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鲜枣人工分选速度慢、效率低的现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鲜骏枣的质量和大小预测分级。将原图像经过去噪、形态学处理后,得到仅含目标的二值图,提取几何特征,与实际质量拟合建立回归模型,预测鲜骏枣的质量,最后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大小进行分选。结果表明:使用平均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对鲜骏枣质量进行预测的相关系数达到95.45%,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对质量的预测和分选。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贮藏期电参数和生理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室温(20℃)贮藏的"秦美"猕猴桃为研究材料,在贮藏期间获取果实复阻抗、并联等效电容和阻抗相角值的同时,同步测定果实硬度等12个生理参数。结果表明,猕猴桃复阻抗在贮藏末期显著下降,并联等效电容在贮藏末期显著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质量浓度都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淀粉、纤维素质量比的减小与果实硬度的下降呈正相关。在特征频率0.1 kHz下,复阻抗可量化硬度等8个生理参数,阻抗相角可量化5个生理参数,在特征频率1 MHz和1.58 MHz频率下,并联等效电容可量化6个生理参数。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的自然环境中猕猴桃识别与特征提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综合应用果实颜色和形状特征识别自然环境中猕猴桃果实及特征提取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颜色空间,选用R-G色差分量;再采用基于误分割像素的分割评价方法来确定颜色特征nR-G中最佳分割系数n,最终选取0.9R-G颜色特征.利用0tsu法对其进行阈值分割,形态学运算去除掉残余噪声,实现了目标果实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分割.然后利用Canny算子提取边界,最后对边界图像进行椭圆形Hough变换,逐个识别出目标果实,并提取出果实的形心坐标、长轴端点坐标和长短轴长度等特征信息.对49幅包含110个果实图像进行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互分离果实的识别率为96.9%,邻接果实识别率为92.0%,被枝叶部分遮挡果实识别率为86.6%,重叠的果实识别率为81.6%.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滴灌条件下不同磷钾肥配比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和寻求优质苹果适宜的磷钾肥施肥方案,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磷钾肥配比苹果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试验共设置5个滴灌处理:低磷中钾(P1K2)、中磷中钾(P2K2)、高磷中钾(P3K2)、中磷低钾(P2K1)、中磷高钾(P2K3),以及地面灌溉对照组CK:中磷中钾(P2K2)。结果表明:各处理中,P2K3处理苹果的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值最大,酸度值最小;P2K2处理苹果的果形指数及果肉硬度值最大;滴灌施肥比传统的地面灌溉更有利于苹果树果实的生长发育,可明显提高苹果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等品质指标;对各处理的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考虑施肥量以及经济效益分析认为滴灌条件下,P2K2处理(P2:70 kg/hm~2、K2:100 kg/hm~2)的磷钾肥配比最有利于提高苹果树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分级能增加猕猴桃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对猕猴桃产业发展起重要作用。2013年3月31日-4月1日,以猕猴桃分级相关的种植农户、果商、果品公司及消费者为对象,在陕西省A区7个镇进行抽样调研,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份。调研内容以分级现状、品种、分级指标、分级装备、分级意识等为主。在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制作了猕猴桃分级生产流通系统图,分析了A区猕猴桃分级现状,发现了分级意识、分级标准、分级方法、分级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服务监督体系、制定科学灵活的分级标准、研究基于果实图像信息的分级方法和研发适合不同分级规模装置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猕猴桃分级机械主要是针对质量特征进行分级的大型机械,而消费者在购买猕猴桃时往往更注重它的外观品质,且大型设备难以在以农户小规模营销为主的市场环境下得到普及。为了实现猕猴桃外观品质的自动分选,适应广大猕猴桃种植农户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小型移动式猕猴桃外观尺寸在线检测与分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分级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输送机构采用倾斜式输送带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猕猴桃的输送和分级;检测机构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出猕猴桃的大小等级信息;分级执行机构借助猕猴桃的重力与旋转磁铁的开合实现猕猴桃的分离。对样机进行了试制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分级成功率为96.3%,单个猕猴桃分级时间约为2.5s。该猕猴桃检测分级系统的设计为今后完成多特征指标的融合分级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优空间的猕猴桃双臂并行采摘平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多关节双臂并行采摘空间与猕猴桃棚架空间相适应,以保证双臂间采摘区域连续无漏果且采摘面积最大化,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双臂并行采摘平台进行设计。