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胜  周卫军  刘沛  谭洁  宋彪 《土壤》2021,53(1):97-104
对湖南省74个冰糖橙果园土壤矿质养分和果实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运用R和LINGO软件多元统计分析筛选了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探明了果实品质最佳时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果园中超过86.20%的样点果园土壤pH处于酸性至强酸性环境,65.52%的果园土壤缺钙,75.86%的果园缺镁,82.76%的果园缺硼。冰糖橙果实品质是多个土壤养分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对冰糖橙单果质量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果形指数主要受土壤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和pH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有机质、有效铜、有效锌和pH影响;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受土壤速效钾、有效硼和pH的影响;Vc含量主要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和pH的影响。线性规划求解出pH为5.50~6.50、有机质含量大于39.68 g/kg、碱解氮为169.17~170.41 mg/kg、有效磷34.50 mg/kg、速效钾158.95~160.88 mg/kg、交换性钙1954.69 mg/kg、交换性镁123.81 mg/kg、有效铁468.31 mg/kg、有效锰96.09 mg/kg、有效铜1.73 mg/kg、有效锌10.93 mg/kg、有效硼0.33~0.85 mg/kg时,冰糖橙果实品质最佳。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及时补充钙、镁和硼肥是今后果实品质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澳洲坚果桂热1号种植基地土壤养分与果实内含物之间的相关性,为种植基地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采集广西崇左龙州县、南宁横县、梧州岑溪市3个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土壤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全磷、全钙、锌、铁和硒)与果实内含物(钾、钙、镁、铁、锌、磷、硒、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总量)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发现,龙州基地全磷含量属于高水平(0.86 g/kg),其余基地属于低水平(0.23~0.30 g/kg);3个基地土壤锌含量都达到很高水平(32.2~177 mg/kg);龙州基地铁含量属于中水平(7.67%),其余基地属于低水平(2.92%~3.16%)。龙州和横县基地均属于富硒土壤(0.84~0.86 mg/kg)。不同基地果实钾含量为370~475 mg/100g,钙含量为42.1~57.5mg/100g,镁含量为93.3~106.3 mg/100g,铁含量为14.0~18.7 mg/kg,锌含量为10.9~12.4mg/kg,磷含量为151~206 mg/100g,硒含量为0.09~0.23 mg/kg,可溶性糖含量为2.78~3.08g/100g,蛋白质含量为8.69~9.33 g/100g,脂肪含量为69.6~83.1 g/100g,氨基酸总量为7.98~8.44 g/100g。其中,龙州基地钙、铁、硒、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总量最高,其余的果实品质指标都是横县基地最高,岑溪基地的果实品质指标都是最低或者居中。果实中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养分中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1.000),与土壤中全钙、锌和铁含量也达到显著正相关(r=0.998-0.999);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中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1.000);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与土壤中硒含量相关系数(0.990)较高;果实中脂肪与土壤中全磷、全钙、锌和铁含量相关系数(0.911-0.933不等)也较高。土壤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澳洲坚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总量主要受土壤硒含量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主要受土壤全磷、全钙、锌、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求不同施肥量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最佳施肥量,分析施肥量对猕猴桃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猕猴桃萌芽期一次性施入复合肥料0 kg/株(对照)、0.25、0.5、0.75、1 kg/株,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平均横、纵径,施肥量为0.75、1 kg/株的平均横、纵径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均可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5.10%、12.55%、27.21%、13.08%,其中,施肥量为0.75 kg/株的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施肥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施肥量为1 kg/株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肥量为0.5 kg/株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45.29 mg/100 g;施肥量为0.75 kg/株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8%和6.04%,均高于其他处理。(3)整个生育期间,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总体均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叶片及果实的氮磷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整个生育期内各器官氮含量顺序为叶>果,其中叶氮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氮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器官磷含量顺序为叶>果,叶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的磷含量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不同施肥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效果以施肥量为0.75 kg/株最佳;整个生育期间,果实干物质含量呈“S”形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器官氮磷含量为叶>果,叶的钾含量呈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钾含量总体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基于品质指数的最佳理论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和植株矿质元素变化动态与品质形成的关系。以设施‘87-1’葡萄为试材,连续多年进行5416配方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并对其进行Topsis综合评价,计算品质指数。研究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数的相关性,确定营养诊断因子。应用非完全正交方差分析法和组分营养诊断法分别制定最佳综合品质的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单粒重在各处理条件下的分布范围是4.3~5.0 g。T10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5%。T3处理的果实硬度最高,为471.9 g。T3处理的品质指数最高,为0.6071;除T6、T8、T14、T16处理外,其他处理品质指数均高于T1处理,增幅为1.8%~33.4%。成熟期果实N、成熟期叶柄P、成熟期叶柄K、成熟期叶片Ca、转色期叶柄Mg被选作为营养诊断因子。