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北方地区大豆施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施肥技术是大豆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掌握正确的大豆施肥技术对提高大豆单产和节省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豆各种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法,为北方的大豆生产和大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弊端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豆需求量大,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悠关千百万豆农的生存之本,影响着大豆产业的发展态势.在分析2004-2007年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对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大豆生产、销售和出口困难的原因及大豆国际贸易利弊得失进行概述;预测了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缓解中国大豆贸易弊端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五位。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俄大豆总产量达334万t,其中,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大豆产量约占全俄大豆总产量1/3,在全俄7个大豆主产州中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俄罗斯大豆进口量显著增加。2014-2016年,全俄大豆年进口量约为200万t,而远东地区因地理优势则出口大豆到中国。俄罗斯大豆育种工作始于1912年,目前大豆育种工作主要由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承担。2016年,俄罗斯自育大豆品种约占合格种子总销售量的70%,外国品种约占30%。本文分析了俄罗斯联邦大豆生产和贸易动态,介绍了栽培耕作制度、大豆科研体系、大豆育种和种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并讨论了该国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俄罗斯这个潜在大豆主产国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恒温腐解大豆根系所得到的腐解液处理大豆种子表明,腐解1个月的大豆根系腐解液可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生长,抑制率为18%-22%,经4个或6个月腐解的大豆根系腐解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大豆根系表面水浸液对大豆种子萌发不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大豆根拌土盆栽试验表明:大豆根系对下茬大豆生长有显著影响,正茬土拌大豆根系较不拌大豆根系的处理减产6%-24%,并且随着加入根系量的增多,减产幅度增加,大豆根系拌土腐解一年后再种植大豆,对产量和生育期各阶段生物量不产生影响。根系腐解液和大豆根系拌土盆栽试验证明了生产上大豆根对下茬大豆从种子萌发开始,就发生抑制,随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生产上约经两年左右,抑制作用彻底消失,由此表明了大豆根系腐解中间产物是大豆连作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CiteSpace的中外大豆2000-2020年研究动态与热点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婧  董天站  徐菊祯  隋鹏 《大豆科学》2022,41(2):228-238
中国大豆生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为探明中外大豆研究态势和我国大豆主产区研究差异,本研究从定量分析中国大豆生产贸易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0—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大豆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和国内大豆研究的发文量、期刊来源、文章被引情况,利用CiteSpace 5.7.R5软件,探讨中外大豆研究热点差异和国内大豆生产发展前景。结果显示:国内外大豆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增产提质、品种选育、土壤养分、多样化种植对大豆的影响以及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大豆的应对措施和响应机制等方面,相较而言,国外大豆的研究更侧重品质方面,我国大豆的研究则更关注产量。我国大豆的发展经历了由重点关注基因遗传和品质逐步扩展到大豆农艺特性和气候特征的动态变化,目前大豆的研究前沿集中在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和恶劣天气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我国对北方春大豆的研究多于黄淮海夏大豆,除共同关注的研究内容外,北方春大豆区更关注土壤肥力,黄淮海夏大豆区更关注水分利用。我国大豆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在2000—2015年呈逐年波动减少态势,自2016年起逐步回升,但单...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重点发展食用大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进口大豆数量占我国大豆消费总量比例越来越大和大豆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为了稳定提高国产大豆价格,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我国应该注意发挥本国大豆优势特色,重点发展食用大豆.形成低价进口高油大豆,高价出口食用大豆新格局.同时提出了促进大豆高效益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豆抗病、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刘淼  王志坤  李文滨 《大豆科学》2011,30(5):865-868,873
大豆病、虫害不但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该文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和大豆食心虫抗性转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和讨论了各种基因的应用效果及目前抗病、虫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抗病...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育种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改良的大豆遗传性状,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当今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已经成功选育了多种品质性状优良的转基因大豆材料或品系,包括高油酸大豆,高亚麻酸大豆,高含硫氨基酸大豆,高赖氨酸大豆等.本文综述了大豆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育种进展,对当前已获得的转基因大豆的品质性状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 《大豆科技》2009,(4):8-1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由于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转基因大豆冲击本土,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大豆产业发展受大豆品质下降、差异化战略不够突出等因素制约而陷入困境,今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发挥高蛋白和非转基因优势,重视差异化战略实施,构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措施,重塑大豆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引起的大豆猝死症与大豆胞囊线虫病联合导致大豆严重减产。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玉米、大豆轮作对降低猝死症的有效性,若轮作有利于大豆根部健康,则可以改进病害防治措施。试验田设在印第安纳商业用地,2003—2006年期间为玉米—大豆轮作两次循环,但是没有提供玉米—大豆轮作与大豆连作的产量效益对比。轮作区叶片和根部猝死症的严重程度均不低于大豆连作区。在某一试验点,与轮作相比,大豆连作抑制了猝死症的发生,但是大豆胞囊线虫大量繁殖。在另一试验点,大豆连作抑制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繁殖,但是所有处理中猝死症均受到了抑制。数据表明,土壤抑制能单独影响猝死症的重要病原体。因为大豆胞囊线虫能够增强猝死症的症状,因此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也会减轻猝死症的发生程度。目前,由大豆+玉米构成的轮作系统易导致土传病害复合发生,因此,简单的玉米大豆轮作被认为不具有可持续性。虽然在此试验中大豆连作能抑制病害,但是由于试验以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其他作物在内的轮作可能有利于提高大豆玉米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1主产区新大豆上市现状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在国产大豆中占有约40%的份额(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黑龙江的大豆命运代表着中国的大豆命运。每年的10至11月份是国产大豆集中上市的时间,但今年黑龙江的大豆交易市场格外冷  相似文献   

12.
