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内,对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以甜美折合产量最高,为58 766.5 kg/hm2,且甜美属无限生长型樱桃番茄,长势旺盛,果实很硬,耐贮存,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口感和商品性极好。建议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1项农业新技术,它把有机农业导入无土栽培,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观念,为我国推广应用无土栽培开辟了新途径,10年间全国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面积已超过163hm2.阐述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特点、系统构造、目前的研究进展、推广状况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无土栽培技术已在世界各国广为推广,并成功地应用于花卉、蔬菜生产。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京建成第一座蔬菜机械化无土育苗工厂。此后,深圳、广州、上海、昆明、重庆等地也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种植花卉、蔬菜,我国无土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依据甘肃省酒泉市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使用取材容易、价格便宜、无公害、新型的有机基质,分析黄瓜在不同配比的基质中生长的各种性状,从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基质配方。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地点与品种:试验在甘肃省酒泉市现代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进行。供试黄瓜品种为津春4号。育苗采用穴盘,…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1项农业新技术,它把有机农业导入无土栽培,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观念,为我国推广应用无土栽培开辟了新途径。10年间全国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面积已超过163hm^2。阐述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特点、系统构造、目前的研究进展、推广状况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养分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化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产量及N、P和K吸收量、吸收比例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化肥可显著提高甜瓜果实产量,提高有机基质养分和化肥利用率;化肥施用过多,基质养分和化肥利用率均有所降低;研究确定的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适宜化肥施用量计算方法为:(甜瓜目标产量需肥量-有机基质速效养分量)/化肥养分吸收率。  相似文献   

6.
从栽培设施、品种选择、育苗、苗木定植及管护、采摘与贮藏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日光温室内,对12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秋冬茬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红果型番茄品种以红颜折合产量最高,为75 6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齐达利增产18.19%;红佳丽折合产量次之,为73 6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齐达利增产15.07%。粉红果型番茄品种以粉红108折合产量最高,为 77 142.86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粉王增产14.49%;粉佳美折合产量次之,为74 821.43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粉王增产11.04%。综合考虑认为,大红果型番茄品种红颜、红佳丽和粉红果型番茄品种粉红108、粉佳美可在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  相似文献   

8.
网络版摘要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4):76-77
立足农业“三清”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县建设;沼气发酵技术在畜禽粪污治理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云南省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无公害农产品花椰菜生产技术规程;双碱法在锅炉烟气脱硫治理中的应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天门市农用灌溉水环境质量评价;聊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关于生态村建设的理性分析与对策措施;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大粒利马豆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无土栽培发展概况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近15年来,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异常迅猛,1985年全国无土栽培的面积只有0.1hm2,1995年发展到50hm2。目前中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315hm2,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3倍多,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蔬菜生产,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花卉生产。目前中国生产上使用的无土栽培系统主要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浮板毛管法、NFT、DFH和鲁-SC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无土栽培系统的投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不污染环境。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能生产绿色食品蔬菜。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无土栽培的历史、采用的主要无土栽培系统型式、无土栽培研究和推广工作进展以及无土栽培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无土栽培技术已在世界各国广为推广,并成功地应用于花卉、蔬菜生产。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京建成第一座蔬菜机械化无土育苗工厂。此后,深圳、广州、上海、昆明、重庆等地也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种植花卉、蔬菜,我国无土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依据甘肃省酒泉市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使用取材容易、价格便宜、无公害、新型的有机基质,分析黄瓜在不同配比的基质中生长的各种性状,从而筛选出一种最佳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适用于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的设施番茄生长模型,该研究利用保温塑料大棚春茬试验数据,建立以辐热积为尺度的番茄外观形态及物质累积分配模型,并利用保温塑料大棚秋茬和日光温室越冬茬的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番茄株高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907 4和13.66 cm;2)番茄整株及各器官的干物质质量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范围为0.854 1~0.975 1,RMSE为2.87~6.98 g/株;3)番茄整株、地上部以及果实鲜质量累积的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范围为0.887 2~0.905 0,RMSE为109.83~171.16 g/株。