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豆粕固态发酵产活性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玲  王红  刘茜 《大豆科学》2011,30(6):997-1000
以豆粕粉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接入产酶能力较强的米曲霉、黑曲霉和混合细菌进行发酵,以多肽转化率为指标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02 h,发酵温度32℃,接种量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6%,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96~98 h,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为38.13%。层析柱分析得到分子量在500~1 000 Da之间的肽段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功能肽。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以蛹虫草为发酵菌株,以人参药材为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发酵,观察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确定了参草菌质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发酵前后多糖、虫草酸、虫草素以及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确定参草菌质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人参的粉碎粒度为10目筛、生长因子CaCO3的加入量为1.5%、初始含水量1.5倍、接入液体种子量与人参固体培养基比例为1:1,于26℃、65%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28天。发酵产物中虫草酸、虫草素、人参稀有皂苷Rh1、Rg3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纳豆菌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及其部分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以豆渣为原料纳豆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最佳发酵工艺制备纳豆激酶粗品,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豆渣:麸皮=5:2,初始含水量65%,接种量为10%,初始pH为8.0,培养温度30℃.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 m1三角瓶中进行验证实验,纳豆激酶的酶的产率可达到1577U·g-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反应温度为60℃,37℃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8.0,在pH7-9溶液中基本稳定.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4.
芽孢菌固态发酵降解豆粕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副产物脱脂豆粕粉为原料,通过芽孢菌发酵将其水解得到大豆肽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到降解豆粕能力较强的芽孢菌4株,编号CHDl2、CHDl6、CHD21和CHD27;以大豆肽含量作为固态发酵产物的评价指标,从4株芽孢菌出发,得到适宜固态发酵降解豆粕的菌株组合(CHDl6 CHD27);通过两个(L934)正交试验对该组合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为其产物的大豆肽含量达23.9%,比优化前所得产物的大豆肽含量(14.1%)提高69.5%,比未经发酵处理的培养基中大豆肽含量(4.14%)提高约4.8倍,大豆肽得率达60%.  相似文献   

5.
通过菌种筛选、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发酵生产豆粕生物肽的工艺。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为最佳菌株,其豆粕生物肽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16 h,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6.8,葡萄糖2%,豆粕11%,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质降解为多肽的得率为41.18%。  相似文献   

6.
研究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热榨花生粕同步提取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为花生粕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非淀粉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菌种比例、接种量、营养盐溶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比例1∶2,接种量3mL,营养盐溶液添加量30mL,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2h,水浴温度40℃,水浴时间6h。此工艺下发酵产物的可溶性氮浓度为46.32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9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6.96%、非淀粉多糖得率为4.36%。发酵产物经乙醇沉淀和超滤分离得到的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产品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金属离子螯合力和还原力等4大类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从提高细胞生物量并降低发酵生产成本的目的出发,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已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5%黄豆粉、0.5%糖蜜、0.8%氯化铵、1.0%氯化钠、0.1%柠檬酸钠、0.5%碳酸钙、0.1%七水合硫酸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最佳装液量5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10%,初始pH7.0。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条件下细胞生物量可以达到1.75×10~9 cfu/mL,为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内生细菌YY1菌株高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内生细菌YY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有强烈的拮抗作用,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发挥抑菌活性。以培养基的无菌滤液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拮抗活性为检测指标,确定其产生抗菌物质所需要的最佳碳源、氮源及无机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3.0%,蛋白胨2.0%,KH2PO40.02%,MnCl20.01%。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为培养基装液量30 mL/250 mL,接种量4%,培养基初始pH值为9.0,28℃条件下、120 r/min摇床振荡培养48 h。经发酵条件优化后,其抗菌活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制备水苏糖.在确定最佳起始发酵液的糖度为31.8Brix后,对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C,pH5.5,接种量8%,在此发酵条件下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48 h,水苏糖的纯度达到了90%,保留率为68%.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茶梗的高效利用,对黑曲霉利用茶梗固态生料发酵生产单宁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料发酵产酶量是熟料发酵方式的3.2倍;茶梗中外加单宁酸对产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添加无机盐和碳氮源对产酶具有协同效应;蔗糖为产酶最佳碳源,但在产酶初期会对单宁酶的合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铵为产酶最佳氮源,在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铵既可提前单宁酶合成的时间,又可显著提高酶产量。添加质量分数为7%的蔗糖和氯化铵获得最高酶产量23.6 U·g-1。试验结果为茶梗固态生料发酵产单宁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有助于促进对茶梗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液a-N含量为响应值,对摇瓶发酵制备大豆肽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 6.8,种子培养时间16.25 h,碳源用量1.75%,豆粕用量10.75%,接种量6.25%,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发酵液α-N含...  相似文献   

12.
二元复合菌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作为发酵菌种,以发酵产物中的可溶性蛋白(包括游离氨基酸和小肽)为测定指标,对影响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同的二元组合菌种、菌种比例、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基质水分含量、发酵温度进行了单因素研究;并运用响应面法对最优组合菌种固态发酵大豆肽的条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Z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Z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Z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同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麦麸皮1.5%,米糠2%,豆粕1.5%,酵母粉1.5%,NaC l 0.8%,KH2PO40.01%,MnC l20.03%。该研究结果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青霉HN8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青霉HN8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与发酵条件对抗生素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青霉HN89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菌、酵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摇瓶发酵产生抗生素(HN89A)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淀粉20g/L,黄豆粉2g/L,K2HPO41g/L,NaCl0.5g/L,MgSO4 0.5g/L,FeSO4·7H2O0.01g/L,蛋白胨1g/L,用海水配制的海带汁(W/V,2%)1L,最佳发酵条件为28℃下振荡培养(200r/min)96~108h。合适的温度刺激能促进HN89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制备多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豆粕浓度6.0%、pH 8.0、装瓶量93.0 mL.300 mL-1。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多肽含量为707.204μg.mL-1,验证试验结果为683.023±9.23μg.mL-1(n=6)。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淡紫拟青霉E7菌株固体放大发酵因子间的关系以获得大量孢子用于田间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组合,并测定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和装料方式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甘蔗渣+麸皮+壳聚糖组成的正交2号配方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分生孢子产量达7.13×109个/g,以发酵液pH+液相发酵终点+温度+初始含水量组成的正交4号配方为优适培养条件,分生孢子产量达8.97×109个/g;该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中添加0.4%蔗糖、0.2%蛋白胨、0.002%硫酸锰,以双层纱布袋装料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放大培养,产孢量最高可达到8.22×1010个/g。优化后的E7菌株发酵产孢培养基基质用量少,发酵成本低,适合于固体放大发酵生产淡紫拟青霉孢子。  相似文献   

17.
凝固型豆酸奶发酵菌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浸泡磨浆,对发酵的凝固型豆酸奶进行了菌种选择.选择出3种发酵菌种进行菌种复配并确定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1#、2#和3#菌种发酵的豆酸奶好于普通酸奶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且1#、2#和3#菌株最佳配比为5∶3∶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0 h;通过L9(33)正交...  相似文献   

18.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拮抗放线菌BPS2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拮抗放线菌BPS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包括发酵液的初步筛选、碳源、氮源、初始pH值、装液量、发酵时间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00mL培养基中蔗糖2.0%、玉米粉2.0%、黄豆饼粉3.0%、蛋白胨0.6%、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培养初始pH值为6,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mL,发酵周期为6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