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改善重型颅脑榍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间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怍为治疗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细选择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按常规额颞骨瓣开颅术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忠苦,对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74%.其死亡率为26.04%.显著低于对照组39.52%(P〈0.05);治疗组术后颅内压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减压充分.从而碱轻继发性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顸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8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18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72h治疗后两组退热效果比较,干预组体温降至正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卡他症状缓解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淋巴细胞偏低型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退热和缓解卡他症状效果显著,但是在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UA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LMWH组(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69.7%(P〈0.05)。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下降明显(P〈0.05)。观察3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尿常规、24h屎蛋白定量、血肌酐、BUN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好转、无效的例教分别为8、9、4、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4、9、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6.467,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红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反酸、烧心、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两组内镜检查结果.干预组治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103,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介入对RE的疗效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2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洛汀新、氟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分别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显效率36.9%,有效率55.4%,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8.6%(P〈0.05);观察组心电图显效率35.4%,有效率52.3%,总有效率87.7%,明显优于对照组73.2%(P〈0.05)。结论:辅助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可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预防高血压性边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高血压性边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西米替丁组(治疗组)31例以及对照组30例。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88/d,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出血药物,10d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预防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总有效率为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P<0.05)。结论:西米替丁对预防高血压性边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82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恒速泵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750U/h),持续48h后,予速避凝0.4mL于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持续5—7d,注射小剂量肝素的同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持续3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持续3d。结果:治疗组住院期间的心性死亡、并发症(患性心梗后再梗死、心律失常、泵衰)较少(P<0.05);治疗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至对照的1.5—2.5倍(P<0.01),出血情况少,治疗组无l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血小板明显减少。结论:普通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AMI,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α-硫辛酸与依帕司他片,对照组25例单用依帕司他片,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P〈0.05)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急性肺水肿疗效。方法:对59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29例,对照组30例,BiPAP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Bi-PAP ST-D/30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分别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BiPAP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强心、利尿、扩管等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无刨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可迅速纠正缺氧.改善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仙人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机制。方法: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15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仙人掌小剂量组、仙人掌大剂量组。灌胃给予仙人掌提取物1.0g/kg和2.0g/kg,连续4周。实验前、第2周、第4周测空腹血糖;末次给药后2h,断头取血和肝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同时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①空腹血糖:给予仙人掌提取物2周后,大剂量组小鼠血糖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4周后,大、小剂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②SOD、MDA和T-AOC变化: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明显上升(P〈0.01),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AOC增强(P〈0.01)。结论:仙人掌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且能降低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硫酸镁0.1~0.3mL/kg.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憋喘、哮鸣音、湿哕音、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34、21、5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27、10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4.499,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气管炎菌苗片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气管炎菌苗片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方法:7l例RRTI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气管炎菌苗片0.4mg,每B2次,连服2个月;所有患儿治疗后随访半年,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实验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8、10、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9.126,P<0.01);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气管炎菌苗片防治rrti疗效显著,并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1).两组分别给予依替膦酸钠和阿法D3治疗,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经颅多普勒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29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颈椎矢状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除C4推体密度无明显变化外,余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对该病的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0.75%布比卡因1.8ml组(单药组,n=32)和0.75%布比卡因0.9ml加0.1%吗啡0.9ml组(复合组,n=32)。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运动阻滞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平均动脉压(MAP)比复合组下降更明显,2组分别有8例和2例需麻黄碱处理(P〈0.05);单药组Bromage评分集中在3~4分,而复合组大部分病例为2~3分;2组恶心呕吐和尿滞留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运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经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虚劳之证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50)用黄芪建中汤、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对照组(n=50)仅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副作用小,疗程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室性早搏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对照组单服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87.5%(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
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支气管哮喘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2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发病后第2天和第7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别量两组患儿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并密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采取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0.01),干预组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减轻哮喘儿童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经螺旋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β—七叶皂甙钠、血栓通治疗15d。对照组(30例)用血栓通治疗15d。在治疗后30d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0d后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6.2562,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效。  相似文献   

20.
硝酸甘油单用或与美多心安联用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单用或与美多心安联用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1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1979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硝酸甘油10一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加服美多心安25—50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15—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未加用美多心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硝酸甘油组(93.4%vs71.0%,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Hc=7.221,P<0.01);治疗组控制心绞痛需要的硝酸甘油剂量减少,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硝酸甘油与美多心安联用治疗心绞痛有协同作用,疗效较单用硝酸甘油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