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肖强 《中国茶叶》2014,(3):16-17
2月6日的《钱江晚报》以“寒潮对龙井茶是个利好,可以减少病虫害”为副标题,报道说近期的低温雨雪天气可以减少茶树病虫害.应该说天气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南至海南,北至山东,纬度差达10°以上,各地茶树病虫害的种数因气候原因差异很大.据统计,我国茶树害虫种数与纬度高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华南茶区的害虫种数为580种,而淮河以北的北方茶区害虫种数仅178种.因此,对同一区域来说,冬季温度相对偏低,病虫害确有可能会减少发生.那么我国的茶树病虫害种数有多少、可以分为哪些类群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园病虫害种类有近千种,其中茶树病害大约有130余种,茶树害虫和害螨种类800余种.这些病虫可以按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分为若干类群,其中90%以上的茶树病虫种类为害叶部和芽梢,为害茎、根部的种类不到10%.  相似文献   

2.
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生物都以种群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它们的种群在自然界都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以茶树为中心的茶园生态系统中,茶树、病虫及其天敌等以茶树为中心形成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它们通过营养循环的形式同时存在,互为依存、互为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茶树病虫种群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建立生态茶园、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谈点看法。1茶树害虫发生危害的成因与其它农田作物或果树的害虫一样,茶树害虫的发生发展必然也会受茶树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气候条件和天敌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6,28(2):21-21
《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一书共十章,分别阐述了我国茶树昆虫区系分布,茶树害虫来源,发生与种群演替,茶园生物群落,茶园害虫天敌资源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4.
茶树害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5):12-13
茶树上害螨的发生相当普遍,有的茶园螨类为害日趋严重,如何开展螨害的防治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广大茶农的重视。与其他作物一样,茶树上的害螨种群早已存在,以往螨害较少,主要是自然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如害螨与天敌的关系)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种群之故。当前螨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近30年来为防治昆虫害虫,在茶园中喷洒大量化学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对昆虫害虫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天敌的杀伤力也很大,而对各种害螨的杀伤作用却其微。因此,使得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场许多茶园相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堆砂蛀蛾为害,导致部份茶园枝枯叶败,树势衰退,一些为害严重的茶园,每丛茶树达到20头左右,为防治此种害虫,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茶树堆砂蛀蛾生活史的观察和各种农药药效试验。现将结果分别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武夷山农场主要经济作物,栽培历史长、面积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树病虫害种类不断变化,而且增多,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茶场组织技术人员对茶树病虫种类的分布、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借以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将我场30O0多亩茶园病虫害普查情况初报如下:据全面调查和初步鉴定,共发现茶树害虫有9目43科89种,病害26种(详见附表)。其中病虫优势种群有害虫7种、病害8种。害虫种类中钻蛀性害虫以茶吉丁虫居首位,幼虫虫口密度为8,000—29,00O只/亩,严重被害茶园受害率高达99%,茶树被害致死率3…  相似文献   

7.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我国南方部分茶区近年来发生严重成灾的一种茶树害虫。1979年以来,该虫先后在湖南省的安仁、茶陵、临武、郴县等地发生成灾,现已遍及湘南、湘东30多个产茶县,郴州地区70%以上的茶园普遍发生严重,已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茶树害虫之一。该虫以成虫咬食茶树叶片,幼虫取食茶树根系。为害严重的茶园,在春茶后期直至夏、秋季均无叶可采,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我省茶树受螨类为害日趋严重,该类害虫逐渐上升为茶树的主要害虫。为便于田间观察和该类害虫种类识别。我们根据近二年在英德等地茶园采集的标本和现有资料,对茶树五种害螨田间形态识别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编集成检察表,提供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为害很大,种类很多,目前在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茶区已发现有三十六种茶树害虫,其中经常发生而为害又较普遍的有茶叶斑蛾、茶蓑蛾、茶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积极开展防治,确保茶叶生产的持续丰收。下面,着重谈谈茶树叶部害虫——茶叶斑蛾的发生及其  相似文献   