重茬大豆生长发育障碍机制初探   总被引:47,自引:10,他引:47  
本文从土壤养分、微生物种群数量等方面探讨了重茬大豆生长发育障碍机制,结果表明:重茬大豆生长发育障碍并非来自土壤养分的单一过度消耗。重茬大豆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及优势种群与正茬没有明显区别,细菌数量比玉米茬大豆多13.9%,比谷茬多14.1%,优势种群与玉米茬大豆、谷茬大豆相同。重茬大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多于正茬,而且花期以前,重茬大豆与正茬大豆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不同,重茬大豆以镰刀菌(Fusarium)占优势,谷茬、玉米茬大豆则以青霉(Penicillum)、木霉(Trichoderma)占优势。镰刀菌对大豆根系生长发育有害,这是重茬大豆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内容之一。自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2年大幅增加,2017年大豆总产量达到1 420万吨,较2015年增加了241万吨。然而,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并未减少大豆进口,反而降低了国产大豆的收购价格。2017年新豆上市初期价格低于2016年同期且跌速较快,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食用大豆2018年2月底的收购价格较2017年9月初的价格下降了11.7%和11.3%,形成了"量增价跌"或"豆丰价贱"的局面。究其原因,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已具有鲜明的品质和用途差异,形成了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2个相对独立的大豆市场。因此,当国产大豆明显增产时,不会减少油用大豆进口,反而因国产食用大豆供给增加降低了国产食用大豆的价格。应当对国产大豆的相关看法和政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赵元  秦贵信  王涛  张兵  朱丹 《大豆科学》2007,26(6):930-934
大豆经适当加工可减少或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因而大豆制品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成分不同.通过竞争ELISA法和胰蛋白酶抑制法检测豆粕、膨化大豆、脱壳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和热处理大豆粉大豆加工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的活性,并进行SDS-PAGE分析,进而比较其主要抗营养因子灭活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现取样的10种大豆加工制品中,膨化处理除去了绝大多数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一种较理想的加工工艺;去皮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凝集素几乎被灭活,但仍存在一定量的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此项工作为评价大豆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概况1.1近三年大豆生产概况近三年,浙江省大豆呈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菜用大豆的迅速发展,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超越番薯、大麦、小麦,为全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浙江省大豆以春、夏、秋大豆并存,以春大豆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春大豆又以菜用为主,夏秋大豆以收干籽为主。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分别为13.15、13.36和13.63万公顷(197.3、200.4和204.4万亩)。  相似文献   

16.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多,是对缺水最敏感的豆类作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抗旱大豆品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大豆抗旱机制、常用的抗旱性研究方法以及大豆抗旱性评价方法4个方面概述了大豆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粒大豆是指在大豆收获时,大豆籽粒未完全成熟,青粒面达l/2及以上,与正常粒(黄粒)有显著不同的颗粒。青粒豆的多少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大豆销售价格降低和豆农出售大豆困难。2010年受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和秋季早霜的影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普遍出现青粒豆现象,对此,佳木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于大豆收获后对五个服务区内大豆青粒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翔  吴满  潘汝谦  廖红 《大豆科学》2011,30(6):964-967
研究了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及施肥对大豆霜霉病的发生发展及大豆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能够显著降低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而且在间作体系中,施肥处理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未施肥处理.大豆/玉米间作显著影响大豆和玉米的生长,不同施肥处理间大豆和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施肥显著促进玉米的...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之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运用SWOT分析范式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挖掘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阐述了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潜力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五个可行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