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敌磺钠对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的结茭影响,以及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用于种苗的结茭表现。结果表明: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上施用2次浓度为15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能促进茭白提早结茭,缩短采茭期,提高产量;以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作为种苗,采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管理,采茭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茭白种植是永嘉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介绍了茭白种植技术,以及茭田养鸭对茭白的作用和茭田养鸭技术,以期为永嘉县茭鸭套养茭白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增加农民收入,2年来,我们进行了茭白大棚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大棚茭白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1栽培技术1.1品种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中熟品种浙茭2号,该品种株高2m左右,叶宽3.5~4.5cm,分蘖较强,抗逆性好。茭体呈纺锤形,茭肉长17cm左右,横径4cm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茭白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栽培面积达0.33万hm^2。茭白种植在我市虽已有较长历史,但一直都采用接近野生、半野生的粗放管理,对茭白合理施肥技术研究较少。近年来种植户为追求高利润,在施肥中一般以氮肥、磷肥为主,很少或不施钾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索钾肥在茭白生产中对茭白产量、品质及增加经济效益的效应,在河姆渡罗江村茭白基地进行“浙茭二号”秋茭施钾肥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5.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作物,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较广,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之一。茭白有一熟茭和两熟茭两个类型。两熟茭又称两季茭,种植一次收获两次。第一次在种植当年的10月底始收,产量较低;第二次在次年4~6月收,产量较高。茭白要适时采收。当茭白花茎上的中心叶紧密,两张外叶向花茎合拢,心叶短于外叶,叶梢形成“白眼”,白眼处收缩像蜂腰时,便可采收。准备贮藏的茭白应留30厘米左右长的叶梢,以保护茭肉。贮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以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品种单1茭、柳州茭和单2茭、单3茭、金茭1号、金茭3号为试材,研究各品种在夏秋季(柳州茭为CK)和冬春季(单1茭为CK)的生长发育、品质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旨在进一步确定海南省适栽的茭白品种。结果表明,单季茭冬春季种植的植株高大、雄茭率低、采收期长、茭笋个体大、产量高(单3茭产量为1 610.67 kg/667 m2);双季茭夏秋季种植无雄茭,其中金茭1号植株较高(195 cm)、采收期最长、茭笋最大(96.43 g/支)、产量最高(1 616.76 kg/667 m2)。夏秋季锈病发生最严重(单3茭居首,病指0.911),胡麻斑病其次(金茭1号最重,病指0.727),纹枯病轻(金茭3号最重,病指0.449);冬春季种植病情与夏秋季类似,仅纹枯病稍轻;冬春季茭白虫害(二化螟)稍轻于夏秋季。综合考虑主要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及品质后,参试品种在海南省应分季节种植;其中,单2茭和单3茭适合冬春季种,金茭1号、金茭3号则适合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茭白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若茭白黑粉菌侵入效果不佳、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干旱、缺肥或肥料过多、分蘖过多等,都会引起茭白出现雄茭和灰茭;杀菌剂使用不当以及不良射线的辐射也是茭白发生雄茭和灰茭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选用优良茭白品种,注重种株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年年选种、择优选种;优化茭白田间生长环境,谨慎使用杀菌剂,从根本上降低雄茭和灰茭的发生概率,以有效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茭白按感光性、采收季节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2种栽培型,在浙江省主要茭白产区,单季茭与双季茭分别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栽种,其上市时间完全错开。总结在浙江平原地区同一块田进行茭白单、双季换茬轮作新模式,具体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为各地茭白种植提供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茭白孕茭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易造成青茭、畸形茭,引起品质和商品性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孕茭期灌深水或者茭株基部培土覆盖来提高茭白的品质。在茭白生产中发现,茭田中放养绿萍可以明显降低茭田温度,提高茭白产量还能改善外观品质。绿萍也叫满江红、红萍、细绿萍,属于满江红科蕨类植物,是优良的水生饲料和绿肥植物。目前,利用放养绿萍改善茭白品质、提高孕茭率,增加经济效益,已在茭白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河姆渡双季茭白是从当地农家品种选育的茭白品种,夏茭上市早,秋茭上市时值淡季,而且品质佳,受到农民及消费者欢迎。 1999年余姚市种植面积 1.65万亩以上,已成为宁波市主栽品种。河姆渡双季茭白 1998年 11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审 (认 )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1 河姆渡双季茭白品种特性 河姆渡双季茭白生育周期为一年半,即当年春季定植, 6月中旬可收梅茭,下半年收秋茭,第二年上半年收夏茭,夏茭收后改种晚稻及其他作物,忌连作。 1.1 植株性状植株高大,秋茭株高 258 cm左右,茭肉长 22~ 23 cm,最宽处直径 3.5~ 4 cm,茭肉洁白,分蘖强,节间短,上部弯曲不明显,单茭重 70~ 80 g左右,秋茭 8月底初收,终收在 9月底,最迟到 10月初,亩产壳茭 1 500 kg左右。夏茭株高 223 cm左右,茭肉长 18 cm左右,单茭重 60~ 70 g,常年 5月上旬始收,如 4月份气温适宜则可在 4月下旬初收,亩产壳茭 1 500~ 2 500 kg,收获时间约 1个多月。梅茭茭肉长短同秋茭相似,一般 6月中旬始收,收获期近 20天,产量根据我地天气情况而定,如 4月气温高, 6月气温相对不高,则产量较高,否则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壳茭 500 kg不等。 1.2 生长特性吸肥力强,耐肥抗倒,梅茭、秋茭以墩苗结茭为主,由于地下匍匐茎发达,夏茭则以游茭苗结茭为主,由于游茭苗萌芽早,生长茁壮,因此上市早。游茭苗多,产量高。但为防止种性退化,不宜用游茭苗作种苗。 2 河姆渡双季茭白主要栽培技术 2.1 梅、秋茭栽培技术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上年未种过茭白的田块 (切忌连作 )。茭田要在年内及早翻耕,增加土壤通透性,开春后及时耙平、耙碎、施足基肥,并清除田中及田边杂草,加高田塍。 种苗要求上年种性强、上市集中,经过几次精选的田块作苗地,要求茭墩内无杂株、无雄株。  相似文献   

11.
