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当前油菜育种工作中十分突出的问题.笔者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扩增的主要途径.基因工程已成为油菜种质资源扩增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创造出一大批优良新种质,其中包括抗病、抗虫、高油酸、高芥酸材料和新型不育材料.传统育种手段,如人工合成、远缘杂交和诱变等技术仍是重要的油菜种质资源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西藏栽培油菜与野生油菜遗传资源的表型性状、抗寒性、含油率、熟期和千粒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子叶类型最为丰富;野生芥菜型油菜和野生白菜型油菜以宽萼片为主,栽培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以中萼片为主;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抗寒性强于其他油菜,栽培芥菜型油菜抗寒性较栽培白菜型和野生芥菜型好;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种质资源的含油率大多超过40%,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含油率高于栽培油菜含油率;在山南和日喀则,无论是野生型油菜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型油菜种质资源,除极早熟外分布有不同熟期的油菜类型;千粒重大于5 g的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和栽培芥菜型油菜所占比重较大.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的千粒重以1~5 g的居多,而千粒重小于1 g的种质资源分布在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中;野生油菜的成熟期比栽培油菜要早20~40 d.  相似文献   

3.
高光效种质是开展作物高光效育种的基础。在剖析油菜高光效种质筛选要求、面临困难、研究缺陷的基础上,针对油菜超高产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构建出油菜高光效的综合筛选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油菜种质进行数量化综合评价,并开展定向选育和杂交改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一批油菜高光效种质,为利用“高光效+杂种优势”途径开展油菜高光效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耐低氮种质筛选及绿肥应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以下简称: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也是一种用地养地、轮作休耕作物。在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油菜由于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其绿肥应用价值突显。由于油菜栽培产业目标的不同,现有主栽油菜品种营养需求特征决定其需要较高的推荐施肥水平,不能更好实现油菜绿肥应用“小肥换大肥”的产业目标。因此,评价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筛选低氮高效油菜种质,可为绿肥应用专用型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支撑。本研究以73份油菜种质资源作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低氮和正常施氮2个处理,以盛花期生物量、植株氮累积量、耐性指数等为指标对供试材料绿肥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盛花期低氮处理下73份油菜种质单株鲜重变化幅度为29.33~199.33g,变异系数30.0%;油菜单株地上部和根部氮累积量变化幅度分别为48.67~360.43mg和4.21~67.46mg,变异系数分别为31.0%和53.0%。由此可见,盛花期单株鲜重和养分吸收累积能力在供试油菜种质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优选绿肥性状优异的油菜种质资源具有可行性。通过分析不同油菜种质盛花期氮效率综合值和耐性指数可知,73份油菜种质中...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地方油菜品种资源鉴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317份油菜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发现云南省油菜种质资源大部分为极早熟和早熟品种,占云南油菜品种资源的75%;同时也是高产种质资源和高含油量种质资源,且含油量与海拔高度有关,即高海拔地区油菜种质的含油量普遍较高;该省地方品种中缺乏低芥酸(<1%)和低硫代葡萄糖甙(<30μmol/g)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旦巴  何燕  王建林 《种子》2008,27(12)
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莱种质资源千粒重的研究与鉴定发现:(1)野生芥菜型油菜千粒重要小于野生白菜型油菜;(2)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水平分布来看,千粒重较大的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7°30′~31°00′,东经89°00′~92°00′之间和北纬27°30′~32°00′.东经97°00′-98°00′;千粒重较大的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9°00′-30°00′,东经87°30′~94°00′之间;(3)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垂直分布来看,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有更大的趋势,野生芥菜型油菜与野生白菜型油菜千粒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具有垂直分布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氮效率研究是油菜营养性状遗传改良的前提,为探究不同氮效率油菜种质苗期氮吸收、转运和利用的异同,以2个氮效率差异油菜种质H6(氮高效)和L18(氮低效)为供试材料,利用水培营养液设置正常氮(CK)和低氮(LN)2个氮浓度处理,培养14d后检测植株氮含量,计算氮累积量、氮转运系数和氮利用效率。结果显示,不同氮浓度处理对油菜苗期氮的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影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CK相比,LN处理的油菜生物量、氮含量和氮累积量均显著降低,而氮利用效率和根冠比显著提高;氮高效油菜种质H6的生物量、氮累积量、氮转运系数和氮生理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氮低效种质L18,分别为L18的2.07、1.42、3.23和1.56倍。从氮的吸收、转运和利用3个方面探讨了低氮胁迫处理下油菜种质苗期氮效率差异的原因,对深入开展油菜氮高效机理研究及油菜品种氮效率改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等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油菜野生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油菜野生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十分丰富,变异系数最高为72.04%,多样性指数最高达为0.9821;通过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代表了西藏油菜野生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的85.19%,各主成分包含的形态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不同主成分之间差异较大;基于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截距为1.61时可划分为5大类群,这五大类群的划分与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分枝部位等性状关系密切。由此可见,西藏油菜野生种质资源存在极其显著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多样性,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为西藏油菜的研究利用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区近两年来,用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解决了杂交水稻收获晚、杂交油菜播期早的稻油共生期长的茬口矛盾。在此基础上,为杂交油菜的提早移栽,解决耕牛不足、劳力不足、秋播灾害性天气等问题,我站进行了免耕移栽油菜的试验和探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卓嘎  何燕  旦巴  昌西  孟霞  王建林 《种子》2009,28(10)
以西藏各地收集的425份栽培油菜为材料,对其千粒重进行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栽培油菜种质资源中千粒重级别分布多样,其中中型千粒重所占比例最多,有251份,占供试材料数的59.00%;(2)芥菜型油菜千粒重的优良种质资源比白菜型油菜丰富,而芥菜型油菜中大叶芥的优良种质资源比细叶芥的优良种质资源丰富,但千粒重最大的资源是细叶芥的扎同,达7.3 g;(3)从全区油菜主要种植地来说,西藏日喀则和山南千粒重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1.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密、肥(氮素)处理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其粒色等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遗传效应,同时密肥效应和基因型与密肥的互作效应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也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性状在密肥处理间变异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摘要:通过盆栽油菜试验,研究了硼磷配施对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系统的考察了硼磷配施对油菜生长效应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硼磷配施对油菜生长及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量硼、磷用量可促进油菜叶片叶绿素合成,提高油菜生物量,优化根冠比。处理CBF3-L的油菜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成熟度及品质最好,该处理的硼磷配施方案最佳,即P2O5:0.1g/kg土,B:0.005g/kg土,即P2O5与B的复配比例为20:1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品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类型主要有:ogura CMS、nap CMS、pol CMS、Shan 2A CMS、Hau CMS、NCa CMS、Nsa CMS和NEA CMS。pol CMS和Shan 2A CMS在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型不育胞质的育成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资源,而且为我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 Zn2+),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 (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保持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探索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元件ARC1与EXO70A1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蓝型油菜与羽衣甘蓝柱头中克隆出ARC1与EXO70A1基因的编码区, 序列分析显示推导的甘蓝型油菜ARC1比羽衣甘蓝ARC1少编码2个氨基酸, ARC1蛋白在羽衣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存在45个氨基酸的差异, 其序列相似度与一致性分别达到95.9%和93.9%; 推导的EXO70A1在两种植物中仅有6个氨基酸的差异, 其序列相似度与一致性分别达到99.4%和98.9%; EXO70A1蛋白在种内和物种间都保持着高度的保守性, 其保守的程度高于ARC1。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两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发现: 在二倍体酵母细胞中, 全长的ARC1与EXO70A1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能激活4个报告基因(ADE2、HIS3、AUR1-C和MEL1)的表达; 去除C-端(包括臂重复区) 316个氨基酸残基后的ARC1N与EXO70A1之间表现出较弱的相互作用, 只能激活3个报告基因(ADE2、AUR1-C和MEL1)的表达, 表明ARC1的臂重复区可能并不位于ARC1与EXO70A1的互作界面的核心区段, ARC1的N-端结构域对ARC1-EXO70A1互作起关键作用; 同时发现不同ARC1-EXO70A1组合的互作强度相当, 其可能原因是ARC1和EXO70A1在甘蓝与甘蓝型油菜中存在的这些序列差异并未影响ARC1- EXO70A1互作界面的构象。  相似文献   