首先,结合机械手工作空间和棚架空间等效模型,分析确定了双臂空间布局方案;然后,通过对双臂并行采摘效率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优化设计变量,以采摘面积最大和公共区域占比最小为指标建立目标优化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最优双臂相对安装位置870mm、最优双臂安装高度1020mm和移动平台最大间歇式前进步距450m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臂开链运动模型及其位置层约束关系;最后,为验证采摘空间适应性及整机作业性能,搭建双臂并行采摘平台样机并进行了果实定位误差试验和双臂并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平均水平和深度定位误差分别为5.0mm和8.3mm,基本满足猕猴桃采摘要求,平均果实位置遍历成功率为92.09%,双臂能够遍历除奇异点外所要求的目标果实点,平均果实采摘成功率为82.10%,平均单果采摘时间为5.86s,通过位姿调整双臂在共享空间可以改善运动冲突问题,验证了猕猴桃双臂并行采摘平台的作业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微灌砂颗粒形状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砂颗粒的形状特征,直接影响到砂滤层孔隙大小及其分布,从而对滤层过滤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获取砂颗粒的形状特征,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粒径范围为1.0~1.18、1.18~1.4和1.4~1.7 mm的3种滤层为研究对象,每种滤层选取16粒石英砂作为样本,采用数码相机对砂颗粒样本逐一拍照,利用C语言自编计算机程序,由砂颗粒图像提取了砂颗粒的面积、周长、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等形状系数,以此为基础,计算了砂颗粒等效直径、简化延长指数和布拉斯谢克系数。通过对砂颗粒面积、周长和等效直径等粒径参数的统计分析可知,3种砂滤层砂颗粒大小分布均匀。通过对简化延长指数和布拉斯谢克系数等延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可知,砂颗粒形状特征比较稳定,总体上颗粒形态呈扁平状,形状接近长轴与短轴比值为3∶2的椭圆形,为砂滤料的选型和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单目定距采集到的鸡蛋图像的各颜色分量直方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检测鸡蛋外形参数的方法,即针对鸡蛋原始图像的R分量图像,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椭圆拟合方法。应用30枚鸡蛋样本分别建立了鸡蛋外形参数长轴、短轴的预测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3,0.984 2,定标标准误差分别为0.24,0.12;应用5枚鸡蛋样本验证预测模型,其预测误差分别为0.09,0.05,并通过了F验证,为鸡蛋的机械化加工、分级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水、氮对梨树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分析水氮耦合处理下梨树生长与各果实品质指标间关联程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田间试验,试验设定2因素2水平,亦即2个灌水下限(W1:75%Fc, W2:65%Fc)和2个施N水平(F1:324 kg/hm~2, F2:168 kg/hm~2),共4个试验处理(低水低肥:W1F1;低水高肥:W1F2;高水低肥:W2F1;高水高肥:W2F2)。试验过程中量测了梨树营养生长指标(新梢长度、新梢基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型Vc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黄金梨树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都有一定影响,但规律不尽相同,提高灌水下限和增加施氮量能显著增加新梢长度和基径,但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对水氮耦合方案响应较为复杂,不存在单向递增关系;单果重量对灌水下限的响应最为明显,其他2个品质指标对施氮量响应较为明显,提高灌水下限和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单果重量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含量对水氮耦合响应较为复杂,受水氮交互作用影响显著。果实品质指标与梨树生长指标存在一定关联性,相比而言,梨树新梢长度和基径对多数品质指标贡献度最大。因此,将灌溉施肥管理与农艺管理相结合,协调梨树各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和分配关系,进而优化新梢生长量,促进梨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水氮耦合对红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增加土壤含水量会降低红枣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水和氮的产量效应趋势均呈抛物线形,水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相对明显,而氮肥的正效应明显,负效应平缓;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过高会降低红枣果实还原糖与Vc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土壤水分和氮素含量可以提高红枣果实中矿质Fe、Zn、Cu、Ca和Mg的含量,Mn的含量却随着土壤中氮肥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温室番茄节水调质灌水方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日光温室番茄优质高效的灌溉制度,采用设置于温室番茄冠层齐平位置的水面蒸发测定装置,设计3种基于水面蒸发量的灌水间隔水平和4种灌水量水平组合处理,依据小区试验观测结果,分析确定了以番茄产量、水分利用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果实硬度等5项指标为主的节水调质灌溉制度评价体系;在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出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借鉴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温室番茄节水、优质、高产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确定基于水面蒸发量的温室番茄节水调质灌溉制度,即当累积水面蒸发量Epan达到10mm±2mm时进行灌溉,灌水量为0.9Epan,在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储运品质.  相似文献   

13.
