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阿魏属及其相近属间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引言阿魏属(Ferula L)是Linnaeus于1753年建立的,全世界现有150余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西亚和中亚地区,我国有25种,主产新疆(20种)。按Drude建立的伞形科分类系统,阿魏属隶属于芹亚科、前胡族(Peucedaneac Drude)、阿魏亚族(Ferulinae Drude)。我国有阿魏亚族植物8属,新疆产6属,其中3属仅产新疆,它们是簇花芹属(Soranthus Ledb.),球根阿魏属(Schumannia Kuntz.)和伊犁芹属(Talassia Korov.)。簇花芹属和球根阿魏属均为单种属,生于沙地和沙丘,前者分布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的新疆;后者分布于苏联中亚、伊朗、巴基斯坦,在我国也仅产新疆。伊犁芹属含2种,生长在山地,分布于苏联中亚地区,我国1  相似文献   

2.
阿魏侧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阿魏侧耳的栽培技术陈忠纯(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三明市,365000)1前言阿魏侧耳(Pleurotuseryngii或Pleurotusferulae),又名阿魏蘑菇,是近年来驯化栽培成功的一个侧耳属新种。野生阿魏蘑菇产于我国的新疆,是典型的荒漠、半...  相似文献   

3.
阿魏侧耳优良菌株KH2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魏侧耳优良菌株KH2的选育陈忠纯(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三明市,365000)吴政声(福建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市,362000)阿魏侧耳(PLeurotuseryngii)是一种质优味美的食用菌,有干旱草原上牛肝菌的美称。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已先后驯化...  相似文献   

4.
秦岭地区白粉寄生孢的自然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我国秦岭地区白粉菌寄生孢的资源状况并进一步筛选开发对植物白粉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作者于2002~2003年对秦岭地区陕西境内的秦岭北坡、渭河两岸及渭北旱原三个不同生境内白粉菌侵染植株标样上的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进行了自然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在白粉菌侵染的旋花科、伞形科、唇型科、菊科、车前科、蓼科、十字花科、豆科、鸭跖草科、凤仙花科、葫芦科、锦葵科、玄参科、蔷薇科、大戟科、茄科、卫矛科、葡萄科、木通科、槭树科、蝶形花亚科等21科(亚科)植物的1145份标样中发现白粉寄生孢菌株39个。白粉寄生孢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碳及氮源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为20℃,pH为6.0,采用葡萄糖作碳源及L-甘氨酸作氮源时菌株生长较好。调查结果显示秦岭地区有丰富的白粉寄生孢自然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生物学特性测定显示出其存在的多种生理类群也为进一步从分子角度研究白粉寄生孢遗传机制,进而从大量菌株中开发用于防治白粉菌的生防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侧耳及相关菌对线虫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侧耳属真菌是一类通过专性产毒作用于线虫的食线虫真菌。本文测定了侧耳属等17个属27个种及一些未鉴定菌株对腐生线虫的毒性,并比较了它们在PDA、CMA、WA三种培养基上对线虫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线虫有毒性,且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毒性较高;其中,K14等菌株对线虫的毒性极强,在12小时内对线虫的致死率达90%以上,是一类有前景的线虫生防菌。所筛选的菌株中,侧耳属的长柄侧耳、裂皮侧耳、阿魏侧耳和Pleurotus memberancens4个种及日本亮耳菌等4个菌株对线虫的毒性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李灵贵 《植物医生》2009,22(6):16-17
芹菜属伞形花科的两年生植物.有中国芹菜(本芹,又称本地芹)和欧洲芹菜(西芹)两大类。根据叶柄的颜色又可分为青芹、白芹和黄芹三种类型。芹菜的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主根受伤后,能迅速地形成大量侧根,所以适于育苗移栽和无土栽培.芹菜为浅根性.主要根群分布在7.20cm的土层中.横向分布直径可达30cm。根的输导组织发达,能从地上把氧气输送到地下。因此.芹菜的耐缺氧能力强,但耐早能力弱。  相似文献   

