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试验选用21日龄纯种大白仔猪70头,分为A、B、C、D、E5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含铜15mg/kg),B、C、D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mg/kg赖氨酸铜来源的Cu,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硫酸铜来源的Cu,试验期42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Cu可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其中C、E两组与A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D、E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比较,E组十二指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B、C、D组十二指肠、胰脏脂肪酶活性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产妇共89例,其中行B-Lynch缝合的34例设为A组;未行B—Lynch缝合、用其他传统方法治疗者的5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二次手术和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729.7±306.7)mL和(43.6±7.7)min,明显低于B组的(1235.6±637.6)mL和(55.6±17.2)min(P〈0.01);两组二次手术、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可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敏感的非创伤性指标来监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方法:30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系膜增殖性肾炎的PNS患者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分为两组:A组16例、肾小管间质活动指数(IAI<3);B组:14例、IAI≥3、并测定(包括正常人40例作对照组)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2—做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尿RBP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B组的升高更为显著。虽然B组的尿β2—MG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与对照组(P<0.01),但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RBP可早期、敏感地反映PNS患者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程度,且较β2—MG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溶栓时间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在发病24h内接受介入溶栓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A组(0-6h),B组(7~12h)及C组(13~24h),比较3组间术后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间血管再通(Hc=10.372.P〈0.01)及临床疗效(H=11.404,P〈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以A组效果最佳,B组次之,C组最差;3组间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I患者越早接受介入溶栓术,其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越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的不同途径给药途径对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盐酸氨溴索经静脉给药(A组32例)、气管内给药(B组38例)及联合气管、静脉给药(C组36例)3种方法防治HMD,比较3组HMD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HMD发生率:A组为15.6%(5/32例).B组为10.5%(4/38例).C组为5.6%(2/36例);以C组的HMD发生率为低.但3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C组例中无1例死亡.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的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A、B组(P〈0.05)。绪论:联合气管、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防治HMD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口服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140例分为两组。A组70例口服米索混悬液,1次/2h,初起每次20ml,连续3次后若无规律官缩出现,第4次起改为每次40ml,若出现有效官缩即停药,否则直至服完200ml;B组70例静滴催产素引产作为对照组。结果:A、B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82.86%(P〉0.05)。A组从开始用药至临产的平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宫颈评分≤5分的产妇A组引产成功率(84.61%)高于B组(33.33%,P〈0.05)。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及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口服米索混悬液用于足月孕妇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且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对其分娩结局及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564例正常足月单胎孕产妇根据BMI,分为A组(孕前体重正常,即BMI〈24者)、B组(孕前体质量超常,即BM≥24者)、C组(产前体质量正常,即BMI〈28者)、D组(产前体质量超常,即BMI≥28者),比较其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 A、B、C组的分娩方式及体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的孕期增重均分别较A、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产后出血、巨大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和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BMI过高者其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体质量亦较高,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可减少不良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预适应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CGRP能否诱导延迟性预适应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所有动物均接受1h缺血/2h再灌注处理。A组于术前24h及术前分别静脉注射CGRP10μg/kg;B组于术前静脉注射CGRP10μg/kg;C组于术前24h静脉注射CGRP10μg/kg;D组于术前24h及术前分别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E组无预处理。用硝基四唑氮篮(TTC)染色判定梗死大小。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取血清测心肌酶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A组、B组、C组较D组、E组心梗面积明显缩小(P〈0.01),心肌酶CK、LDH明显降低(P〈0.01)。A组心肌HSP70表达升高,C组心肌HSP70表达显著升高。B组、D组和E组心肌HSP70基本无表达。A组与B组、C组,D组与E组在心梗面积、心肌酶学的改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GRP预适应在整体大鼠能诱导早期及延迟性效应。缩小心梗面积,减少心肌酶漏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CGRP预适应在第一窗口期与第二窗口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无明显叠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腓肠肌拉伤,观察其对于肌肉损伤部位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14组和D14-40Hz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腓肠肌拉伤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D14-40Hz组开始予以电刺激,其余组继续喂养。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当天,模型组在造模当天,D14组和D14-40Hz组在第14天进行在体力矩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腓肠肌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关节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36±0045(Nm),模型组肌肉拉伤后即刻关节最大等长力矩下降为0176±0034(Nm),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D14-40Hz组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47±0038(Nm),与D14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测定结果:肌肉拉伤后第14天MyoD蛋白表达D14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MyoD蛋白表达D14-40Hz组比D14组增强明显(P<005);肌肉拉伤后第14天,D14-40Hz组Myog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D14组(P<005)。结论:腓肠肌急性拉伤后,早期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关节力矩,并促进了MyoD与Myogenin的表达,对组织修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COS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给予日卵泡大小与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将414个IVF/ICSI-ET周期中HCG日最大卵泡径线大小分为A组(〈16.0mm)、B组(16.5~17.5mm)、C组(18.0~19.0mm)、D组(≥19.5mm),分析其妊娠结局、获卵数、子宫内膜厚度与可利用胚胎数。