液体硅肥对青脆李树进行“根部灌施”和“叶面喷施”两种处理方式。果实成熟后测定其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糖、酸组分和Vc含量。结果表明:施硅处理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糖、Vc等品质指标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根部灌施有效硅为34g(0.4kg液体硅肥原液)、叶面喷施有效硅为1.92g(16ml硅肥稀释900倍)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加工番茄10个品种的6个品质性状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对番茄红素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果实耐压力程度单果重总酸果胶含量;可以得出,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果实耐压力等品质性状是影响番茄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在选育高番茄红素的加工番茄品种时应高度关注这些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温室膜下滴灌甜瓜开花坐果期适宜灌溉控制指标,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开花坐果期4种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对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甜瓜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随土壤水分下限的升高而增大。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率75%时,坐果历时最短,且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纵径均最大,果形指数较佳;水分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甜瓜产量增加,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率75%时,产量最高,且灌溉水利用效率较CK提高了15.46%。甜瓜的可溶性糖、Vc、可溶性固形物(TTS)均随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均以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率65%时最大;可溶性蛋白随土壤水分下限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以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率75%时最大;可滴定酸随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温室膜下滴灌甜瓜开花坐果期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75%时,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显微图像处理的不同种属肉骨粉鉴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可靠来源的肉骨粉样品(猪源、禽源、反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方法制备骨颗粒试样,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图像系统获取其显微图像。通过系列图像处理提取骨颗粒表面代表性腔隙的显微组织特性数据,计算所得腔隙的面积、周长、长短轴长度及比率。研究发现,猪、鸡、牛、羊肉骨粉骨颗粒腔隙的面积、周长和长短轴长度数据均为正态分布,且不同种属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LS-DA结果显示,基于骨颗粒腔隙的面积、周长特性数据可以鉴别哺乳动物源与鸡源肉骨粉,而基于长短轴长度数据的不同种属肉骨粉识别率均较低。独立验证集结果表明:基于面积、周长及其组合特性数据可以有效进行鸡源和哺乳动物源肉骨粉的鉴别分析,模型的判别正确率均达0.93。其中基于面积和周长组合特性数据的鉴别分析结果优于基于单一特性数据的结果。而基于骨颗粒显微图像处理,很难进一步对不同哺乳动物(反刍动物和猪)源性肉骨粉进行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鄂尔多斯半干旱地区,杂交沙棘高产株的优势,表现在表型指标:新梢数、果枝数、百叶重、单叶面积、总叶面积、果实数、百果重和果产量都明显高于中、低产株。生理指标:果实脱落率最低、果/叶比系数最小、净光合效率和日进程都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高。高产株杂种优势的实质,是能自我调节、合理分配源(叶)与库(果)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结果,显示了高产株杂种在重组基因优势上能较好的适应恶劣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苹果外形特征与内在品质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苹果的外形特征(面积、周长、偏心率以及似圆度等)与苹果的内在品质(水分含量、含糖量、酸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轴与短轴比与苹果的内在特征呈正相关,而似圆度与苹果内在特征呈负相关.该研究初步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实时分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以全生育期不曝气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增长,果实膨大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的增长,多生育期连续循环曝气较单一生育期曝气优势不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处理,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温室番茄果实单果质量提高36.12%,果实横纵径分别提高11.52%,20.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9.25%,有机酸含量降低20.41%,糖酸比提高47.53%,维生素C含量提高40.5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2.65%,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38.62%,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单果质量的增加和品质的优化.因此,综合果实品质和作物生长各指标,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生长,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单果质量及果实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肥处理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苹果树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以7a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不同灌水下限和施氮量为控制变量[3个灌水下限处理:50%θc(W1)、60%θc(W2)、80%θc(W3);3个施氮量处理:50 kg/hm2(F1)、100 kg/hm2(F2)、200 kg/hm2(F3)],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灌溉模式下的果实品质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构建了GC-ITOPSIS果实评价模型,进而确定最佳灌溉施肥模式.①灌溉施肥模式为W2F2处理时,果肉硬度、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单果重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3F1处理时,果皮硬度和果肉细度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2F1处理时,果皮脆性最大;灌溉施肥模式为W1F1处理时,酸度最大.②经过GC-ITOPSIS模型的综合评价,发现灌溉施肥模式为W2F2处理时,综合贴近度越大,果实品质最优.③经过相关性分析,采用GC-ITOPSIS模型确定的苹果品质综合排序与大多数单一品质排序结果基本一致,即GC-ITOPSIS模型完全可以用于果实综合品质的评价.果园滴灌灌水下限为60%θc、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果实品质最佳,即中水中肥的灌溉施肥模式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