综上可知,该研究建立的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番茄株高与干鲜质量物质累积值,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Composed of a marine plant, Zostera sp., eelgrass slabs are a novel organic substrate for soilless cultures used in tomato production. The benefit of using eelgrass slabs for growing tomatoes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it with coconut fiber slabs in regard to contamination by Pythium spp. and to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omato fruits. First, tomato root contamination by Pythium spp. was studied by direct plate counting, and a molecular comparison of fungal and oomycete communities was conducted using PCR-DHPLC. Seco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omato fruits were analyzed by measuring total pheno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and by evaluating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Compared to plants grown on coconut fiber slabs, those on eelgrass slabs presented a lower rate of Pythium spp. root contamination. Moreover, culture on eelgrass slabs produced fruits with better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higher total phenol content compared to controls. Carotenoid content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substrat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detrital leaves of Zostera sp. as a substrate for soilless culture that reduces root contamination and also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tomato fruits with better nutritional value.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栽培年限对新建日光温室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采用盆栽生物耗竭试验和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杨凌不同年限新建日光温室(温室建造前的大田及温室建造后第2年和第3年取样)耕层(0~20 cm)土壤供氮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增加,番茄生物量和吸氮量与温室栽培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其中栽培年限为第2年和第3年的番茄株高、茎粗、地上及根系生物量、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温室建造前,而第2年和第3年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第2年和第3年温室的番茄吸氮量分别是建造前大田的2.53倍和3.01倍;与种植前土壤相比,第3年温室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显著增加,第2年及第3年温室土壤可矿化氮量分别是建造前大田的2.84倍和2.96倍,说明随栽培年限的增加,温室土壤供氮能力显著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初始矿质氮及累积矿化氮量与番茄吸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土壤累积矿化氮量与番茄吸氮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说明这些指标均可用于评价土壤供氮能力。随栽培年限的增加,日光温室土壤供氮能力显著提高,生产中应随温室栽培年限增加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4.
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可以栽培两茬果菜,亩产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内热湿性能分析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业设施类型,可进行春提早、秋延后与越冬栽培,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使用困难。为了提高苏北地区日光温室的利用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后墙部分可拆装的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的后墙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镀锌钢架和秸秆块组成的拆装墙体,下部分为空心砌块砌筑的固定墙体。该文以当地传统空心砌块后墙日光温室为对照,首先监测两种日光温室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室内外温湿度变化;其次,比较分析了两种日光温室后墙材料热工性能、冬季后墙温度波动和热流密度的差异以及夏季室内空气流动速率的差异;最后,分析比较了两栋日光温室冬夏季室内作物生长状况、产量以及投入产出比。结果显示,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固定墙体的热稳定性能和隔热性能分别高于传统空心砌块墙体10.8倍和18.3倍,昼平均热流密度高约19.0%,蓄热时间长约1.0 h,夜间平均热流密度高约18.3%,放热时间长约2.1 h。夏季拆除秸秆块后,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内空气流速明显高于对照温室。田间监测发现,与对照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冬季白天室内平均气温高1.1℃,室内平均湿度低9.1%;夜间室内平均气温高1.0℃,室内平均湿度低6.8%,番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16.7%;夏季通风口面积大,室内空气流速大,通过自然通风排除的热量多,白天室内平均气温低4.0℃,夜晚室内平均气温低3.1℃,日最高气温低1.4~8.1℃,不结球白菜单株鲜质量显著提高38.5%。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投入产出比高8.05%。综上,与当地传统空心砌块后墙日光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和控湿性能好,夏季通风降温性能优良,能够实现作物的周年生产,在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n experiment developed in soilless culture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veral levels of Co2+ (0, 5, 15, and 30 mg L‐1 ) on the growth of tomato plants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 cv. Ramy). Absorption,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this metal in roots, stems, leaves, and fruits were also studied. Uptake was increased by application of this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efficiency of root uptake of cobalt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Co2+ treatment in the soilless culture system. The translocation of Co2+ from roots to aerial vegetative parts was increased with the time of experiment and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The presence of this metal in nutrient solution reduced tomato leaf production and elongation, specially at higher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8.
番茄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碧华  郜庆炉  孙丽 《核农学报》2009,23(6):1082-1086
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日光温室中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施肥定额二因素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F回〉F 0.01(5,7)=6.1088,回归可靠;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施肥定额>灌水定额,由此提出了最优水肥组合方案,灌水定额为2704.5~2836.95m3/hm2,施肥定额为265.5~309.64kg/hm2。本研究为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栽培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酒泉市戈壁日光温室人参果种植面积大、效益好,但红蜘蛛发生严重,化学防治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果品质量,急需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为了选择综合性状最佳的天敌种类及投放数量,于2019年引进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Oudemans)]和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投放智利小植绥螨50头/株、胡瓜钝绥螨246头/株、巴氏新小绥螨46头/株对人参果红蜘蛛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均生物防效分别为83.36%、75.36%、87.06%。投放巴氏新小绥螨246~369头/株对人参果红蜘蛛有明显防治效果,平均生物防效分别为90.05%~9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