高优园矿质元素含量适宜范围为N 1.0~2.4 mg/g、P 1.0~3.0 mg/g、K 4.0~10.4 mg/g、Ca 2.9~9.6 mg/g、Mg 0.6~9.7 mg/g,低优园的需肥顺序为K>Ca>N>Mg>P,其中K和Ca元素含量表现偏低,其他元素含量充足。当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每公顷的建议施肥总量分别为736.5、1332.0、788.3和1430.3 kg。在本试验条件下,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的元素N∶P∶K∶Ca∶Mg理论配比为3∶3∶4∶3∶2,其N、P2O5、K2O、CaO、MgO施肥量分别为375.0、141.0、506.3、337.5、70.5 kg/hm2。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研究不同硒喷施浓度对果树各部位无机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红富士苹果的最佳施硒方案。结果表明, 1)在花期和幼果期叶面施硒效果较为稳定,叶片和果实中硒的有机化程度高。在接近果实着色期或采收期叶面施硒,虽然果实中总硒量较高,但硒的有机化程度较低。2)相同喷施浓度下,树体各器官硒含量顺序依次为叶>枝>果>根,果树地上部分配的硒占较大比例。3)叶面喷施硒可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 含量,从而改善了果实风味,但降低了果实硬度,影响其贮藏运输品质。4)红富士苹果以在5、6、7月中旬喷施 3 次100 mg/L 亚硒酸钠效果最佳,此时叶片中总硒含量为2728.30 g/kg, FW,有机化程度达85.71%。各项果实品质指标佳,平均单果重达256.8 g。果实总硒含量为10.10 g/kg, FW,有机化程度为87.72%。  相似文献   

6.
后期施肥对延后栽培葡萄综合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葡萄生长后期施肥对浆果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增加P、K肥比例,浆果品质更好;施用磷酸二氢钾肥料的处理,浆果穗重708.00 g,单粒重33.96 g,果实硬度1.4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达17.86%,Vc含量7.36 mg·100 g~(-1),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不同施肥条件下葡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穗重、单粒重、果粒大小、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后期追施较高水平的磷钾肥、不施氮素或少施氮素,葡萄综合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7.
外源GA3处理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元 《南方农业》2007,1(3):11-12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研究了着色期外源GA3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观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皮亮度和果形指数,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和果皮厚度,对果皮黄色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内在品质方面,各处理提高了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10和50mg/LGA3处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0和500mg/L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着色期较低浓度的GA3处理(如10和50mg/L)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在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桃抗寒栽培优良品种。在嘉峪关市文殊镇建立区域试验点,对甘露暑蜜、紫胭瑞阳、紫胭瑞秋等6个桃新品种(系)进行了低温冻害、越冬后抽条、花芽冻害等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甘露暑蜜、紫胭瑞阳抽条指数和花芽受冻指数均< 20%,紫胭瑞秋抽条指数和花芽受冻指数< 30%;甘露暑蜜果实发育期105 d(8月中旬成熟),为中熟普通桃品种,平均单果重为268.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5.6 g/kg;紫胭瑞阳果实发育期135 d(8月底成熟),为中晚熟油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66.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4.1 g/kg ;紫胭瑞秋果实发育期145 d(9月中旬成熟),为晚熟油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17.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21.0 g/kg 。以上3个品种品质优良,生态适应性强,可在嘉峪关或同类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量有机肥对芒果果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处理对芒果果实品质及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上芒果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肥处理(CK)比较,增施有机肥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1%~21.6%、Vc含量提高3.1%~38.4%、可滴定酸含量下降6.6%~16.0%、固酸比提高17.9%~44.9%。增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电导率及p H值,促进土壤肥力水平的提升。综合比较,以T2处理(有机肥7.5 kg/株+尿素400 g/株+高钾复合肥1.25 kg/株)对改善果实品质和改良土壤性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徐美隆  乔改霞  刘玉娟  王荣  谢军  马龙 《核农学报》2023,(12):2503-2509
为探讨不同砧木对欧李(Prumus humilis)嫁接成活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欧李自根苗为对照,对比分析了3种砧木(长柄扁桃、毛樱桃、山杏)嫁接欧李的成活率、根癌病发病率和果实品质性状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砧穗组合和自根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李/长柄扁桃的嫁接成活率为87.33%,且移栽三年后的成活率为98.00%。不同砧木嫁接欧李的根癌病发病率为0,而欧李自根苗的根癌病发病率为18.41%。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的单株产量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他果实品质得到提升,其中,欧李/长柄扁桃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花色苷含量等最高,欧李/毛樱桃的果实钙含量和锌含量最高,欧李/山杏的果实固酸比、类黄酮含量和铁含量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砧穗组合和自根苗的嫁接成活率和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欧李/长柄扁桃D值为0.746,综合评价排名第一。综上,嫁接可以降低欧李的根癌病发病率,改变其果实品质,以长柄扁桃为砧木嫁接的欧李综合性状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欧李嫁接苗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风味2号”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0Coγ射线育出甜瓜新品种"风味2号"为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授粉后第5天开始果实快速膨大,第30天时鲜重达最大。从授粉后第29天开始,果肉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增加,其后保持稳定,至第34天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的发育逐渐增加,糖酸比的高峰出现在授粉后第30-34天。气相色谱表明,"风味2号"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有机酸为苹果酸和柠檬酸,其中柠檬酸是主要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果实有3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占35.24%,酸类占19.21%,醇类为14.28%,醛类为11.71%。  相似文献   

12.