7.
粗皮侧耳对线虫致病力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orn和Barron (1984,1987)报道Pleurotus能杀死线虫,并就粗皮侧耳(P.ostreatus)的培养特性和杀虫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1989年在进行食线虫真菌分离时,用Thorn法从土壤中分离获一种不产孢具锁状联合的菌丝,经培养产生子实体后鉴定为侧耳属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相似文献   

8.
杨贤智 《植物医生》1997,10(6):13-14
桔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ni-tance)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o),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分布,为害柑桔、茶树、枇杷、龙眼、柿、葡萄、蔷蔽、玫瑰等数十种植物.在柑桔上,桔刺粉虱过去为害较轻,属于次要害虫.但自90年代以来,在广东省广州、东莞、博罗、普宁等柑桔主产区,以及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已成为柑桔的主要害虫,给柑桔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据调查,该虫1993年在广东柑桔上发生为害面积达1.5万公顷、在茶树上发生为害约0.3万公顷.现将桔刺粉虱的发生为害情况、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检疫杂草列当(Orobanche L.)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海荣  强胜 《杂草科学》2006,69(2):58-60
列当是一类寄生植物根部营寄生生活的列当科(Orobanchaceae)列当属(OrobancheL.)植物的总称,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对象。最近,又被列为内检对象。列当属全世界有100多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埃及、叙利亚)、亚洲西部地区、东欧、俄罗斯的南部、中美洲南部及大洋洲、非洲东部和北部等地区,我国有23种,3变种,1变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少数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及西南的高海拔地区[1]。在我国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有埃及列当(瓜列当,O.aegyptiacaPers.)、分枝列当(大麻列当,O.ramosaL.)、向日葵列当(直立列当、二色列当,O.cumana Wallr)、列当(O.coe…  相似文献   

10.
 重寄生(Phacellaria Benth.)为檀香科(Santalaceae)植物,是一类寄生在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枝干上的草本植物或亚灌术。  相似文献   

11.
白粉寄生孢种群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白粉菌(Erysiphales)的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Ces.ex Schlecht.)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多样性、流行、分类、生防菌种的筛选、生防机制及生物学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广泛调查采样,从国内外105个地点采集感染白粉菌的样品406份,分别进行了植物种类和真菌种类鉴定。研究表明,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在内的12属42种白粉菌寄生在27科67属77 种植物上;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只寄生于8属15种白粉菌上,寄生率为15.66%,主要发生于菊科和葫芦科植物白粉病菌上。首次发现锥(Castanopsis sp.)、大花金鸡菊 (Coreopsis grandiflora)及山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 上寄生有白粉寄生孢;白粉寄生孢寄主真菌中,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沿线种子植物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58科242属44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6科239属441种。单种属的科共15个,超过10属的科5个,其总属数占调查总属数的45.5%,种数占调查总种数的52.4%,以菊科最多,共38属82种。科的区系分布类型共4个正型和4个变型。属的区系分布类型共13个正型和11个变型,中国特有属2个,分布在菊科(Composit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调查区域的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以北温带分布型和旧世界温带分布型为主;发现珍稀濒危植物2种。这为保护长城选择适宜的植物类群和代表性物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寄生杂草是指一类部分失去或完全失去自养能力的杂草。它们必须依靠寄主才能生长、发育。这类杂草主要隶属于旋花科、玄参科、列当科、檞寄生科、樟科和檀香科等的某些种类。全世界有数百种、我国也有几十种。最常见的寄生杂草有菟丝子(Cuscuta sp.)、列当(Orobanche sp.)、无根藤(Gassytha sp.)、独脚金(Striga sp.)等。它们分布广泛,分别严重危害大豆、向日葵、高粱、甘蔗、水稻、葱、杞柳、洋槐等经济植物,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恶性杂草。寄生杂草是在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产物。这类杂草与非  相似文献   

