构建"全能型"组织架构国网浙江奉化供电公司在"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试点单位溪口供电所构建权责匹配、营配兼具、服务综合的"全能型"机构和班组设置。一是下放10 k V业务。向供电所下放10 k V配电网建设、运维检修、营销服务等权限,承担辖区内电能替代推广、充电设施建设等职能。二是设置内勤类和外勤类班组。内勤类为综合班,外勤类分高压供电服务班和低压供电服务班。  相似文献   

4.
正国网河南新县供电公司依托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优化班组设置,培养复合型员工,支撑新型业务推广,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致力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1优化班组设置,建立台区客户经理制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召开专题会,建立了组织机构,明确营销部和供电服务分公司为具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安徽肥西县工业园供电所在试点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工作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深化营配融合,为客户提供新型业务服务体验,有效促进了供电所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1深化营配业务融合,实现服务"一次到位"营配融合促管理。一是理顺管理架构,将供电所整合为综合业务班和客户服务班,增加负责业务监控和指挥的业务监控员等新岗位。客户服务班设外勤、内勤两个班组。外勤班组设置集低压运维、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国网湖南长沙县供电公司榔梨供电所将"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与创五星级供电所相融合,统筹推进,供电所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1把握关键,实现业务协同运行1.1优化业务流程榔梨供电所按照职责、流程、标准、制度、考核"五位一体"工作要求,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重新设内勤班、外勤班、配电班三类班组。根据岗位设置,优化业务流程,编制《台区经理执行手册》及故障抢修、设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加强乡镇供电所"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不断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乡镇供电所管理要求,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乡镇供电所基础管理工作,以县公司为建设主体,依托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建立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优化班组设置,培养复合型员工,支撑新型业务推广,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姜庄供电所,因地制宜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在作业组织单元、业务协同运行、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模式转型等方面做出了特色,实现了营配业务末端融合的工作目标。1业务协同运行,实现营配末端全融合供电所设置综合班和配电营业班,综合班负责供电所的所务管理、营业厅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系统监控分析、班组对标管理以及"三库"管理等工作;配  相似文献   

9.
正1产生背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供电所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人资[2017]190号)文件精神,国网河北任县供电公司先后在各供电所建立了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通过优化班组设置,对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及职责梳理,支撑新型业务推广,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乡镇供电所。  相似文献   

10.
刘学侠 《农村电工》2012,(11):11-11
江苏省新沂供电公司阿湖供电所注重班组建设,优化服务,强化执行,逐步把班组建设成为了一支服务意识、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团队,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把事情做到最好!1服务到位:实施全天候服务,提升班组服务水平班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供用电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供电需求也越来越高。笔者曾遇见一位老人在供电所营业大厅里戏说供电所服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依托信息技术应用,优化供电所及其班组、岗位设置,建立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中,培养"全能型"员工、推广新型业务,实现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  相似文献   

12.
<正>"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以来,国网河北故城县供电公司严格落实网省公司部署,优化班组设置,积极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实行网格化服务模式,提高供电服务保障能力,乡镇供电所服务效率、效益实现了双提升。但随着供电形势变化,能源结构调整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给乡镇供电所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肩负起服务新时代"三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65件,实现连续1 263天服务‘零投诉’、连续1 368天无责任性意见工单……”年末岁尾,国网蒙城县供电公司许疃中心供电所的一组组数据十分亮眼。许疃中心供电所现有员工43名,其中包含专职电工40名,全民员工1人,外委人员2名,员工平均年龄47岁,设置有综合业务班和客户服务班等4个班组,  相似文献   

14.
正为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和效能,国网陕西临潼供电公司秦俑供电所着力打造"四个一"(营配合一、一次到位、一岗多能、一体化平台支撑)"全能型"供电所,建立台区经理制、综合柜员制,构建低压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优化班组设置,提升了供电所精益化管理水平。1创新创效,实现营配合一该所以构建快速响应服务前端为导向,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以"四个一"为主线,全面试行低压营配融合的台区经理制、营业厅综合柜员制和台区经理移动业务终端的日常业务应用。优化后的供  相似文献   

15.
<正>国网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全面推行低压台区经理制和网格化管理,探索开展规范四项管理、创新三大服务的"四+三"模式,"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规范管理,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落地1.1建机制,促进融合无缝隙在"全能型"试点供电所完成班组整合、一体化营业厅等机构设置,建立网格化服务新机制。综合班和配电营业班两班制运行以来,综合班高效办理客户新型业务46笔,光伏发电新装42户,派发台区经理现场  相似文献   

16.
正阜阳城郊供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及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公司快速开展了"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重点从优化班组设置、构建网格化供电服务模式、推进营业厅综合能力提升、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队伍、全面支撑新型业务推广等方面对供电所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全面落实"全能型"供电所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滁州供电公司在推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过程中,强化以人为本,以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电力服务"三农"工作队伍为重点,优化乡镇供电所内设班组、岗位设置,完善岗位职责、统一工作流程、健全激励机制,合理划分服务网格,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推进"业务工单  相似文献   

18.
正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售电侧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形成,国家电网公司适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笔者就如何让文件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措,切实做到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满足客户的各类用电需求进行了一些思考。1变革,搭建"全能型"供电所组织架构1.1优化供电所班组设置设立内勤班、外勤班,在做精做细传统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突出客户导向,秉持"内转外不转""首问  相似文献   

19.
正国网河北阜城县供电公司在质量上求实效,在服务上求提升,在管理上求突破,主动作为、合力攻坚,全力推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1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完善体系、健全机制。该公司在试点阜兴供电所实行"所长—班长—班员"管理机制。优化班组设置,推行"2+2+1"型管理方式,成立内勤一班、内勤二班、外勤一班、外勤二班,设立安全质量岗。修订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梳理员工应知应会内容,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国网河北武邑县供电公司为激活基层管理细胞,充分调动供电所专业班组及全员工作积极性,在认真总结供电所同业对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和标准化要求,出台了涵盖人员基础、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的《供电所班组同业对标考评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供电所同业对标,将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延伸到业务受理班、配电班和营业班,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