磷、钾营养对柑桔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田间试验以柑为材料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磷、钾肥后对柑桔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尤其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柑桔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以及采收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柑桔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烂果率,减缓糖分、酸度和Vc含量的下降。磷钾营养对于提高柑桔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壤增施蛋氨酸硒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探究了蛋氨酸硒对厚皮甜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硒在厚皮甜瓜中的富集效益,以及硒在土壤中的变化趋势。【方法】以‘M135’厚皮甜瓜为试材,蛋氨酸硒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以土壤本底硒为对照,通过向土壤中增施蛋氨酸硒使土壤中的总硒含量分别增加4、 10和16 mg/kg,研究了蛋氨酸硒对厚皮甜瓜生长、 产量、 光合特性、 产品品质及果肉硒含量的影响,对厚皮甜瓜不同组织器官中总硒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施硒4、 10和16 mg/kg均可显著提高甜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叶片光合速率、 植株生长量以及甜瓜产量; 另外,不同浓度施硒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肉中有机硒、 无机硒、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并以10 mg/kg施硒处理的效果最佳。10 mg/kg施硒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9.53%,果肉中的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4.82%、 49.88%、 23.42%和25.03%,果肉中硒的总含量为44.74 μg/kg,其中有机硒含量36.87 μg/kg,占到总硒含量的82.91%,达到富硒标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虽然果肉中硝酸还原酶活力、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4、 10和16 mg/kg施硒处理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499、 1.907和2.131 mg/kg,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上限(20 mg/kg)。对施硒后厚皮甜瓜不同组织器官中硒含量的研究发现,厚皮甜瓜各组织器官(根、 茎、 叶柄、 叶、 果皮、 果肉和种子)的总硒含量也随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根、 茎、 叶柄和叶的比较发现,在未增施蛋氨酸硒时叶中的硒含量最高,其次为根、 茎和叶柄; 而增施蛋氨酸硒后则表现为根中最多,其次为茎、 叶和叶柄。对果皮、 果肉和种子的比较发现,各处理果实内各组织的总硒含量均表现为种子中最多,其次为果肉和果皮。对施硒后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研究发现,定植后未施蛋氨酸硒的上层土壤中总硒、 无机态Se6+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中有机硒和无机态Se4+的含量变化不大; 4、 10和16 mg/kg施硒处理的土壤中有机硒、 总硒以及无机态Se4+含量都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无机态Se6+的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土壤增施蛋氨酸硒后提高了厚皮甜瓜果肉的硒含量,增强了光合能力,促进了厚皮甜瓜植株的生长,从而提高了产量和综合品质,其适宜的土壤施硒浓度为10 mg/kg。  相似文献   

14.
沙地桃品种果实物候期和果实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桃果实品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为全面了解不同桃品种在光热资源充足的沙漠边缘地区的栽培表现,为同类区域桃树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桃果实糖分积累的理论,以6个桃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调查和品质指标测定,比较这6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条件下的物候期和果实品质表现。结果表明,6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果实发育期92~174 d。不同桃品种单果重97.35~269.68 g,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寿桃、雨花露、夏甜、中桃5号、红油桃4号、瑞光27号。果实着色由深到浅依次为瑞光27号、中桃5号、红油桃4号、夏甜、雨花露、中华寿桃。不同桃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2.8~150.0 g/kg,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为80.48~127.34 mg/g,甜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雨花露、夏甜、红油桃4号、中桃5号、中华寿桃、瑞光27号。不同桃品种苹果酸含量为0.85~3.22 mg/g,柠檬酸含量为0.27~2.77 mg/g,总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油桃4号、中桃5号、瑞光27号、雨花露、中华寿桃、夏甜。可见,雨花露、夏甜、红油桃4号、中桃5号、瑞光27号这5个桃品种在武威沙地栽培时均能正常成熟,且果实品质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5.