14.
Pleurotus ostreatus对线虫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致病过程、线虫感病症状及菌丝与线虫的相互作用。探明了粗皮侧耳对线虫致病的实质是杀主寄生,菌丝分泌的毒素首先将线虫击倒并杀死,然后菌丝从线虫体孔侵入,或靠酶和机械力的作用从表皮侵入,最后消解、吸收和利用线虫。一般菌丝与线虫接触1~5min线虫被击倒,20~30min卵和幼虫解体,4~6h成虫死亡,12h后菌丝侵入虫体营腐生生活。菌丝也可不侵染线虫,仅靠毒素将线虫杀死,在酶的协同作用下将线虫分解,直接吸收利用线虫。若菌丝分泌的毒素不足以杀死线虫,纵然菌丝与线虫充分接触也不能侵染活线虫。试验还表明,该菌平板培养产生的毒素,除去菌丝也能杀死线虫。  相似文献   

15.
伞形蚜Aphis umbrella(Borner)在我国尚未见报道。1980年在新疆五家渠一种锦葵科多年生植物上观察到一种蚜虫,传毒试验证明它可以传播西瓜花叶病毒二号(WMV—2)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从此,被列为瓜类病毒的主要介体之一。1985—1986年作者对该虫的生活周期、寄主、传毒习性及天敌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害肉苁蓉的一种食蚜蝇——肉苁蓉蛀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当科(Orobanchaceae)的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ia Y.C.Ma)是一种寄生在琐琐(Haloxylon ammoden-dron(Mey)Bunge)根上的高度特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可以寄生于盐爪爪和木猪毛等植物。肉苁蓉又叫大芸,是名贵的中药,主治阳萎、肾亏、不孕、肠燥便秘、腰膝冷疼等。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北部禾谷胞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一种主要危害燕麦、小麦、大麦和黑麦等麦类作物的植物寄生线虫,世界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发生,但所造成的损失差别很大。在澳大利亚等国,此线虫可使小麦严重减产,但在有的国家或地区,其并未对作物造成明显危害。我国于1992年正式报道小麦上发生禾谷胞囊线虫,已知其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中等地。  相似文献   

18.
黄齐望 《植物保护》1964,2(6):267-267
桑寄生是一种显花寄生植物,分类上属于槲寄生科桑寄生属的植物。其种类繁多,我国约有十多种,江西产的有二种:一种是“中国桑寄生”,这种植物分布不多,暂且不提。另一种是“桑寄生”分布于赣中及赣南,寄生于油茶上。它的根寄生于树木枝上,吸收树木的矿物盐类和水分,因此被害的树木,生长不良或因此折断。桑寄生具有叶绿素,能合成碳水化物,因此,属于半寄生植物,即一部分养料来自寄主;另一部分养料是自己合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干旱区"湿岛"植物繁殖体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对策,提高对"湿岛"生态系统植被的认识,选取伊犁河谷地区35种常见观赏植物,研究其繁殖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5种植物中,繁殖体单粒重可分为4个级别,从0.05 mg(牛至)到45.96 mg(忍冬)不等,其中0.10~0.99 mg的有12种(34.29%);繁殖体三维平均方差,从0.002(龙芽草)到0.14(伊犁郁金香)不等,74.29%的繁殖体呈卵圆形或圆球形,三维平均方差小于0.09;具有典型附属物的共9种(25.71%),分别属于玄参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毛茛科等;具有黏液繁殖体的有2种。不同科植物繁殖体重量不同,其中,蔷薇科显著高于唇形科,而不同生活型植物繁殖体重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性,对农林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为有效防治和控制刺苍耳(X.spinosum)和意大利苍耳(X.italicum)在宁夏的入侵态势,对这2种植物在宁夏的入侵情况、分布状况、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刺苍耳在宁夏地区以同心县为中心,形成了严重的入侵危害,并开始向周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