结果:各组妊娠率分别为:A组17.8%,B组30.1%,C组34.6%,D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授精-胚胎移植COS周期中,主导卵泡在16.5~19.0mm时决定给予HCG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对磺脲类药物(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一SUs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A组在原SUs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B组停用SUs,改二甲双胍加睡前用1次中效胰岛素(NPH);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总疗程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BG)、血浆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的FBG和2h BG均较改变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C的FBG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间的2hBG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3组患者的HbAlc、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BMI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联合用药可改善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选取35日龄体重较为一致的力克斯獭兔幼兔48只,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12只。在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B、C、D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5%的不同品种青蒿提取物,A组为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组D幼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7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下降16.4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B、C幼兔平均增重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②试验组D与对照组幼兔的半净膛率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D的肝重/体重有所升高,脾重/体重有所下降,而血液生化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表明青蒿提取物对獭兔幼兔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的作用,而对提高幼兔免疫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步行运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及运动干预对策。方法选择126例体检者,测定心踝指数(CAVI)、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调查受检者的日常计步运动量。然后根据CAVI分3组(A组70例CAVI低于正常值;B组28例CAVI在正常范围;C组:28例CAVI高于正常值)。分析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再加大C组的运动量进行干预,三月后复查。结果运动干预前,A组的计步运动量、HDL-C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平均动脉压、血糖、LDL-C、TC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运动干预后,C组的计步运动量、平均动脉压、血糖、HDL-C、LDL-C、TC水平接近B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步行运动能影响血压、血脂、血糖,运动干预对延缓动脉硬化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的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其妊娠结局分析。方法以孕32、34周为界将10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A组(早发型,孕周≤32周,42例)、B组(早发型,孕周为〉32~34周,36例)和C组(晚发型,孕周〉34周,27例)。比较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1)A组中有高血压家族史和子痫前期病史者占45.2%,高于B组的16.7%和C组的14.8%(P〈0.05),而B、C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产妇并发HELLP综合征、子痫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预后方面,A组死胎和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B、C组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早,围产结局不良,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以32周来界定早发型子痫前期更符合临床特征;适当延长孕周可以显著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学的关系。方法:543例40岁以下的乙肝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10例(ALT正常,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简称大三阳);B组95例(ALT升高,大三阳);C组179例(ALT正常,HBsAg、抗HBe阳性、抗HBc均阳性而HBeAg阴性,简称小三阳),D组59例(ALT升高,小三阳)。全部患者均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检查;对各组病例的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ALT异常组肝内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较ALT正常组严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比较,炎症程度差异无量著性(Hc=0.4327,P>0.05),而纤维化程度小三阳组较大三阳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Hc=7.008,P<0.01)。组间两两比较:在炎症程度方面,除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纤维化方面,除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0.001)。结论:ALT正常的HBV感染者,肝内也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改变,及时行肝活检讨了解病情及指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闭胸浅低温心肺转流(CPB)对犬心肺复苏中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犬心搏骤停模型,停搏15min后行浅低温(32-34℃)(A组,n=6)和正常体温非开胸CPB复苏(B组,n=6)。于停搏前、停搏后15min,CPB开始后l、3h抽血,于3h取大脑皮层,测定血清和脑组织S100β蛋白浓度。结果停搏15min和CPB开始后1、3h,A、B两组犬血浆S100β含量均明显高于停搏前(P〈0.01);A组于CPB1、3h时的S100β含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B后3h,A组大脑皮层中S100β含量为(2.051±0.923)pg/(mg·prot),明显低于B组(4.068±1.462)pg/(mg·prot)(P〈0.05)。结论犬心脏停搏15min后行浅低温闭胸CPB复苏对大脑皮层的损伤较轻,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不同婴幼儿静脉补钙方法,为减少医源性钙盐沉积症、静脉炎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静脉补钙患儿311例随机分为A组(102例)、B组(100例)、C组(109例)3组,其中A组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滴注钙剂,保留留置针3 d;B组采用专用静脉补钙留置针,静脉滴完后拔针;C组采用专用静脉补钙留置针,保留留置针3 d。连续静脉补钙3 d,统计3组发生医源性钙盐沉积症、静脉炎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A组医源性钙盐沉积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C组(P〈0.05);A组发生静脉炎最高(5.88%),C组最低(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医源性钙盐沉积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A、B组(P〈0.05)。结论静脉补钙应采取专用静脉补钙的静脉留置针通道,并保留留置针的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8例.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g;B组18例.采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C组18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1g.同时应用rhEPO 3000IU皮下注射2~3次/N。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的情况。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A组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上升最明显,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左旋卡尼汀可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减少rh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以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6例,分为A、B、C 3组,每组12例。A组以甲氨蝶呤(MTX)进行全身用药治疗;B组以MTX局部用药治疗;C组以MTX局部用药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A、B、C 3组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73.2±58.4)、(41.7±11.5)、(12.9±6.8)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瘢痕部位包块消失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91.6%vs 41.7%,P〈0.05)。结论 MTX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