17.
壳寡糖对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寡糖能够诱导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采用酶解法获得的壳寡糖喷施油菜幼苗。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油菜光合特性。用5mg/L 和50 mg/L壳寡糖溶液喷施油菜的幼苗叶片后发现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显著提高;喷施5 mg/L壳寡糖比50 mg/L效果显著。L-NANE(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和Na2WO4(钨酸钠,脱落酸抑制剂)减弱了壳寡糖诱导的油菜幼苗光合参数提高的作用;NO(一氧化氮)及ABA(脱落酸)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说明壳寡糖诱导了油菜幼苗光合参数的提高通过NO和ABA通路。  相似文献   

18.
为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解决甘蓝型油菜育种中早熟资源贫乏的问题,利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2n=4x=AACC=38)与白菜类蔬菜(Brassica campestris,2n=2x=AA=18)的大白菜、小白菜和紫菜苔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10 年的选择,培育出10 个稳定的早熟优良品系,代号D1~D10。这些新种质的生育期比对照早2.5~9.5 天,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农艺性状各具特色。由于新种质拥有白菜A染色体的遗传背景,在杂交组合测配中,用这10 个新种质比用非新种质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早熟,且获得高产组合的概率高出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athovar campestris,简称Xcc)hrpW基因的功能及Xcc的致病机理,实验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以5~6d无菌苗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带柄子叶再生体系,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rpW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中,经PCR检测法分析,证明hrpW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hrpW基因编码HarpinXcc(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Harpin蛋白),该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材料,也为选育高效抗病油菜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媛  林良斌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73-173
为了利用芸薹属近缘属的基因资源进行油菜品种改良,探索了甘蓝型油菜×芸芥的属间杂交亲和性。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中油821和J-2为母本,三营芸芥和东郊芸芥为父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芸芥属间杂交亲和性较低,杂交亲和性的强弱与亲本材料有关,不同品种的甘蓝型油菜与不同品种的芸芥属间杂交亲和性(真杂种苗数/授粉花蕾数)不同,湘油15号与三营芸芥的亲和程度最高,为0.036,J-2和东郊芸芥的亲和程度最低,为0.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