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1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荷作为杉木的伴生树种营造杉荷混交林,可改善林分小气候;增强林分抗性、减少虫害: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产量,混交林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大54%~81.7%,林分生物量比纯林大58.7%~89.8%.文中还对杉木混交林的造林地选择,混交方式等营林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1 a生纯林内补植福建柏、台湾相思,分别形成2树种和3树种的混交林.造林14 a后,对比分析各林分的林木生长量、林分生物量以及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马尾松、福建柏、台湾相思3树种的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林木生长较快,枯枝落叶物多,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林分内的小环境.3树种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和2树种异龄混交林的林木蓄积量分别提高12.91%和6.06%、26.88%.  相似文献   

3.
对桉树二代萌芽更新套种30%黑木相思的混交林进行调查,对比3 a林龄的混交林与桉树二代萌芽纯林的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抗风性差异。混交林可以有效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生长量,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抗风性。混交林中桉树树高、胸径、冠幅、材积显著大于桉树纯林,蓄积量比二代萌芽纯林高12.56%,林中黑木相思也生长良好。纯林的林木径阶已偏离正态分布,林木生长分化明显,而混交林中桉树的林木径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林分质量明显优于纯林。混交林中桉树风折木比例显著低于纯林。桉树二代萌芽套种黑木相思更新成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毛竹红锥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毛竹红椎混交林及毛竹和红锥纯林,各林分管理措施基本一致,12年后对比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毛竹红椎混交林可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林分空间利用率高,混交林各组成树种的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达到68.91 m^3/hm^2,分别较毛竹和红锥纯林提高13.94%和43.50%;混交林的林分土壤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和持水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优于毛竹和红锥纯林。毛竹红锥混交经营模式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杉木鄂西红豆树混交林分结构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年生杉木鄂西红豆树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研究,并与各自纯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鄂西红豆树混交,促进了林分生长,混交林比各自的纯林的林分蓄积提高20.45%和39.1%;形成了合理的林分结构,能扩大营养空间,有利于改善鄂西红豆树的材质、提高主干高度、减少弯曲度;提高林分光合面积和光合效率,是较好的杉木阔叶树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6.
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杉木闽粤栲混交林林分的总持水量、土壤渗透速度、林分地表抗冲刷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这些说明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截持雨水,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和侵蚀,增强土壤抗蚀性,提高水文效益,从而提高林分的固土保水功能。  相似文献   

7.
油松黄栌混交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松、黄栌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土壤因子、气象因素的测试分析表明:油松、黄栌混交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生长势。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土壤水肥状况,提高林分相对湿度,降低温度,从而增强树木的光合能力和提高树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林分生长、径阶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马尾松与木荷以 2∶1比例行状混交 ,马尾松生长快 ,林分各径阶呈正态分布 ,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仅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性 ,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 ,而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伊品  吴江  于恩国 《防护林科技》2014,(1):35-36,79
通过对红松、落叶松分别与紫椴混交的林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宽带状混交的林分生长表现优于窄带状混交的林分,混交林生物量大于纯林,针阔混交林综合效益明显;混交林物种丰富度的种类、数量都远远高于纯林;混交林中物种多样性复杂,土壤营养含量丰富,能加快枯落叶的分解速度,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加速营养元素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主要林分类型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西地区现有几种主要的水土保持林分类型进行了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混交类型的水土保持林,其林分层次结构、生长情况均好于油松纯林,物种我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林分生物量以油松-刺槐形成的乔木混交林最高,达96.550t/hm^2,比油松纯林提高57.658t/hm^2;各类型混交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善,混交类型林地土壤容重比纯林减小0.05-0.2g/cm^3、孔隙度提高0.76%-3.45%、有机质提高0.03%-0.73%、全氮含量提高0.004%-0.036%,说明油松阔叶混交林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林分枯枝落叶量及持水量也明显高于油松纯林,油松-刺槐形成的乔木混交林是辽西地区林分结构较为理想的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