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黄瓜复种韭菜增产又增收聂永敏周亚臣(吉林省桦甸市永吉街农业站)吉林省桦甸市北台子乡永龙村双龙社赵玉普,去年在自家菜地里建造土木结构日光温室,面积300m2,收入15,700元。其中韭菜割3刀,收入4,800元,春黄瓜产量为4,950kg,收入...  相似文献   

2.
靠山坡建造日光温室效益高聂永敏,曹文明,王立华(桦甸市永吉街农业站)(桦甸市农广校)吉林省桦甸市北台子乡太平村农民杨长福,去年依靠山坡建造土木结构的日光温室七栋,每栋面积为300平方米,冬季加盖棉被,有时采用临时加温的方法,全年三种四收,总收入约76...  相似文献   

3.
榆黄蘑是一种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且色美味鲜的食用菌,大力推广榆黄蘑的栽培对丰富蔬菜市场,为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冀东地区利用冀优I型日光温室在春、秋冬季均可满足栽培榆黄蘑的条件;采用棉籽壳为代料栽培榆黄蘑,取料容易,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桦甸市永吉街集厂子村张玉瑛,在自家房前菜园里建造1座300m2的生态温室,11月至2月培养平菇,3月至10月种植番茄。主要用沼渣、稻草等废弃物生产平菇,平菇采收后,菌块直接施到番茄种植床上,是很好的有机肥,有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番茄品...  相似文献   

5.
高峻峰  张树彬 《食用菌》1992,14(4):29-29
塑料大棚栽培黄瓜,在我县是4月上、中旬定植黄瓜苗,棚内变温幅度大,湿度高,很适宜栽培榆黄蘑。为了充分利用大棚有限的地面,间作榆黄蘑,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棚内黄瓜与榆黄蘑间作试验,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7.
据悉,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长白山特产公司努力开发区域性特产资源,最近,人工规模栽培榆黄蘑取得成功。榆黄蘑是北方山区野生食用菌系列中的一枝奇葩,其肉质肥腴,气味鲜美,富含各种氨基酸,国际上称其为"植物肉"。榆黄蘑人工栽培在北方虽不鲜见,但难于形成规模。露水河林业局长白山特产公司,利用人参加工季节过后闲置的厂房,以锯末、豆秸为原料,规模发展榆黄蘑菇栽培。首批栽培面积达1000平方米,日采摘量500公斤。吉林规模栽培榆黄蘑成功  相似文献   

8.
榆黄蘑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制备的榆黄蘑菌丝和发酵液为主要原料,制备榆黄蘑饮料。结果表明:榆黄蘑原味饮料的配方为发酵原液40%、蔗糖含量11%、柠檬酸含量0.15%;榆黄蘑果味饮料的配方为发酵原液30%、苹果原汁15%、蔗糖含量9%、柠檬酸含量0.15%。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桦甸市永吉街北台子村仁义社农民张广太,去年依山开发的土木结构的日光温室300平方米,并在温室内加热风炉一个,外加十层的牛皮纸植被,冬季就可以产鲜菜,即节省用煤80%,又提高蔬菜产量25%,全年三种四收,第一茬青葱5000元,第二茬小白菜收4500元,第三茬春番茄收入4500元,第四茬秋番茄潜伏芽收入6500元,全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折合每平方米收入80元。  相似文献   

10.
平菇和榆黄蘑原生质体分离与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钦  赵丽珍 《食用菌》1996,18(1):13-14
平菇和榆黄蘑均属侧耳属(Pleurolus)两个不同种。平菇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单产高;榆黄蘑色泽鲜黄,味道鲜美,清新可口,但是产量低。如果把二者特性结合、综合在一起,可创造出抗逆性强、生长势强、味道鲜美,适口的新菌株,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平菇和榆黄蘑种间融合育种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少见报道。笔者在1991~1993年间进行了平菇和榆黄蘑的原生质体分离和融合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要试材,以榆黄蘑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商品菇性状、生物转化率、投入和产出作为主要指标,研究这2种混合秸秆对榆黄蘑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估这2种混合秸秆栽培榆黄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栽培榆黄蘑的产量指标和经济效益较好,故这2种混合秸秆(玉米秸秆30%、大豆秸秆69%、石灰1%)栽培榆黄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杆培养基中添加沼渣沼液栽培榆黄蘑,研究沼渣沼液对榆黄蘑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增产效果显著,在普通桑杆培养基中添加10%沼渣可增产22.8%,转潮后用10%沼液追肥可增产15.9%;添加10%和20%的沼渣栽培榆黄蘑,可使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37.0%和39.1%。  相似文献   

13.
榆黄蘑是一种药食两用菌,菌种生产是榆黄蘑栽培的关键环节。该文从菌种分级、母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和菌种质量鉴别等方面介绍了榆黄蘑菌种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料栽培榆黄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分别以蔗渣、稻草、闽牧42和象草为主料栽培的榆黄蘑,试验结果表明以蔗渣为主料栽培的榆黄蘑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7,其次是杂交饲用甘蔗闽牧42和象草分别为1.01和0.91,稻草最差,仅0.47。试验表明蔗渣、闽牧42和象草是栽培榆黄蘑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15.
榆黄磨(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长白山区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又名金顶蘑、金顶侧耳、玉皇蘑等。榆黄蘑味鲜、形美、色如黄金,是一种可口的美味食品。我国传统的榆黄蘑生产大多是采集野生资源,产量较低。目前,我们采取了人工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子实体喷药、培养料拌药的方法对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醚菌酯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的半衰期分别为2.6~2.7 d和14.6 d。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在收获时期的醚菌酯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试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在平菇和榆黄蘑上制定的MRL(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木屑栽培榆黄蘑及其常量,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木屑栽培榆黄蘑的材料及方法,研究分析了榆黄蘑所含的常量元素Mg,Ca,K,Na及微量元素Zn,Fe,Cu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榆黄蘑生长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黄蘑生长的环境条件了解榆黄蘑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获得榆黄蘑优质高产的关键之一。1温度菌丝体生长发育的湿度范围是12~30℃,最适温度是23~27℃;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10~29℃,最适温度是17~23℃;榆黄蘑子实体分化不需变温刺激,在...  相似文献   

19.
金顶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野生食用菌。由于生于榆树倒木上,故称榆黄蘑;又由于金色菌盖层叠排列如同皇冠,所以又称玉皇蘑;各地又有榆蘑、黄蘑、金顶侧耳等不同名称。多生于夏季榆树或栎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桩和原木上。金顶蘑生活力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但是由于制成干品有失鲜美,所  相似文献   

20.
榆黄蘑(Pleuroutus citrinopileatus)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野生食菌,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其味特鲜,形态美观,色如黄玉,素雅悦目,堪称色、味、形俱擅之佳蔬。榆黄蘑属木生菌,一般生于榆木、间或生于桦木的倒木上。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向南到辽宁、河北一带。由于森林采伐不当,榆黄蘑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