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以来,针对我国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回顾总结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政策,主要有十方面: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特殊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粮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是,目前农民种粮仍有忧愁。最近我们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安徽省庐江县农村了解到,当前粮农有五大心事:  相似文献   

3.
王俊华 《河南农业》2011,(11):58-58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8个中央一号文件,通过落实党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全市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投入热情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特殊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粮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是,目前农民种粮仍有忧愁。最近我们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安徽省庐江县农村了解到,当前粮农有五大心事:  相似文献   

5.
江苏兴化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了粮食的稳步增产。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但是在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高涨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土地承包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朱基强调:棉花仍严重供大于求种植面积要继续调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上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重大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宝林 《新农业》2004,(10):4-5
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减产,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中突出明确了一条,就是“建立直接补贴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直补机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一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8,(6):2-3
粮食是特殊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粮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是.目前农民种粮仍有忧虑.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安徽庐江县农村了解到.当前粮农主要有五大心事:  相似文献   

10.
张铭 《当代农村》2004,(2):26-26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国“三农”形势,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严峻现实,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同时,面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以“非常”的举措大抓粮食生产。为确保农民增粮增收,根据中央和重庆市农业和粮食工作会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5年3月21日在全国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关心今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十分关切当前的春耕和备耕情况。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标准地抓好春耕生产和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2.
3月22日,国务院在河南省鹤壁市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再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反复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要在连续三年粮食较多增产、农民较快增收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胶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购销市场化为导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基础.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建立完善“三大体系”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流通体制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现代农业》2004,(3):45-48,44
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与流通。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行,当前进一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2004,(2):1-1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9亿农民的一份温暖而厚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广角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日前在安徽召开的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近一个时期采取的一系列强农增粮富民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保护、调动、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回良玉指出,在国家政策推动、市场价格拉动和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的共同作用下,当前农民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但粮食流通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部分粮食品种顺价销售困难;粮食省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有些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滞后;国家储备粮规模、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入WTO后将给粮食产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央就三农问题下发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惠农政策。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使全省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达426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近1/10,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农民收入增长14%,8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9.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采取的重大措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意义重大.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一个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搞好农业和粮食工作,事关全省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事关全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大局。尽管近年来粮食价格走低,农民增收缓慢,但河南省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特别是粮食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未放松粮食生产。粮食总产从1998年突破400亿kg大关之后,已连续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