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产量、品质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均具有竞争优势。介绍了原料花生贮藏技术研究的基本概况,包括我国花生生产现状,贮藏特性,花生品质对贮藏效果的影响,花生贮藏期间生理变化,贮藏影响因素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原料花生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中国油料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料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目前中国食用油自给率较低,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油料安全是中国粮食安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油料作物生产带来了显著影响,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油料作物生产的影响,对提高中国食用油自给率、保障粮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三大主要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影响的相关研究,概括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气候变化对油料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以及种植制度的影响,并据此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生属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少数作物,其栽培条件对其产量影响尤为显著。花生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占20%—30%左右,而栽培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达70%左右。随着种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花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总结了近50年来北方区花生栽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目的在于为花生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分与蛋白质含量、各种脂肪酸的组成等是花生的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这些指标还与花生的贮藏、加工利用以及相应的育种研究密切相关。农艺调控措施不仅对花生产量有重大影响,而且对花生品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为此,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花生施肥、水分条件、种植方式、播收期等农艺调控措施以及全球变化对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花生品质研究的复杂性。认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在明确花生品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方法与品种的全面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农艺措施对花生品质影响的综合调控研究,协调产量与专用品质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栽培调控对花生功能成分等高端品质、脂肪酸与氨基酸等精细品质成分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辽西地区的优势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对花生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花生生产的当务之急。从辽西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入手,就栽培环境、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花生调控技术的合理应用对花生生产有着较大影响。文章主要综述了花生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2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烯效唑在调节花生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滥用多效唑和烯效唑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降低药剂残留的方法,为今后花生调控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综述了学者们在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和复种指数影响上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将会使中国的3熟区面积扩大,1熟区面积缩小,2熟区面积变化较小。农业复种指数在总体增加的情况下,在不同地区的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中还存在着气候模型自身的不足以及未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种植制度和复种指数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模型精确度及多因素综合对中国种植制度的影响研究,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述了中国当前花生生产发展概况,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目前花生生产在品种与种子、栽培技术、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花生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认为,为进一步挖掘花生产量潜力,必须加强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笔者最后就国内花生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促进花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花生是山东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在主产区常年连作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本试验设在多年种植花生的地块,通过抗重茬剂PK在花生生产上的试验研究,以解决当前花生产区连年种植引起的花生结果少、产量低、病害加重、品质下降等生产难题。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影响花生产量的因子很多,其中气象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旨在通过气象要素与花生长势及产量的对比分析,研究气象要素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趋利避害,为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花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用花生制成的糖果,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介绍了花生糖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花生蛋白多酚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乳生产工艺的研究,确定了乳化剂、稳定剂及其最佳配比。同时从花生副产物——花生壳中提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的多酚类物质,将其加入到花生蛋白饮料中,制作成新型的、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并可延长保质期的花生蛋白多酚饮料,为花生壳的应用提供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引导和深化云贵高原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提升花生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金沙江、怒江、乌江及清水江流域的海拔1600m以下的丘陵、坝区与河谷盆地;生产上,种植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花生深加工能力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品质属食用中蛋白、油用低脂肪花生区,O/L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该区东部、西南部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O/L比值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同时,花生品质与海拔高程有关,海拔愈高,品质指标值愈低。垂直高差大的地形和立体的气候条件影响着花生品质质量。  相似文献   

14.
褚之琳  鲁明 《保鲜与加工》2022,22(10):92-96
花生蛋白是目前使用广泛、营养价值高、价格低廉的一种植物蛋白,因此花生蛋白制品在食品加工中慢慢突显出来。花生蛋白经改性处理能有效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花生蛋白的附加值。烘烤是花生常用的加工方式,可使蛋白变性,并产生一些诱人香气,同时花生蛋白的功能特性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分别对花生蛋白改性方法及烘烤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与香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花生更好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选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遗传背景花生材料,对其进行性状统计和发芽实验,以期找到花生发芽产量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创制更适宜花生芽产业化的材料提供参考。选取普通、红色、黑色和白色4种种皮颜色的材料127份,材料来自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5个地区,种植后考种测定其百仁重、植株高度、单株生产力,并在植物工厂里发芽,比较发芽8天后花生芽的芽长、芽重系数等,并计算产出系数。结果表明,127份花生材料芽长差异显著,极值之间相差7.75 cm,芽长在12~13 cm之间的材料最多,占总数的26.77%;花生芽的芽重系数极值相差7.85倍,差异显著,平均芽重系数4.62。产出系数最高的为YY40号普通色花生,产出系数达到8.24。产出系数在7以上的均为产量性状比值大于1的材料,占总数的4.72%。颜色和产区对花生芽产出系数的影响不显著。随着花生百仁重增大,花生芽的产出系数逐渐降低,但不同遗传背景的花生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差异很大,百仁重高的花生中依然有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较高的材料,而百仁重低的花生中依然有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较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生产技术先进,单产水平高,出口基础好,加工业已见雏形,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稳定我国植物油市场的重要支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OL比值普遍偏低。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丘陵高于平原,脂肪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高。黄曲霉毒素、丁酰肼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已成为花生出口的主要障碍。该区应充分发挥花生产业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优质专用型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强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深加工水平,实现区域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油脂安全。  相似文献   

17.
厂址选在山东省鲁西北地区的济南市济阳县。生产设计线设计产品为红皮发芽花生酱,该生产线的单位产量为1.39 t/h。设计为“红皮发芽花生酱”建立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工艺论证。红皮发芽花生酱生产线的设计部分涉及厂址选择、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生产线定员、生产线水电气估算、技术经济分析;绘制了全厂平面布置图、主产品生产线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红皮发芽花生酱生产车间为单层结构,共20间,车间占地面积为1800 m2。车间的设计耗水量为28.6 t/h,耗气量为2.2 t/h,耗电量为95.7 kW。全厂占地15000 m2,建筑面积为4500 m2,土地建筑系数为30%。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花生品种生产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7个花生品种在4个试点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的生产力及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其农艺和经济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单株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较易受环境影响,而出仁率较为稳定性。泰花5号产量潜力较高,适合本区域种植。泰花2号适合在南京、如皋、盱眙等地区种植。花育23号也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产量稳定性较好,适合南京、如皋、泗洪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With a view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and plant geometries in peanut cv. VRI-1 , a h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Area Agronomic Centre, Tamil Nadu Co-operative Oilseeds Growers' Federation Limited, Neyveli, India during winter season 1989, (November 89–April 90) under irrigated condition. Three intercrops viz., pigeonpea, sunflower and finger millet were tested at two plant geometries viz., paired rows of 40/20 cm and 45/15 c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pigeonpea was compatible with peanut and their combination resulted in higher peanut kernel equivalent yield and higher profit. Sunflower and finger millet depressed the base crop yield and found to be unsuitable for intercropping in peanut. Base crop yield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plant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在豫西地区环境条件下推广的最优花生品种,给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在往年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种,采取随机区组、3次重复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荚果、果仁产量高低趋势基本一致,果仁产量比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增产超过5%以上的有‘豫花9326’、‘漯花4087’、‘濮花9519’、‘豫花15’、‘秋乐177’、‘豫花9719’、‘商花6号’,果仁产量比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减产超过5%以上的有‘白沙1016’、‘远杂9102’、‘商花5号’,其余品种介于二者之间,依据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性等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定,筛选出目前在豫西地区春花生田中最佳的种植品种为‘豫花9326’、‘漯花4087’、‘濮花9519’、‘豫花15’、‘商花6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