10.
张进华 《中国茶叶》2008,30(2):25-25
钻蛀类害虫是指那些钻人茶树枝干和根部的害虫。近年来,随着宜昌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茶园种植的单一化,茶树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往往只注重防治叶部害虫,而对钻蛀类害虫的危害不够重视,导致成年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中钻蛀性害虫严重发生,影响茶树树势,甚至导致茶树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钻蛀类害虫的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是缙云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产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面积5.8万亩,随着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害虫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发生危害茶树的害虫已上升至50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茶叶的生长以及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近几年,小贯小绿叶蝉、茶橙瘿螨、黑刺粉虱和茶尺蠖等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茶树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地控制茶树主要害虫,有效提升治理虫害的效果,现介绍缙云县茶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局对湖南省茶园病虫天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南省主要茶树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与鉴定课题(2008FY210500-2),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于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对湖南省的郴州南岭茶场,桂东玲珑茶场等11个市区的20个不同茶园进行了一次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种类共计161种,隶属25科,刺蛾科31种、毒蛾科29种和尺蛾科22种为主要优势科类,其中以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蓑蛾为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茶园中经常看到茶树嫩梢枯焦的现象,基层单位也经常有人来询问,这是什么病。据笔者所知,除了某些病害外,这主要是由某些害虫如茶籽象甲或椿象为害所致。茶籽象甲为害形成的枯梢,在枯梢下方的茎上有一个小孔,而椿象为害所致的枯梢下方无孔。为害茶树的椿象较多,据我国茶树害虫名录记载,多达60余种。今年初秋,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茶园中看到一种椿象发生较多,经鉴定为黄胫侎缘蝽,该椿象迄今在我国茶树上还未见记载与报  相似文献   

14.
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其寄主很广,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苹果、桃、柿、椿、构树、桂花等几十种果木园林花卉植物。笔者在对豫南茶园病虫害调查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幼龄茶园还是成龄茶园,不论山地茶园还是平地茶园,都发生有柿广翅蜡蝉为害,其分布范围逐年扩大,为害逐年加重,已上升为豫南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笔者对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白蚧(Leucaspis japonica Ckll)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等茶区,为害的时期长,当虫口稠密时,连续为害两年,即造成茶树枝条枯死,严重地影响茶树生存,已成为上述茶区茶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如余杭茶叶试验场建场初期,长白蚧就在老茶园中寄生为害,到1960年已蔓延到个别的新茶园,当时的发生面积为330亩,为害较重的面积仅55亩;1962年发生面积扩大到700亩,重害面积达150多亩;1963年发生面积达1000亩,占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6.
茶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病虫的农业防治就是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证茶叶丰产的方法。本文就茶树病虫的农业防治分建园期和建园后两个阶段作一简述,以供生产上参考。建园期的防治1.茶园的开垦新茶园开辟后,有些能为害多种植物的寡食性和多食性害虫,可就地转害茶树,另有一些种类,将会逐渐适应转化成为茶树重要害虫。因此,垦荒种茶时,除必须进行土壤深翻,彻底清除或深埋枯枝落叶外,对某些荒地原有的零星茶树及油茶树等,也应加以清除。开垦时还应注意清除病株残根和杂草,以减少茶…  相似文献   

17.
施药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蜘蛛是茶树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茶区的普遍关注。已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流域茶区,茶园蜘蛛有16科近70种,在云南,茶园蜘蛛种群有16科100多种。茶园蜘蛛对尺蛾类等鳞翅目幼虫和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捕食能力,是茶树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天敌。为了搞清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规律,笔者于1986~1987年调查了茶园蜘蛛种群的自然消长及施药对茶园蜘蛛种群的影响,以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对蜘蛛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树病虫发生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三十多年来,我国对茶树病虫害的种群组成和变化,主要病虫和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理论以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几个方面对茶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本世纪末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一、茶园病虫种群结构我国茶区幅员辽阔,病虫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茶树害虫400多种,病害100多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原来的优势种一般仍然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害虫种类有:小绿叶蝉、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蟥、跗线螨、茶短须螨)、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云尺蠖、木(木尞)尺蠖)、刺蛾类(茶刺蛾、扁刺蛾)、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蚧类(蛇眼蚧、椰圆蚧、角蜡蚧、长白蚧)、  相似文献   

19.
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试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均是趋嫩性害虫,为我省普遍严重为害的茶树主要害虫,对茶园常用化学农药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茶牙粗腿象(Ochyromere quadrimaculateUess)是浙江省临安县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在该县14个村的3000余亩茶园普遍发生,部分茶区发生成灾。发生严重的茶园中,芽被害率高达84%,百芽减重率约15%。该虫以成虫咬食茶树叶片为害,对春茶(特别是留养茶园)为害较重,估计每年损失产量约7%。该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有较强的假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