余茭3号是从余姚地方品种八月茭的优良变异单株中选育出来的单季茭白品种,分蘖力强,茭白肉质茎竹笋形,长165~185 cm,直径35~40 cm,单茭质量110~130 g,洁白、光滑,肉质细嫩、鲜糯,VC含量高,品质优良。极早熟,8月下旬开始上市,产量135 t·hm-2。适合余姚市及周边茭白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7,(11)
茭白,古称菰,别名茭笋,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蔬菜。绍兴水乡泽国,如诸暨、嵊州等市都有上千亩的种植基地。今年8月上旬受11号强台风的袭击,许多蔬菜地受涝后损失很大,茭白则能补缺上市,而被誉为“抗灾蔬菜”。根据茭农经验,为提高明年茭白的产量和品质,应做好茭白采茭后留种田的管理工作。1.清理茭田,防治病虫茭白采茭后要及早清除地上部的杂草、病叶和枯黄残叶。并结合亩用25%杀  相似文献   

13.
茭自在宁波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茭自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因此茭自在宁波市乃至江浙地区栽培面积较广、市场需求较大,同时种植茭白也已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大力推广双季茭棚栽模式,目前全区棚栽茭白面积已达到100hm^2,且连年来新发展面积不断扩大。双季茭棚栽模式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将春夏季节茭白的上市时间提早2个月左右,使一般的夏茭演变为春茭上市,从而填补产品的市场空档,并在二季茭白生产中注重春茭的产出,进而大幅度增加产品价值,增加农户收入。同时使茭白上市季节错开了茭自主要害虫——螟虫的发生为害高峰期,配套安全生产技术,使春茭产品的安全性明显提高,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结合种植户多年的实际经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对双季茭浙茭2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在冬季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23 d后,出苗期提前,生长进程加快,产茭时间提早,株形增高,叶片增宽,茭白个体变大,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露田茭白对照。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 d处理与23 d处理,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茭白新品种崇茭一号在宁波市鄞州区的引种生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崇茭一号在宁波地区生长旺盛,秋茭的孕茭及上市期比对照本地茭推迟30 d左右,填补茭白生产销售的空档期,经济效益显著,为适合于在宁波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品种,值得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桐乡市茭白生产模式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品种多,种植模式多样,不同品种及模式搭配种植有利于错期上市,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双季茭白露地栽培选择抗性强、丰产性好的龙茭2号或浙茭911,7月中旬定植,大田放养浮萍或干燥茭叶覆田降温,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法。大棚促早栽培在12月底1月初扣棚,薄肥勤施,注意通风及锈病防治,保持浅水,4月上旬揭膜,根外追肥,以促进茭白迅速膨大,提高品质。单季茭一种双收:6月下旬开始采收,避开其他茭白品种上市高峰期,品质较好,秋茭为割叶再生,其生长速度快,9月底即能上市。单季茭一种三收:通过薹管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大田,9月下旬采收秋茭,第2年在6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采收夏茭和秋茭。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出适宜浙江省桐乡市露天茭白生产的合理施肥模式,特进行了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茭白生长、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浙江巨隆化肥有限公司提供的巨隆缓释肥替代化肥(氮肥)不减氮,能提高茭白产量,改善茭白品质,并可降低茭白田耕层土壤中氮素的流失,表现为HSF100处理的茭白的茭长、茭宽、单茭重、产量和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硝酸盐积累量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青练茭茭白种植田块施应用HM(菌种)发酵的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严格按照茭白科学种植的技术要求(适时移栽、水分管理、肥料管理),有利于提升茭白的产量和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敌磺钠在单季茭白上应用的不规范,研究了敌磺钠的不同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对单季茭白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季茭白一年收二茬种植地区,敌磺钠能显著促进茭白结茭,茭白采收期提早50 d左右。在茭白移栽150,160和175 d各喷施一次浓度为0.5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即能促进茭白结茭,提高产量。在纯单季茭白种植地区,喷施1次敌磺钠可明显提早茭白采收期,同时提高茭白产量和产值,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茭白产量和产值明显下降。建议最多使用1次浓度为1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在茭白移栽后40~60 d使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为多年生长宿根性草本植物,是我国特产水生蔬菜。随着农业结构优化,化德县茭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栽培面积达120多公顷。但茭白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茭白无公害、少污染,现将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