洛川县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基本性质与重金属含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洛川县20 a与60 a果园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洛川县20 a与60 a果园土壤为壤土,CaCO3含量最大值为141.71 mg/kg,土壤TOC平均含量大于1.26%,土壤pH值在7.95~8.62之间,土壤特征基本满足苹果生长的要求,20 a与60 a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略大于其背景值,砷的最大平均含量值为14.4 mg/kg,铬为84.4 mg/kg,铜为31.7mg/kg,铅为24.8 mg/kg,镍为33.1 mg/kg,锌为144.5 mg/kg,但两果园土壤环境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  相似文献   

16.
覆膜滴灌对日光温室甜瓜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覆膜滴灌条件下,大棚甜瓜土壤水、热等环境因素变化对脲酶及甜瓜产量的影响,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日光温室内不同覆膜方式(全覆膜、半覆膜、无膜)、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60%、70%、80%)、滴灌毛管密度(1管1行、3管4行、1管2行)以及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的土壤水、热、p H值等的变化,以及对甜瓜土壤脲酶活性及甜瓜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半膜覆盖、80%田间持水量的灌水下限、1管2行滴灌毛管密度等的甜瓜根区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土壤温度较高、p H值较低,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60%田间持水量下限处理脲酶活性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高,70%田间持水量下限处理在苗期高,80%田间持水量下限处理在各个生育阶段都最高;半膜覆盖、1管2行和80%田间持水量下限组合和半膜覆盖、3管4行和70%田间持水量下限组合的甜瓜产量分别为34.46、31.27 t/hm2,显著高于全膜覆盖、1管1行和80%田间持水量下限组合的28.02 t/hm2;半膜覆盖、1管2行和80%田间持水量下限组合甜瓜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有机酸含量低。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日光温室栽培甜瓜,建议采取半膜覆盖,1管2行的滴灌管密度,灌水量下限分别为苗期70%、开花坐果期80%、果实膨大期80%和成熟期60%田间持水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田条件下,施镁对缺镁葡萄叶片糖、淀粉和蛋白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主区设4个土施硫酸镁梯度,为0、112.5、150、187.5 kg/hm~2,副区设3个叶面喷施硫酸镁浓度,分别是0%、0.2%、0.4%。结果发现:土施和叶面喷施镁肥能够显著提高叶片镁含量,提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促进淀粉转运,减少其在叶片中的积累,最终增加果皮花色素含量,使果皮显著变红,并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土施150 kg/hm~2同时叶面喷施0.4%硫酸镁肥时,叶片镁含量处于适量标准,硝酸还原酶活性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高,果皮红,果实糖高酸低,施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变种甜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吕律  王同林  海睿  汪炳良 《核农学报》2019,33(10):1959-1966
为了解不同类型甜瓜糖分积累及糖代谢特点,选用厚皮甜瓜品种X228、普通甜瓜品种B154及越瓜品种H227为材料,定期取样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不同变种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相关酶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授粉15 d至果实成熟期间,3个甜瓜品种的果实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的变化均较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甜瓜品种果实蔗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H227果实几乎无蔗糖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是果实的主要糖组分;B154和X228果实蔗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而快速增加,蔗糖积累存在明显的转折点,蔗糖是B154和X228这2个品种成熟果实中最主要的糖组分,且果实蔗糖含量提高的同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上升、酸性转化酶(AI)活性降低,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与蔗糖含量关系不显著。根据蔗糖含量的差异,可将甜瓜分为蔗糖积累型和低蔗糖积累型两类,前者果实蔗糖含量的上升被认为是SPS活性上升与转化酶(特别是AI)活性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果实内极低的蔗糖含量被认为是SPS活性较低导致的。本研究结果为甜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甜瓜果实糖分积累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无机硒肥对土壤有效氮含量及菠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_2SeO_3)对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及菠菜品质的影响,综合分析Na_2SeO_3在土壤-根部-作物之间被吸收、转运、转化的可能路径,为生物强化生产富硒农产品及调控硒的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进行连续42天盆栽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每千克土施Na_2SeO_3 0 (对照)、1、10、30 mg,分别于定植后的14、28、42天测定菠菜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菠菜生长期间,≤10mg/kg Na_2SeO_3处理可使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被激活后减弱至对照水平,土壤硝态氮含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铵态氮变化趋势正好相反;30 mg/kg Na_2SeO_3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整个培养时期与对照水平相当,土壤NH_4^+-N含量后期明显减少,转化成的NO_3~–-N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菠菜吸收利用。同等Na_2SeO_3添加量条件下,Na_2SeO_3对三个取样时间菠菜叶的硝酸盐、维生素C (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各异。1 mg/kg Na_2SeO_3处理组可使菠菜叶的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Vc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变化;10 mg/kg处理组可使菠菜叶中的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30 mg/kg处理组可使菠菜叶的硝酸盐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减少,Vc含量没有变化。【结论】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土壤有效氮及菠菜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富硒作物生产中无机硒肥施用量要综合考虑硒在作物体内的转化率及硒对作物品质影响的各项因素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