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新鲜蔬菜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蔬菜业作为天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对天津市蔬菜流通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将封闭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于蔬菜流通模式之中,有效地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以及蔬菜安全问题,促进蔬菜品牌的建立,真正让农民和市民都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从供需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菜贱伤农"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菜贱伤农"深层次的原因,并从增加蔬菜需求弹性、稳定市场供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3个方面提出破解"菜贱伤农"难题的建议,以保护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桃源订单农业的发展,使农户与公司、生产与市场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极大地缓解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矛盾,促进蔬菜产业稳步发展。桃源传统特色高山蔬菜、订单芥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蔬菜零售价格主要由蔬菜的批发价格、摊位租金、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自然损失和平均利润构成。近几年由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蔬菜经营者固定成本过高导致其在选择经营品种时弃贱选贵,蔬菜供应方面又是大量的异地种植、大量集中上市,从而出现了"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现象。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增加蔬菜的就近供应,减少蔬菜物流量;降低蔬菜经营者的固定经营成本和物流成本;产地成立合作社、合理安排生产,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实施社区直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3,(5):16
如何既防"菜贵伤民",又防"菜贱伤农"。业内专家认为,提升产销对接率并建立蔬菜生产"政府+市场"保障体系,是其中的关键。田头"卖"出批发价,零售"买"到批发价,菜价"卖贱买贵"、"两头叫、中间笑"。其中的关键就是分散的产销体系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升蔬菜产销对接率  相似文献   

6.
探路者 《北京农业》2011,(29):41-42
<正>"菜贱伤农"的现象在前一阶段普遍存在,全国各地菜农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此,社会各界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提出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全国各地的"菜篮子工程"是诱发"菜贱伤农"的主要原因之一。"菜篮子工程"是各地政府利用手中的行政和社会资源,鼓励菜农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应,以满足城镇消费人群的需求。然而,正是由于各地政府主导  相似文献   

7.
近期蔬菜价格暴跌,造成农民经济损失。面对滞销的一些蔬菜多是粗放种植的,而园区化种植、无公害生产的品牌蔬菜价格相对稳定这一现象,山东省乐陵市联社也充分认识到规模化、集体种植是防止"菜贱伤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期蔬菜价格暴跌,造成农民经济损失。面对滞销的一些蔬菜多是粗放种植的,而园区化种植、无公害生产的品牌蔬菜价格相对稳定这一现象,山东省乐陵市联社也充分认识到规模化、集体种植是防止"菜贱伤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索开展"农社对接"工作,打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尴尬,既提高农民收益,也让城市居民买到更便宜的蔬菜。20 1 0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围绕破解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保障城乡居民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农社对接"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能否有效破解卖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多地出现的"菜贱伤农"局面,商务部日前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引导大型超市进行产销对接,采购农民"难卖"菜."农超对接"能否有效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对时下各地出现的"背时猪"、"伤心菜"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就如何破解"××贱伤农"困局,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320-4321,4324
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对"菜贱伤农"进行了理论分析,追溯了"菜贱伤农"的实践原因,指出"菜贱伤农"是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市场价格发挥作用自动均衡的一种结果,实际反映的是菜农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我国在农产品产销信息管理和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保障菜农利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从长远看,提高现代农业服务能力,减少农民盲目"跟风",才能指导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让"菜贱伤农"现象越来越少。据报道,今年新蒜上市,行情大跌,从去年每斤10多元跌到六七毛钱,蒜农辛辛苦苦种一亩大蒜,还得亏钱。有人说,像"猪周期"一样,大蒜也出现了"蒜周期",价格"高一年,低三年,稳三年"。事实上,"蒜贱伤农"并非个案。这些年,大葱、生姜、辣椒等不少农产品频频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价格好了,一哄而上"跟风"种,产多了烂市,又  相似文献   

14.
正叶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北方地区喜食茄果类蔬菜相比,青菜等绿叶蔬菜为南方地区喜食的蔬菜种类。上海绿叶蔬菜占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的60%,由此可见绿叶蔬菜在上海地区的重要性。但目前绿叶蔬菜基本是采用传统的土壤栽培的方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周年均衡上市难以保证,产量波动大。经常出现周期性"多多少少"的产量大幅波动,多的时候每天上市达到9000 t,造成"菜贱伤农",少的时候每天上市只有1000多t,造成"菜贵伤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这2个矛盾的社会现象,基于Stackelberg博弈,通过一个由零售商主导的农户、收购商、分销商、零售商4级农产品供应链网络进行解释,并尝试通过合作社策略构建一个双渠道模型来缓解矛盾。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合作社能够增加农户产量和实际收益,同时提高渠道总利润,降低市场价格,提高消费者总剩余,能有效缓解"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之间的矛盾。此外,通过比对拥有不同渠道权力的农户采用合作社策略后的利润变化发现,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中的渠道权力越弱,其加入合作社的利润涨幅越大,其加入合作社的驱动力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图话     
《中国农村科技》2014,(12):10-11
解决"菜贱伤农"难题不能只靠"雪中送炭" 11月7日,在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菜农韩铁林看着雪地里被冻坏的茴子白一筹莫展。在山西晋中部分蔬菜产区,大量茴子白陷入滞销,一毛钱一公斤都无人问津,许多菜农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为了帮助菜农解决燃眉之急,太原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微博、微信呼吁普通市民、各大企业及学校主动联系购买茴子白,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找市场、寻销路。爱心企业和市民的认购,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这样的举措,可解菜农一时之急,却难解长久之困,无法杜绝"菜贱伤农"的现象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郭磊 《甘肃农业》2016,(21):14-15
本文根据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产销实际,纵观近几年高原夏菜的价格走势,透过"菜贱伤农"现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地在鼓励和支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两种倾向不容忽视:一是群众自发种植行为.部分群众缺乏市场观念,盲目地种什么卖什么,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二是政府干预种植行为.部分领导于部急于出政绩、树形象,盲目地追求规模效应,不经市场考察论证,难免"事与愿违",造成"菜贱伤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目前我国多地出现的"菜贱伤农"局面,商务部日前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引导大型超市进行产销对接,采购农民"难卖"菜。"农超对接"能否有效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地在鼓励和支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两种倾向不容忽视:一是群众自发种植行为.部分群众缺乏市场观念,盲目地种什么卖什么,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二是政府干预种植行为.部分领导于部急于出政绩、树形象,盲目地追求规模效应,不经市场考察论证,难免"事与愿违",造成"菜贱伤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