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互相促进。信阳市郝堂村创新发展理念,科学编制规划,强化乡村旅游引导,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实现了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共融,为我国美丽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四好村路"等行动的开展,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红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作好乡村旅游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省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打造美丽河南,是河南省省委提出"四个河南"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郝堂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特色,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初入平桥区郝堂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荷塘,清风徐来,荷花随风摇曳,煞是好看。尖顶的深蓝瓦房,安静有序地沿路排开,古老的乡村气息得以保留,又具现代化时尚感的设计。郝堂村是2011年6月份开始投入新农村改建的,整个村庄保留了原有的房屋风格,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修葺改造而成,就连坐落在村里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都是用旧料做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直接地促进了郝堂旅游业的发展,游人如帜,于是村子里农家乐、  相似文献   

5.
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旅游是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海南乡村文化是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资源要素。基于海南乡村文化的调研,分析海南乡村文化的现状,挖掘海南传统乡村文化和历史文化名村,探讨发展海南乡村旅游的资源要素。结果表明,海南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传统风貌与习俗保存情况良好,地域特色鲜明,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对提高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提高村民收入、促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然而,针对海南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尽管历史文化名村及乡村艺术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得到一定程度保护,但普遍存在乡村环境历史遗迹破坏严重、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被都市文化蚕食等问题,进而导致乡村文化旅游供给“同质化”、旅游与各行各业融合“松散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应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依托地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培育乡村旅游市场,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供给质量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合作社是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符合现代休闲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信阳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基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视角,构建旅游合作社对乡村旅游影响模型,验证旅游合作社—社区自组织能力—乡村旅游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实证结果显示:社区自组织能力对乡村旅游发展有积极影响,旅游合作社物理要素、人理要素对社区自组织能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旅游合作社事理要素对社区自组织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构建社区为基础的旅游方式、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科学运营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关后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阐释了乡村旅游给当地文化、经济、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关后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分析了关后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党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政策的支持,居民对山乡村野的自然风光有了更高程度的向往,使得乡村旅游市场兴旺发展。而美丽乡村是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旅游的发展平台,乡村旅游更是以美丽乡村经济发展载体。该文以泉州安溪黄岭村为例,以"美丽乡村"为视角,结合黄岭村基本情况,分析黄岭村的开发背景、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51-153
乡村旅游的发展契合了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人居环境优化,实质是构建乡村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和绿色生态链的过程。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部分成就,但是由于没有长远规划、村民环保意识不足、周边村庄的负面影响等,造成人居环境问题。该村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在人居环境管理方面需要合理规划,采取环境保护、整治和提升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整合周边村庄,强化区域环境保护理念,从而将小穿芳峪村打造成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康养型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0.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美丽乡村"的升华和继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整体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性发展,促进魅力乡村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做简单分析,然后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17年6月浙江省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A级景区村庄(以下简称A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融合体"。A村的创建,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村庄旅游发展的角度,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为A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以期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脱离枯燥的现实,寻求自我的本真。中原大地上散布着无数的村落,而那些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正迎合着我们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香农家乐、交农家友的梦幻需求。现在就开始我们的豫游记吧。●河南最美乡村——郝堂村信阳市平桥区的郝堂村2009成为土地流转改革的试点,中国乡村建设设计院院长李昌平的"内置金融"理  相似文献   

13.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6-69
发展乡村旅游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中国红花油茶第一村"腾冲市和睦村为研究对象,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调研。系统梳理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农业与旅游产业基础,判定该村具有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通过分析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规范、缺乏优秀运营管理团队等问题。研究从多维度、宽视角、结合和睦村乡村旅游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通过相关部门科学的规划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的潜在价值,提高和睦村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扩宽旅游观光项目,增加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和睦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山茶花的保护力度,以此促进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走向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田北画村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北画村可以充分利用书画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以实现乡村振兴。在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性基础之上,以田北画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田北画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刘杨  马远军  张敏  郑世铭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39-140,143
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该文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演化遵循"孤环—网状"的演化路径;并以金华市管头村为案例进行了实地研究,从产业链提升和优化视角提出管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加速平台,本文简述了河北省抚宁县英武山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构想,对英武山村旅游发展形势作了SWOT分析,并对开发原则、主题定位及产品策划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制定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是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之一。本文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乡村旅游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深挖地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合理制定旅游产品价格;增强营销意识,创新促销方式等对策,旨在为当地旅游扶贫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城郊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城郊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选取城郊村镇典型区域都江堰市柳街镇为研究区域,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特点,对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探索城郊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途经。  相似文献   

20.
邱振辉 《浙江农业科学》2014,1(8):1306-1307
总结浙江省海宁市长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即创新建设模式,成立以村经济合作社为股东的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培养村民共建意识;并探索今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